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凌晨,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前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和巴倫.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西棕櫚灘會議中心舉行的勝選選舉之夜活動結束後離開。(圖片來源: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的小兒子巴倫.川普(Barron Trump)因政治上的「取消文化」而無法開設銀行賬戶,他的母親梅拉尼婭.川普(Melania Trump)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稱這一行為「令人擔憂」,甚至可能侵犯公民權利。
這位前第一夫人透露,在她和川普於2021年初離開白宮的幾週後,她的兒子(現年18歲)被她首選的銀行拒絕開設新賬戶。
「當我得知我長期合作的銀行決定終止我的賬戶,並且拒絕讓我兒子開設賬戶時,我感到震驚和失望。」梅拉尼婭在她的新回憶錄《梅拉尼婭》中寫道,「這種決定顯然帶有政治歧視的色彩,引發了對公民權利被侵犯的嚴重擔憂。」
取消文化的「毒液」蔓延到銀行業
梅拉尼婭沒有透露涉事銀行的名稱,但她將這一「令人不安」的事件歸因於她丈夫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失利及隨後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後,川普家族成為「取消文化」攻擊對象的一部分。
在她的新書中,這位前第一夫人聲稱,取消文化的攻擊不僅影響了她的家庭,還蔓延到阻礙她從事慈善工作和商業合作的領域。
「該範圍現在擴大到企業、傳統媒體、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人物和文化機構,」她寫道,「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反映了當前美國的社會和政治環境。」
梅拉尼婭進一步表示,這種現象並未因時間推移而緩和。她說:「取消文化行為仍在繼續,各類企業的態度總是讓我感到驚訝。」
她還批評公眾對她與商業相關的努力持雙重標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的商業嘗試遭到抨擊,而其他前政府官員因類似的項目卻受到讚揚,例如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媒體合作交易。這種不公平顯然與我的姓氏和政治派別有關。」
「去銀行化」引發爭議
與其他私營企業一樣,銀行有權基於聲譽風險、財務風險或合規問題拒絕向潛在客戶提供服務。然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金融機構受到國家監管機構的「推動」,按照政治優先事項行事。這種做法正引發廣泛爭議。
「去銀行化」(Debanking)指金融機構因政治原因拒絕向個人、公司或組織提供服務。這一現像在金融危機後愈發複雜。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出臺了更嚴格的金融監管法律,例如《多德-弗蘭克法案》和《巴塞爾協議III》,加強對銀行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審查。這些法規雖然旨在穩定金融系統,卻也間接賦予了銀行更多的自由裁量權,並使其受到政府和監管機構更大的潛在影響。
從「扼殺點行動」到去中心化挑戰
DC Journal報導稱,「去銀行化」最臭名昭著的案例發生在歐巴馬政府時期的「扼殺點行動」(Operation Choke Point)。這一行動針對特定行業(如槍支和彈藥製造商),通過向銀行施壓切斷金融服務來限制這些行業的運作。儘管最終因強烈反對而終止,這一行動揭示了監管權力被濫用限制金融准入的風險。
類似的情況也在加密貨幣領域上演。近年來,監管機構被指向銀行施壓,要求其拒絕為加密相關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種現象被稱為「扼殺點2.0」。
「去銀行化」帶來的社會影響
「去銀行化」已成為跨黨派關注的議題。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與其他民主黨議員致信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表達對該公司不成比例關閉穆斯林美國人和其他少數群體賬戶的擔憂。
自1990年代以來,《銀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機構在發現潛在非法活動時提交「可疑活動報告」(SAR)。這些報告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大額現金交易及與「高風險」國家相關的金融往來。此外,「瞭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規則雖然不再是正式監管要求,但仍然受到監管機構的非正式推動,使得銀行面臨巨大壓力。銀行若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甚至被迫關閉。
立法者的應對:保護金融自由
為應對監管機構的過度干預,立法者提出了多項法案,試圖限制這種行為:
1.《保護小企業信貸渠道法案》(HR 3502,2021年):
該法案旨在防止聯邦機構向銀行施壓,要求其拒絕向合法企業提供服務。
2.《金融機構客戶保護法案》(S 563,2019年):
該法案試圖阻止聯邦監管機構在沒有明確理由的情況下施壓銀行終止客戶賬戶,從而防止僅因聲譽風險導致的「去銀行化」。
儘管這些法案未能成為法律,但它們反映了一些立法者致力於保護銀行客戶權益的努力,避免監管機構不當干預金融服務決策。
梅拉尼婭的經歷揭示了「去銀行化」問題的複雜性。從個體銀行決策到監管機構的潛在干預,金融服務的公平性正成為日益受到關注的話題。再次將「取消文化」與政治偏見的爭議推向公眾視野。從銀行賬戶問題到商業與慈善活動的受阻,她的經歷引發了對社會公平性與政治分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