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應用程序(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by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飛速躍進,正重新定義全球科技競爭和地緣政治格局。外界曾以「人民戰爭」的理論探討中國依靠大量人口與集體動員的舉國模式,但今日的現實已遠不止於此。作為一款可與ChatGPT類比的生成式AI,新創產品DeepSeek不僅體現了中國前沿技術的實力,更折射出「人民戰爭」理論如何在數位時代煥發新生。
儘管「人民戰爭」原本是一種軍事戰略思維,強調「全社會動員」與「農村包圍城市」,如今已被靈活運用在軍民融合、科技攻關與政策協調上,形成能與西方大模型企業分庭抗禮的獨特發展模式,並且在抖音之後成為對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發生影響的新一波敘事。
源自毛澤東 從大規模動員到「舉國體制」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等著作中闡述的「人民戰爭」理論,強調最大限度動員群眾資源,在艱苦條件下以靈活戰術和政治組織奪取勝利。雖然此種思維起源於傳統軍事戰略,卻在中共的「科技興國」的目標下實現轉化到各個科技前沿領域,從半導體產業、數位金融、社交軟體,到近年發展迅速的人工數據與大數據都能看到「人民戰爭」的深刻影響。
中共早年透過類似的「全民動員」模式完成了「兩彈一星」等關鍵技術突破;今日,DeepSeek等AI新創同樣能在短期內獲得政策補貼、大量數據和算力支援。這正是承襲毛澤東主義發展的「人民戰爭」全社會動員理念,在新技術領域的體現,運用龐大組織能力及國家權威,迅速聚合資源形成「舉國體制」。
如同歷史上中共在面對逆境突圍的經驗,中共特別強調AI的「自主可控」與科技的敘事,帶著對內凝聚黨國的政治目的,以及強調不再如同半導體產業受制於他國晶元制裁或技術封鎖。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承襲自毛澤東時期的「自力更生」精神,更顯示當前中共以政治科技和社會。
「人民戰爭」結合「新質生產力」
西方軍事史家在韓戰、越戰等衝突中,常以「人海戰術」形容中國(及其盟友)在裝備與技術不及對手的情形下,以人數或游擊戰取勝。這種歷史敘事長期塑造了「以人補技」的刻板印象,卻忽略「人民戰爭」的本質與整體作用。DeepSeek顛覆一部分人海戰術的迷思,但是在其推出的背後仍不免用上他國難以比擬的高端人力,以及相對便宜的勞動成本。
DeepSeek的崛起正好是這種系統性動員的絕佳案例。DeepSeek不僅仰賴大型語言模型與深度學習演算法,更能利用中國本土龐大的語料庫與市場需求做快速訓練與迭代。透過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國有資本或民間風險投資的支援,DeepSeek和中國其他同類新創企業能在短期內獲得充沛資源,順利完成從概念到產品的跨越。
然而,與ChatGPT類似的生成式AI技術證明,中國正在擺脫量大於質的標籤,並且在演算法研發、自然語言理解、大數據處理上展現出相當的實力。只花需要約600萬美元的原始計算能力就訓練新模型,還不到科技巨頭Meta訓練其最新人工智慧模型所耗資金的十分之一。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半導體產業與供應鏈遭受封鎖的環境下,仍能在高科技領域取得有別於西方的話語權,而不再只是一個「人力密集」或「大量製造」的國度。
伴隨近年「新質生產力」政策的推動,高科技產業獲得更多的資源,卻也使得傳統的製造業面臨發展失衡的問題,過去作為就業大軍的主要勞動提供者,如今卻在智慧製造與新興科技產業發展的多重影響下,大幅減少提供勞動崗位,過往打螺絲的工廠大軍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成為「新質生產力」所需的人力,失業與就業困難造成一波流動於農村與都市之間的不穩定群體,也成為去年底以來社會上各種突發攻擊事故的來源之一。
軍民融合2.0與AI「智」動員
在經歷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與21世紀初的資訊革命,中國軍隊與科研機構的現代化進程已進入「智能化」作戰階段。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陸續出臺,數位治理與內容監控機制漸趨完善,亦使得國家層級力量能更加有效地整合民企的研發能力。換言之,DeepSeek等產品在商業化之餘,亦可隨時與國防或安全機構對接,形成新世代「人民戰爭」的數位化版本。
解放軍不再止於傳統火炮與裝甲力量,而是積極擁抱大數據、深度學習與網路戰等高端技術。若與國防系統對接,DeepSeek能加速語言情報分析、輿情監測、輔助決策。這既符合解放軍的「軍民融合」戰略,也為「人民戰爭」在「智能化」時代的新變革服務。
中國軍隊一向強調「人民就是力量的源泉」,這種全民皆兵的數位化升級將使得未來出現更多高端版的「山東藍翔」,以網路產業為中心的長江三角和浙江等地正在成為AI軍事化的發韌。一旦DeepSeek與AI工具與中國的全國數位基礎設施結合,全民「數位民兵」或「網路民兵」有可能成為未來衝突中的關鍵力量,使得中國各地都能夠運用更先進的AI作為工具,在大量的人力動員與機器學習的海量訓練下,產出足以影響全球話語的能力,使得「全球南方」成為AI時代鄉村包圍城市的動員體系。
話語權與「數位極權」隱憂
批判地緣政治理論提醒人們,權力的競逐往往體現在敘事和認知的建構上,近年西方對於中國AI科技的關注,夾雜著「監控技術輸出」與「全球威脅」的論調,特別擔心中國的AI可能被運用於高效的輿論控制與隱形宣傳,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或「數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拓展市場之際。
DeepSeek這類生成式AI若深入海外市場,將面臨嚴峻的政治考驗。各國可能擔憂其產品背後的監控能力或數據回傳風險,從而對華為、抖音等先前的安全爭議再度聚焦或升級。若中美競爭持續升溫,人工智慧或將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冷戰的核心戰場。
西方敘事的背後不免體現發展程度落差的現實,沒有能力取得算力資源的「全球南方」,有可能加入DeepSeek的陣營,而其中不乏英語與法與的使用者,群體的建構能力有可能讓ChatGPT在內的西方產品面臨競爭的挑戰,甚至反過來影響西方的AI敘事與脈絡。
經由AI版的「人民戰爭」的符號再現,DeepSeek將成為中國結合「全球南方」發動「人民戰爭」的「全球智能動員體系」,政府、社會與群眾三方協同,利用各種制度與技術手段,去管理、控制甚至生產「可管理的人口」,成為國家之間進行「生命政治」的重要工具。西方國家也對「數位威權主義」輸出的憂慮,恐將面臨海量數據與敘事的現實挑戰,輕易滲透國家與社群。
數據治理與生命政治的統合
DeepSeek之所以引發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恰在於它結合規模驚人的中國式數據資源與強大的生成式AI能力;這些數據並非僅指海量人口資訊,也涵蓋了人們的意識形態、社交行為與政治態度,形成中國模式的「身體—數據」統合,滲透到個體的身體與日常生活。
DeepSeek與類似平臺若成為生命政治工具,將使國家不僅可收集意見,更能藉生成式AI反向塑造民意、干預社會對話。在「人民戰爭」理論的驅動下,國家得以更有效率地對「人口」進行動員,並透過技術手段將群眾和數據無縫銜接,在「全球南方」建立起有別與西方的治理秩序。
DeepSeek與中國生成式AI的興起,為中共「人民戰爭」理念在21世紀提供嶄新的演繹;而數據與身體的「生命政治」統合,則進一步揭示了數位時代中,如何透過演算法精密運作、影響乃至塑造民眾的思想和行為。這兩者的結合不再只是一種戰略層面的「軍民融合」,而是面對西方封鎖下的自力更生。
過往西方對於認知的中國「高科技威脅」,也將重塑中國軍事事務革新的面貌,並且對國際社會示警中國式「舉國體制」對外輸出的可能性,重塑「身體—數據」關係的治理秩序,將「人民戰爭」的延伸至更為細緻、個人化的層面,但是核心仍掌握在中共手上。
全球秩序面對AI領域的「人民戰爭」挑戰
當中國將「人民戰爭」推至生成式AI乃至「智能化戰爭」的新高度,世界各國無可避免要面對這一結構性挑戰。DeepSeek的誕生凸顯了中國在演算法、語言模型以及市場化應用上的強勁能力,並預示著一場關於數據與話語權的新型競賽。然而,國際社會對此既抱持警惕,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日趨成熟的AI生態已難以忽視。縱使西方以技術出口管制或法律審查加以回應,亦未必能真正阻斷中國透過「人民戰爭」式的體制動員持續突圍。
AI時代的「人民戰爭」更不僅是軍隊與民眾的結合,也涉及數據、演算法乃至身體與行為的深層管理。這或許更能說明:未來的美中科技競賽已遠超過武器與硬體的較量,而是一場關於數位治理、生命政治與全球敘事的新前線。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