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與美中貿易戰2.0 中國是否也會失去三十年?(圖)

發表:2024-11-22 08: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本東京
日本東京購物區(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報導)隨著川普重回白宮,美中貿易戰2.0逐漸提上日程,川普在任時發起的貿易戰被許多人與1985年的廣場協議相提並論,認為中國可能步日本的後塵,陷入經濟長期停滯的「失去三十年」。時評人多倫多方臉近日在他的自媒體節目中深入探討了廣場協議的歷史背景、經濟影響,以及中美貿易戰2.0的挑戰和可能的未來。

廣場協議:經濟繁榮的起點還是危機的伏筆?

1980年代,日本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使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迅速擴大。1979年至1985年間,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長近10倍,達到460億美元。這一現象不僅引發美國的不滿,也在全球範圍內引起關注。美國認為日本通過「操縱匯率」和限制進口獲得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與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於1985年簽署了廣場協議。協議的核心是通過外匯市場干預促使美元貶值,特別是推動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在協議簽署後的幾年內,日本經濟並未出現明顯的衰退,反而經歷了一段繁榮期。廣場協議後,日元兌美元從260升值至120,出口產品價格上漲,短期內卻未能有效抑製出口增長。這主要得益於全球經濟的繁榮和日本製造業的技術優勢。

然而,日本政府為了對衝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壓力,採取了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大幅降低利率。低利率刺激了房地產和股市的投機行為,資產價格迅速飆升,形成巨大的泡沫:

-日經指數飆升:1985年至1989年間,日經指數從1萬點漲至近4萬點。

-房地產泡沫:東京房價指數在5年內增長了7倍。

這一時期,日本表面上看似實現了經濟奇蹟,實際卻埋下了嚴重隱患。

泡沫破裂與「失去的三十年

1989年,日本政府意識到經濟過熱的風險,開始提高利率以抑制泡沫。然而,因政策轉向過於激進,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迅速崩盤,經濟陷入長期衰退。隨之而來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成為日本「失去三十年」的根本原因:

-企業和家庭債務沈重,大量資源用於償還貸款而非投資或消費。

-股市與樓市的崩盤摧毀了社會信心,投資意願和消費需求雙雙萎縮。

-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增長的困難。

廣場協議並非直接導致日本經濟衰退,而是錯誤的政策應對加劇了問題,使日本陷入長期低迷。

美中貿易戰2.0與廣場協議的異同

相似之處

1.貿易順差的根源問題

廣場協議和中美貿易戰2.0的共同目標都是解決巨額貿易逆差。日本與中國同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佔GDP比重高,消費佔比低,巨額貿易順差成為矛盾的核心。

2.美國的施壓方式

廣場協議通過匯率調整間接干預貿易,而中美貿易戰通過提高關稅等直接手段削弱中國出口能力,兩者雖手段不同,但意圖相似。

3.全球經濟背景

在兩場貿易爭端中,涉事國都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日本在1980年代成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而中國在21世紀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

不同之處

1.中國的全球化地位

相比日本,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更大。中國不僅對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對歐盟、東盟等其他國家也有大量貿易盈餘。其出口產品覆蓋範圍廣、依賴程度高,這使中國面臨的國際壓力遠大於當年的日本。

2.應對策略的差異

日本在廣場協議後主動調整經濟結構,試圖擴大內需。而中國政府的策略更多依賴於繼續擴大出口,通過降價傾銷維持貿易順差。這一策略可能引發更多國家的反制措施。

3.外部環境的複雜性

廣場協議時期,美國和日本的矛盾相對集中,其他西方國家更傾向於協調合作。而中美貿易戰的背景是複雜的地緣政治和技術競爭,國際環境更為不確定。

中國的挑戰:如何避免「失去三十年」?

內需不足與消費疲軟

中國的經濟長期依賴投資和出口驅動,民間消費佔GDP比重僅為40%左右,遠低於日本1985年的45%-50%。低收入水平和高儲蓄率限制了消費增長,社會保障體系的薄弱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多倫多方臉提出,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的辦法有:

-提高收入水平:通過稅收改革和收入分配調整,增加中產階級的購買力。

-完善社會保障:減少公眾的儲蓄需求,激勵消費。

-鼓勵消費金融: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消費貸款渠道。

房地產與債務危機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早在貿易戰之前已經形成,並在近年來逐漸破裂。房價下跌、債務違約等問題正在拖累經濟增長。

-降低房地產依賴:加速產業轉型,減少房地產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有序化解債務:通過債務重組和政策干預,避免大規模金融風險。

出口導向模式的困局

持續依賴出口難以為繼。隨著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或實施技術限制,中國必須重新思考出口導向的可持續性。

-優化出口結構: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拓展新興市場:增加對非洲、拉美等新興經濟體的出口,降低對美國和歐洲的依賴。

人口與老齡化問題

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將對消費、投資和勞動生產率產生長期影響。

-延遲退休政策:緩解勞動人口減少的壓力。

-鼓勵家庭消費:通過稅收優惠和補貼,提升家庭對子女教育和健康的支出。

未來的機遇與希望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中國仍擁有巨大的潛力。與日本不同,中國尚未完全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城鎮化、技術創新和消費升級為未來增長提供了空間。

-技術創新的動力

中國在人工智慧、綠色能源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通過增加研發投入和技術出口,中國可以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高的位置。

-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國參與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其在全球貿易中提供了新機會。這些合作框架有助於中國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

多倫多方臉認為,廣場協議的經驗表明,錯誤的政策應對可能對經濟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中美貿易戰2.0雖然與廣場協議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中國的應對策略將決定其最終走向。通過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內需和推進改革,中國完全有機會避免日本式的長期停滯,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中國是否會「失去三十年」?答案並不取決於外部壓力,而在於自身的選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