喝咖啡「5大壞習慣」罹癌率暴增,還會變胖變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當的飲用習慣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本文揭密了5個常見的喝咖啡壞習慣,從使用紙杯、飲用過熱咖啡到糖分攝取過多,這些習慣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導致肥胖及影響腦部健康。
5個喝咖啡「壞習慣」暴增罹癌率 還會變胖、變笨
1、用紙杯喝咖啡
紙杯內層的塑膠塗層遇熱會釋放出微塑膠,長期飲用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
根據《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一個紙杯倒入85℃熱水15分鐘,可釋出約25,000個微米級微塑膠顆粒,甚至更多次微米級顆粒。這些微塑膠可能攜帶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引發炎症或破壞消化道黏膜,進一步增加罹癌風險。
2、喝太熱的咖啡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飲用超過65℃的熱飲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因為高溫會損傷食道黏膜。
研究顯示,經常飲用極熱飲品的人,食道癌發生率較高。建議將咖啡冷卻至60℃以下再飲用,以減少對食道的傷害。
糖不僅增加熱量攝取,讓我們越喝越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3、加太多糖或奶油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咖啡本身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但添加糖或人工甜味劑會削弱這種保護作用。
例如,每杯咖啡加一茶匙糖,糖尿病風險降低幅度從10%降至5%,過多的糖或奶油不僅增加熱量攝取,還可能抵消咖啡的健康益處,讓我們越喝越胖,體態變得更不好看。
4、空腹喝咖啡
空腹喝咖啡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引發胃灼熱或胃炎,尤其對胃部敏感的人影響更大。
此外,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如單寧)會抑制鐵質吸收,建議飯後至少一小時再喝咖啡,以避免影響營養吸收。
5、晚上喝咖啡
咖啡因的半衰期約為5小時,晚上喝咖啡可能影響睡眠質量,讓隔天醒來整個人神智不清,腦袋瓜有點迷茫。
研究顯示,睡前6小時攝取咖啡因仍會減少超過1小時的睡眠時間,並延長入睡時間。因此,建議下午3點後避免攝取咖啡因,以確保夜間的良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