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瀋志華教授發表演講(圖片來源: 網路/微博截圖)
【看中國2024年12月26日訊】「中共武力攻臺的困境」!看似很能夠鼓舞臺灣民心士氣的主題,竟然是一位大陸學者在臺灣所發表的演講重點,不過他一開場就表明「今天談的是歷史⋯也不回答跟當前政治有關的任何問題⋯」;然而,他稍後也隱晦的說到,內容仍對當今的台海局勢有借鑒作用,「你們就自己研究吧?」
上個月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邀請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瀋志華教授發表演講,內容是他當時尚未發表一篇論文,探討「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的那一段歷史。在臺灣,我們當然更關注當年心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毛澤東,為何沒有一鼓作氣完成他的「春秋偉業」?
其中必然有臺灣現在可以汲取的重要參考,是戰略層面的意圖改變?還是戰術層面的能力限制?
先劇透瀋教授的部分研究結論:戰略上,中共的意圖無可置疑,但顯然跨海作戰,跟他們從東北一路南下、跨過長江的陸地大兵團作戰,大大不同,中共沒有能力執行必要的戰術,因而限制了他們的意圖。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其中還夾有國際強權的博弈,更值得今日臺灣思考。
我們先來看瀋志華教授所提供的一段背景資料: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評論: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
注意,此時國共內戰尚未結束,中共尚未建政;6月份,國民政府把276.5萬兩黃金與2,346.9萬兩銀元已經運到臺灣跟廈門。6月18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死守臺灣。同時緊急在臺澎修建永久防禦工事,籌備陸海空軍。
1949年6月21日,中共提出:年底發動解放臺灣戰役;7月21日改為:1950年夏季奪取臺灣;12月15日又更新為:1950年9-10月進攻臺灣。
雖然一延再延,但顯然沒有放棄,只是口氣更加保守了,1950年3月22日再調整為:1951年春季以後發動進攻臺灣戰役。
其間,中共在1949年10月1日宣布「建國」,似乎還對統一大業很有信心,後來發生什麼事了呢?
發生了一場關鍵的「小」戰役:10月24日,共軍發動攻佔金門行動,卻在3天後成就了國軍戰史的「古寧頭大捷」,此役讓缺乏作戰船艦運送兵員、以及戰機提供空中掩護的中共,瞭解到跨海作戰的困難,只能望海而興嘆。
不過,冷戰史與朝鮮戰爭史專家瀋志華教授的所謂「困境」,非此也。
毛主席怎麼辦呢?當然是向一路扶持他的共產國際扛壩子–蘇聯–求助,「土八路」出身的毛澤東,一輩子第一次出國,到莫斯科解決僅靠戰略決心所不能解決的實際困難。1950年6月24日中共海軍評估,進攻臺灣需要作戰船艦137艘,戰鬥機和運輸機338架;而當時中共能夠作戰的船艦只有33艘,可以使用的飛機只有104架。
推動戰後國際「雅爾達體系」的史達林考量為何呢?
史達林先表示同意支援中共,但仍考慮要保有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包括在中國的旅順、大連與「中長路」-蘇聯從滿洲里進入中國,穿越東北到達海參崴的一段鐵路。史達林也擔心台海爆發戰事,會給美國勢力進入遠東的藉口,同時又不放心「新中國」也許倒向美國–雖然毛澤東早在1949年6月30日就宣布「一邊倒」向社會主義陣營。
中國雖是大國,此時卻是弱國,毛澤東心心唸唸「解放」臺灣,又希望與蘇聯簽定同盟條約,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國際關係主軸是大國政治,美、蘇二戰時是盟友,此時已成為對手,冷戰格局正在形成中,美國的態度,又牽動史達林的戰略選擇。美國對於臺灣又是什麼態度呢?
毛澤東人還在莫斯科,1950年1月5日,美國杜魯門政府經過幕僚們討論,公開表明不干涉「國共內戰」。同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公開演講,宣布美國的「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與臺灣。這等於默許中共拿下臺灣;蔣介石表示「聽天由命」。
毛澤東雖然看到攻臺的綠燈亮了,但是他在莫斯科努力兩個多月,不能中斷,終於在2月14日「迫使」史達林簽下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中結成同盟,當然引起美國對於蘇聯在亞洲擴張的憂慮,可以說這紙條約改變了美國原本放棄臺灣的想法。毛澤東無法魚與熊掌兼得拿下臺灣及與蘇聯結盟。
按照瀋志華教授蒐集的文件,中蘇結盟雖然是雙方基於戰略安全的共同選擇,但是期間史達林並不滿意毛澤東的一些作為,確定決定不支持毛攻臺–原先同意後也沒有提供實質的軍事物資。
蘇、中之間有些歷史與民族矛盾也許隱隱作祟?瀋教授的論文中,沒有討論這一部分。
艾奇遜的演講,也鼓舞了北韓金日成,6月25日,南北之間(沒有隔著一道海峽的)韓戰先爆發了,美軍直接參戰,中共也就只能放棄武力統一臺灣的企圖了。毛澤東後來承認:「解放臺灣和沿海蔣佔島嶼雖然屬於我國內政問題,但實際上已變成了一種複雜嚴重的國際鬥爭」。
以上主要集中在1950年的這一段冷戰初期歷史,對於我們現在判斷中共武力攻臺的可能性,至少有以下幾點心得可以參考:
當年,發動跨海登陸作戰需要紮實的海軍與空軍戰力,現在臺灣海峽依然存在,解放軍也正在努力發展海軍與空中作戰能力(包括軍機與飛彈),而且完全靠自己,因為蘇聯老大哥已不存在了。
國際間,弱小的命運,取決於強權的戰略考量。二戰後是美國與蘇聯對峙,現在是美國與中國爭雄,夾在其中的小國,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美國保護臺灣與否,有可能因為領導人與幾位高階官員的論爭改變而變動。此時,美國即將從拜登過度為川普(特朗普),可能觸動新的變局。
強權大國重視的是他們自己的國家安全,遠方的小國,對他們來說,只是戰略縱深的前延據點,或大棋盤上的棋子。
美國曾經拋棄過臺灣,當時是基於對前蘇聯與中共的合與分之判斷。現今美國仍然對於共產勢力的擴張保持警覺,雖然變成中共較強大,俄羅斯較弱小,但中俄並未準備結盟,美國國內也未放棄分化中俄的戰略。一切仍有可能。
可能性,取決於國家綜合實力的相對優劣。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