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總是講:「百善孝為先」。(繪圖:志清/看中國)
在父母沒生病以前,你一定是個孝子。但如果父母長期臥病在床,那可就很難說。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你的孝順經不經得起這句話的考驗。為甚麼「久病床前無孝子。」過去還有是這樣一句話:「老而無德自作孽。」
我們中國人總是講:「百善孝為先。」古人為了弘揚這個「孝」字,做了幾千年的努力。我們今天隨便拿一本古代的經典,裡邊一定有很大的篇幅用來講孝,就算不識字的老百姓也熟知《二十四孝》。
久病床前無孝子
但即算是這樣,古往今來,任何時代也都依舊還有不孝的人層出不窮。很多人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定會很孝順,但是到真正要履行孝道的時候,當父母長期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他們或許能照顧1年2年,又或者3年,但卻做不到一輩子都這樣無怨無悔地做一個孝子。
老而無德自作孽
為甚麼「久病床前無孝子。」過去還有是這樣一句話:「老而無德自作孽。」意思就是講兒女不孝,很可能是因為長輩,老而無德,所以他們晚景淒涼是咎由自取。
明朝有一本書叫《虞初志》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婆婆對兒媳非常苛刻,經常又打又罵。過去這樣的事兒很常見,兒媳只能默默忍受,罵不還嘴、打不還手。
但是等到婆婆老到不能動以後,兒媳終於有了報仇的機會。婆婆躺在床上喊渴喊餓,她裝作沒聽到,床上又髒又臭,她也裝作沒看到。直到這個時候,曾經對她又打又罵的婆婆才知道甚麼叫自食其果。但她並不知道反思自己,而是躺在床上破口大駡指責兒媳的不孝。
其實人性就是這樣,往往在自己得意的時候不會想得太遠,而到了報應的時候,又只會怪罪別人。
當然,像這種老而無德自食其果的例子應該只是少數存在,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無私付出,一輩子只為兒女著想。
時代變了,老人提早做好自己的健康規劃。(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另一種人性現實
但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人性現實,那就是無論你對兒女有多好,當你老了以後,百分之九十的子女都一定沒有你對他好。
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說小孩子拉屎拉尿,父母不會嫌棄。而父母老了以後,兒女卻受不了。其實我們要明白一個非常現實的規律,那就是照顧老人跟照顧孩子不一樣。因為養孩子會不斷給你帶來價值感,讓你產生幸福。而照顧老人產生的卻是一種消耗感。
老人躺在床上,實際上他也很痛苦,而且人老了以後,往往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你作為子女應該給予回饋,即使他有感恩的心,你也不會像孩子一樣表達。甚至在你難受的時候,還會批評你、抱怨你。而當你本來就已經很累、壓力很大的時候,那麼你的情緒也會爆發。
而且很多中年人的生活原本就很不容易,然後長期照顧老人,又費錢又花時間,還很累。這樣就會出現對立和抗拒。所以說,沒有經歷過的人,不要輕易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其中的辛酸痛苦,只有親身經歷過,體驗過,才會知道其中的不易。
老人提早做好自己的健康規劃
那麼對於老人來講,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早做好自己的健康規劃,無論是日常的飲食保健還是健身鍛練都可以盡量避免自己有朝一日臥床不起。既不要捨不得穿,也不要捨不得吃。甚至人到中年就有這樣的意識,很多人中年以後逐漸感到自己開始萎靡不振,隨便做點甚麼都覺得累。頭髮也是越來越少,你可要引起重視。
千萬要記住,維生素和生物素是影響身體狀態的兩大關鍵成分。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糙米、菠菜等等,這些都富含有維生素B6。還有柚子、草莓這些水果可以補充生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