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0日,貨櫃堆放在加州聖佩德羅洛杉磯港的碼頭上。(David McNew/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採訪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10日宣布提高進口鋼鋁產品的關稅至25%,並取消對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主要供應國的豁免及免稅配額。此外,川普計畫分階段推行全面關稅,以確保美國的經濟競爭力,這些關稅將對目前的全球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作為長期盟友的歐洲國家對此反應不一。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中共才是美國的首要問題。時事評論家馮志強接受《看中國》採訪時,分析了川普這個舉動對於美加貿易關係的影響,以及川普真正的用意。
關稅作為政治手段的運用
馮志強指出,川普政府向來將關稅視為經濟和政治工具,以「美國第一」為核心戰略,透過關稅施壓各國重新調整經貿關係。這與川普第一任期的政策相似,但此次的關稅措施顯得更加強硬。他認為,這並非意外,而是一種戰略手段,目的在於保護美國本土產業。
「這並非前所未見的行動,」馮志強表示,「上一屆川普政府也曾對鋼鋁產品徵收關稅,但最終不了了之。然而,如今箭在弦上,美國似乎決心讓此政策發揮實質影響。」
加拿大應通過談判減輕影響
儘管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暫緩了一個月的關稅實施,但馮志強認為,這只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並不意味著美加關係不會受到衝擊。他強調,加拿大的應對策略應該著眼於外交談判,爭取減少損失。
「加拿大需要在談判桌上爭取最大利益,避免長期的經濟損害。」他補充說,「關稅衝擊不可避免,但通過交涉,雙方仍有空間協商,找到折衷方案。」
美中貿易戰升溫
相比之下,中國已經面臨更嚴峻的關稅壓力。馮志強指出,川普政府已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額外關稅,而中國則反制,提高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但似乎象徵意義更大。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場關稅戰主要針對中國,而非加拿大或墨西哥。」他分析道,「美國的關切點在於中國商品藉由第三國,如墨西哥或加拿大,進入美國市場,規避關稅。」
此外,他還提到美國對中國的芬太尼進入北美市場的擔憂。這不僅是經貿問題,更涉及國家安全,美方對此態度非常強硬。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到2024年,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逆差將增加269億美元,達到2356億美元。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上週四的採訪中表示:「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應該是優先考慮的事,但川普總統關心的是什麼?你知道,我們的關係非常好,我們經常通話。」
馬克龍還補充道:「就目前情況來看,我想問美國的第一個問題是:歐盟是你們的首要問題嗎?不,我不這麼認為。你們的首要問題是中共。」
另外,2024年,中共對美出口商品總額達5250億美元,排名歷史第三。上個月,美國已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則自本週起對部分美國商品採取報復性關稅。雖然上海與寧波港口貿易量持續增長,但中國新年假期導致1月末與2月初貿易流量放緩。
彭博經濟研究指出,額外10%關稅可能導致40%中國輸出到美國的商品被淘汰,影響中國0.9%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