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川普與萬斯在聯合競選集會上。(圖片來源: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確定將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其搭檔萬斯(J·D· Vance)也將出任第50任副總統。台灣朝野隨後發表聲明祝賀,並期盼台美關係繼續深化,許多專家就川普第二任期的美台關係發展提出看法。
川普恐制台友中 趙春山:應將台灣牌打得更具價值
根據中央社報導,立法院副院長、啟思民本基金會董事長江啟臣8日下午在立法院舉行「啟思國際高峰論壇」,並邀請專家學者分析美國大選結果對全球地緣政治、美中台關係的影響及台灣未來的戰略定位。
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會上表示,川普的印太戰略並非軍事大戰,而是經濟大戰。所以,川普上台後,可以確保台海在未來4年不會爆發戰爭,但在需要的時候,川普恐將採「制台友中」策略。
不過,翁履中也強調,希望「制台友中」說法被打臉,因為被打臉代表台灣將外交做得很好、聲音有被國際聽見,進而讓川普正視台灣重要性,不去採取「制台友中」。
由於歷次與美國爆發衝突,包含韓戰與越戰,均是由民主黨發起,因此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川普上台後,美中衝突的可能性會大幅降低;原先是很擔心兩岸打仗的,但確定川普勝選後,他就比較放心了。
針對台灣未來因應之道,趙春山強調,台灣應該把重點放在強化自身實力上,將「台灣牌」打得更有價值。台灣不應該依賴美國的保護,在面對未來不確定的美中台三邊關係時,應該要展現理性務實的態度。
美國輿論傾向提防中共 小笠原欣幸:川普可能安排對中強硬派人士
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以「川普當選成為台灣『惡夢』的危險徵兆」為題在日本媒體《東洋經濟》撰文,並透過翻譯將此文貼在他個人臉書。
小笠原欣幸表示,台灣媒體各自擁有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場,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台灣媒體如何」,但針對川普的警戒心態卻是共通的。這是因為川普一再發表對台不友善的言論。
小笠原欣幸認為,若極端要求台灣增加國防支出,恐引發「疑美論」;台灣確實需要增加國防支出,強化防衛努力,但川普及其幕僚的言論,缺乏對台灣民意的理解,其主張恐被解讀為,先迫使台灣大量採購美國武器,再要求台灣自行負責防衛,如烏克蘭般不派遣美軍協助。如此一來,恐會在台灣引發即使依賴美國,最終還是會被當作棄子的「疑美論」,這正是中國共產黨期待的發展。
提及川普政府未來人事發展,小笠原欣幸表示,川普第一任時期,國務卿、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及其他要職,基本上是由充分理解台灣微妙地位及戰略重要性的人來擔任。這些人均出身於重視美國國家利益的菁英階層。
小笠原欣幸表示,這些政府高官善於利用川普總統不拘泥政策細節的特性,推動重視台灣的政策(布魯金斯研究院報告,2024年10月)。只是,這些人後來都離開了川普陣營,即在台灣留下美好印象的第一任川普政府成員,如今已離開。
針對第二任川普政府,小笠原欣幸認為,各界預期,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將會更強烈反映川普的個人意志。換言之,即便在第一任期必須仰賴專家的領域,川普也已積累足夠的自信,可能會安插唯命是從的人選。
因為美國輿論整體傾向提防中共,小笠原欣幸據此強調,新政府可能會安排對中強硬派人士。台灣也確實對此抱持期待,但也需要加以警惕。他指出,徒具口號的對中強硬論對台灣並無幫助,關鍵在於是否具有實質強化台灣安全的意願,而這需要時間來判斷。
小笠原欣幸表示,依照政府人事安排的情況,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化解疑慮。儘管如此,仍須認知到,歷任美國政府對台灣所扮演的角色,跟「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理念存在矛盾。倘若美國的影響力長期衰退,將有利於中國,不利於台灣。
小笠原欣幸又提到,雖然川普當選對台灣的影響近似於「惡夢」;但觀察選戰後期川普優勢之際的台灣評論,出現了不少認為美中對立結構必將持續,因而消除疑慮的論述。他進一步表示,希望4年後被別人說「悲觀論並不正確」。
川普再次上任 AIT前主席卜睿哲:用人成重要指標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認為,在川普二任期間,用人成為了一大重要指標。他強調,屆時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卜睿哲表示,首先,要看川普政府會由哪些人擔任職位;其次,川普及其下屬會多緊密地監控那些官員;第三,要觀察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及其他部門,是否有許多瞭解中國、台灣及美台關係的職業官員辭職。
卜睿哲認為,川普仍是關鍵人物,他對台灣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目前人們只能等待,看是由哪些人獲得那些職位、這些人對台灣政策有何看法,以及他們未來會有多大的操作空間,而這需要一些時間。
川普對台政策仍難料 善學:須等高級官員的任命宣布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裡世界之家(Perry World House)資深項目經理善學(Thomas Shattuck)則認為,川普第二任期在對台政策上可能有兩種走向,一個是重複其第一任期的做法,另一個則是全部重新計算。
善學表示,在川普首任期間,美國破記錄售台許多武器、內閣部長及資深官員訪問台灣跟他們對口官員會面,以及通過《台北法》(TAIPEI Act)與《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前川普官員包括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與國安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還在卸任後訪台,過去四年裡也非常支持台灣。
善學指出,如果這些親台人士重返川普第二任政府,屆時就可能看到更多這類做法,而這也是持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施壓的一部分。
針對全部重新計算這一做法,善學表示,那就要看川普政府裡有哪些人,以及川普是否打算減少對台灣的支持,來換取跟中共更好的交易,還要看川普曾提及台灣「偷走」美國半導體的看法是否會成為他想要「修正」的政策導向。
善學表示,在拜登總統過去四年任期內,美中關係及美台關係發生了變化。中共對美、對台的接觸變得更強勢。因此,若川普政府試圖延續他第一任期內的美台關係政策,可能會遭遇更大的反對。不過,這些都要等到幾星期或幾個月後,一些高級官員的任命宣布後,才會更明朗化。
國會兩大政黨很挺台 陳方隅:須注意孤立主義勢力是否崛起
台北的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對台灣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國會裡的孤立主義者、川普友好勢力的崛起。他表示,當台灣內部混亂局勢,影響到政策的產出,例如新的軍事預算編不出來,屆時就等著被川普政府懲罰,並沒有太多慢慢等、磨的空間。
他強調,雖然台灣獲得美國國會裡民主、共和兩大政黨的強烈支持,但如果行政部門不受控,日後對台灣是好是壞就很難說。
談及台海兩岸議題,陳方隅認為,川普會把所有事情拿到談判桌上,而他不太可能直接說要協防台灣,會要求台灣付錢。川普對中共,也同樣有很多東西想要談。到時,川普和習近平之間會有更多直接教授或交流的機會,但目前看不出中美關係改變的傾向。
陳方隅還認為,在川普主政後,美國將退出一些小型多邊(minilateral)組織。屆時可能會停止推動印太經濟框架協議(IPEF),而四方安全對話(QUAD)及澳英美三邊機制(AUKUS)的內涵及運作方式也可能受到影響。美日韓同盟的內容也將出現大幅變化。
他強調,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對中共的圍堵及制衡方式,但尚不清楚是否影響到對中共的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