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駿圖(圖片來源: 公有領域)
「露馬腳」較早的出處為元代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第三折:「「這老兒不好惹,動不動先斬後聞,這一來只怕我們露出馬腳來了。」
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關於「露馬腳」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貧寒,幼年時還被送到廟裡當過和尚,成年之後,與農民出身的馬氏結為夫妻。那個時代的婦女都是要裹足的,但馬秀英在幼時深得養父母的寵愛,堅持不肯纏足,長了一雙天足,生就一雙大腳。馬秀英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朱元璋封她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馬氏當了皇后,深居皇宮享受榮華富貴,但對自己的一雙大腳也感到無可奈何,每當與客人相見,總是用衣服的下擺或裙子將腳嚴嚴實實地遮蓋起來。有一次,馬氏乘轎到金陵(現今南京)街頭遊覽,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將轎簾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腳縮了回去,可人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於是這件新鮮事傳開來,轟動了整個京城,因為是姓馬的露出了腳,「露馬腳」一詞便流傳開了。
馬皇后的故事沒有太多資料證實,但至少元代就有了「露馬腳」的說法。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也多有出現。
明.荻岸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曰:「但張軌如這個先生與別個先生不同,原意不在書,又肯使兩個瞎錢,又一團和氣,肯奉承人,因此大大小小都與他講得來,雖有些露馬腳的所在,轉都替他遮蓋過了。」
清代《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曰:「如果照本抄謄,倘若撫憲傳問起來,還不出這幾個人的出典,就要露馬腳。」又《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幸虧勞航芥機警過人,便栓自曉得的事情一一對答,談了半日,尚不致露出馬腳。」
「露馬腳」說的是露出破綻,暴露的是隱蔽的事實真相,其真相一般是不想讓人知道,尤其是那些弄巧成拙的事實。這也說明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天下沒有不露馬腳的事情。
「露馬腳」的典故,嚴密考證起來,其實與古代一種叫麒麟楦的雜耍遊戲有關。
在《禮記.禮運》上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糜身,牛尾,一角。」意思是說,麒麟是吉祥的仁獸,形狀像鹿而獨角,尾像牛尾。
此外,在《瑞應圖》上載︰「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不食不義,不飲汗池,賢者在位則至。」大意是說,麒麟是仁獸,雄的稱為麒,雌的稱為麟,不踐踏蟲類和草木,不成群結隊活動,不吃不義之食,不喝污水,世上有賢君在位時,麒麟才會出現。因此自古以來,麒麟被人們視為祥瑞的象徵。
楦,原指製做鞋子時,塞在鞋內用來校正鞋樣之木製的腳模型,亦即鞋楦頭、鞋楥。如宋朝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三‧諸色雜買》︰「油桿杖、榾轆、鞋楦。」
麒麟楦,指裹在麒麟皮內的馬或驢子,是古代在節日、祭祀的慶祝遊行活動之一。古人雖視麒麟為吉祥瑞獸,但因麒麟是不輕易示人的神獸,在世上根本找不到真的麒麟。
所以,古人就把繪製成麒麟形狀的毛皮,披在馬或驢子身上,用來取代麒麟。可是,往往假麒麟沒有裹緊時,就會露出馬腳來。後來,人們就把洩露真相稱為「露馬腳」或「露出馬腳」。
據《太平廣記.卷二六五.盈川令》引唐朝張鷟《朝野僉載》中有一段記載,提到「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言論中提及過「露馬腳」。
「初唐四傑」之一楊炯。(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楊炯,唐朝華陰人。幼年時就很聰慧,十歲以神童被舉薦中第。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
武則天在位初期,徐敬業與駱賓王等人共討武後,兵敗。楊炯的弟弟楊神也參與,因此楊炯被降職為梓州司法參事,任職期滿後,又被任命為盈川縣令。楊炯為政非常嚴苛,吏役們梢有不合他的心意,動不動就下令用棍棒打。
楊炯有詞學特長,因而依仗自己有才學而傲慢,被降職後又有些憤憤然,不與時事相合。他每次遇見朝中官員,都取笑他們是「麒麟楦」。別人不解就問為什麼,楊炯說︰「現在玩樂耍弄麒麟楦的人,就是彫刻繪製一個麒麟頭和角,裝飾一張麒麟樣子的毛皮,然後套在驢子身上,沿著場地來回行走。等到脫掉那層假皮,卻還是驢子。沒有德行而穿著光鮮亮麗官服的人,與驢子披著麒麟外皮有什麼區別呢?」
責任編輯:文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