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將非法移民驅逐出境。(圖片來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週四(2月6日)採取重大法律行動,起訴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和庫克縣(Cook County),指控這些地方政府的「庇護」政策阻礙聯邦移民執法工作,標誌著川普(特朗普)政府對「庇護城」的打擊行動進一步升級。
這起訴訟是政府首次對抗反對使用地方執法部門,協助聯邦政府執行民事移民法的民主黨主導的城市和州。根據提交至芝加哥聯邦法院的訴訟書,芝加哥和伊利諾伊州官員多年來對聯邦移民法執行不力,甚至主動阻撓,「導致無數本應被驅逐出境的罪犯被釋放到芝加哥街頭。」
司法部稱,州和地方法律違反了憲法的最高權條款,該條款規定聯邦法律優先於州法律。司法部請求聯邦法官宣布這些法律違憲,並在訴訟過程中暫時阻止其實施。受質疑的條款包括禁止伊利諾伊州執法人員與聯邦官員在執行民事移民法方面進行合作的州法律。
訴訟針對的條款包括禁止伊利諾伊州執法人員與聯邦官員,在執行民事移民法方面進行合作的州法律。然而,州法律仍然要求伊利諾伊州官員在執行刑事法律方面與聯邦官員合作。訴訟聲稱地方法律通過「限制地方政府與聯邦執法官員分享移民信息」和阻止移民特工識別「可能被驅逐的個人」,與聯邦法律相牴觸。
作為民主黨的重鎮,芝加哥幾十年來一直是庇護城市,並多次加強相關法律,包括2017年川普第一任期期間。同年,時任共和黨州長布魯斯.勞納(Bruce Rauner)簽署了更多全州性的庇護保護法律,這使他與共和黨產生分歧。
由於芝加哥和伊利諾伊州擁有全國最強有力的移民保護政策,總統川普經常點名批評這些地區。上月,政府高級官員訪問該市啟動加強移民執法行動,並展示了「邊境沙皇」湯姆.霍曼(Tom Homan)進行逮捕的畫面。
新任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週三宣誓就職後便立即採取行動,下令停止向「非法干涉聯邦執法」的轄區發放司法部補助金。然而,法院已多次維護各種庇護法律的合法性,並駁回了第一屆川普政府試圖拒絕向庇護轄區發放公共安全補助金的嘗試。
面對聯邦政府的起訴,地方政府展現出強硬立場。伊利諾伊州民主黨州長普利茨克(JB Pritzker)說,該州「將捍衛我們的法律,這些法律優先考慮警力資源用於打擊犯罪,同時使州執法部門能夠協助逮捕暴力犯罪份子。」
芝加哥市長布蘭登.約翰遜(Brandon Johnson)表示,芝加哥將繼續是一個歡迎之城。近幾個月來,芝加哥幫助組織培訓,教導人們瞭解面對移民特工時的權利,並在公共交通站點公布相關信息。他和其他市長計畫下月在國會關於庇護城市的聽證會上作證。
庫克縣委員會主席托尼.普雷克溫克爾(Toni Preckwinkle)表示,作為全美第二人口大縣,庫克縣「繼續致力於成為所有居民的公平和友好社區。」該縣警長湯姆.達特(Tom Dart)則表示,其辦公室不制定或頒布移民法,而是遵守所有法律。
移民倡導者預計,政府將使用各種政治工具對付庇護轄區,從立法到行政指令,再到威脅限制包括交通部在內的機構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