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場裡人們買對聯準備過大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今年中國傳統新年,儘管中共官媒竭力宣傳「春節」市場繁榮、一片「幸福氣象」,但大陸民眾反饋的現實與中共官媒渲染的形成鮮明對比。有山東民眾直言「今年大家的收入減少,經濟環境不容樂觀」。
大年前多地超市「看都沒人看啊!」
據網傳消息稱,2025「春節」是中共國有史以來最慘淡的「春節」,都已經到了大年二十六,僅剩幾天就到除夕了,有視頻顯示,包括廣東、河北、山東、陝西、安徽、天津等多地超市裡依然是零食區沒人、糖果區沒人、禮盒區沒人、肉類區沒人......
不僅如此,年貨店裡的人也都是寥寥無幾,商場裡、餐飲店裡也都沒有人。「百姓沒有錢,精神還在重壓之下,蕭條、冷清到可怕恐怖!」據視頻中一名男子說,「現在都快過年了,還是沒什麼人哪,唉,太難了!」另一視頻中男子說,「(商場裡)看都沒人看啊!」
2025中共國有史以來最慘淡 #春節‼️
— 文沙 (@wensha419) January 28, 2025
都大年二十五六了,離除夕僅剩幾天的中共國,視頻中包括廣東、河北、山東、陝西、安徽、天津等多地超市裡依然是零食區沒人、糖果區沒人、禮盒區沒人、肉類區沒人,年貨節的人都寥寥無幾,商場和餐飲也沒人!
百姓沒有錢,精神還在重壓之下,蕭條、冷清到可怕恐怖‼️😱… pic.twitter.com/Ym7E2qflOk
中共官媒熱捧「春節」 民眾感嘆「冷清」大不如從前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官媒大力宣傳今年「春節」市場繁榮,推崇電子拜年「新風尚」,描繪走親訪友、年貨熱銷、廟會熱鬧的景象。然而中國多地居民接受本臺採訪時,卻講述了截然不同的感受:物價高企、消費疲軟、年味淡薄,人們節衣縮食,現實與官媒報導的形成鮮明對比。
針對中國官媒的報導,山東居民陸女士在大年初三表示,今年「春節」市場蕭條,人流稀少,氣氛遠不如以往,「因為今年大家的收入減少,經濟環境不容樂觀,大家都在說2025年的經濟情況更不好,所以在花錢的時候不像以前。我認識的一水果店老闆說,和去年春節比較,顧客購買力下降了三分之二。他說有很多貴的好的水果不敢進貨,進一些民眾能接受的價格範圍之內的水果,即使這樣賣得也不好。」
北京門頭溝居民王女士表示,當地市場冷冷清清,許多蔬菜店「春節」前一週就停業,大年初七後才恢復營業,「現在市場、商場裡面沒有人。往年春節鞭炮不斷,今年鞭炮聲稀稀拉拉幾聲響,商場攤位凋零。這不是一家兩家,幾乎是普遍性的。過往菜店開到年二十七、八,今年他們提前十天、七天就關門。最早也要到初七初八開張。」
山東滕州網民趙先生講其所見所聞,「居民明顯減少開支,很多家都拮据。街道人流量明顯減少,我聽街道居委會說,十個月沒發工資了,市內的龍泉和清河(居委會)他們都十個月發不出工資,可見其他地方居委會,如果(政府)不印錢,愈來愈積重難返。滕州一煤礦業公司工人的保險已經斷交。」
山東滕州李先生披露,當地一公安上門給所謂敏感人士拜年,大吐苦水,「年前,公安部門人員給我來拜年,他們給我說了一句話,他們的醫療保險馬上就要斷。滕州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縣級市,滕州都這樣,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
今年「春運」連機票都降到「骨折價」。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春運」正處運輸高峰,但今年機票和車票價格卻呈現「反常逆襲」現象,大年初一前後皆出現低至一折的促銷票,與往年「春節」期間票價普遍上揚形成鮮明對比。
執飛美洲航線的中國機長林先生說,「票價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實際上需求是萎縮,把價格降下來才能去搶市場,或者說是不被高鐵拿走更多的份額,人的兜裡沒有那麼多錢的話,肯定更不願意坐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