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報導)隨著「習式放水」政策的推行,中國經濟的短期走向逐漸明朗。在當前財政赤字擴大的背景下,國家意圖通過生產端補貼來刺激經濟。然而,這一救市政策由於未直接觸及消費端,加上需求不足,帶來了通縮的風險。時評人、自媒體大V多倫多方臉近日將從多角度解析中國在未來面臨的經濟走向及相關政策背後的深層邏輯。
特殊的「習式放水」與傳統放水的差異
中國的刺激政策與歐美國家在疫情期間的放水方式存在顯著差異。歐美國家通過向居民發放現金、降低借貸利率、補貼企業貸款等手段來增強市場消費需求,從而使得流動性迅速增加。這種方式使大量資金流向消費市場,造成物價上漲,甚至引發了通脹。
然而,「習式放水」的方向不同。中國政府並未採取直接給民眾發放現金的做法,而是通過向企業提供補貼、低息貸款等方式,專注於生產端,以增加企業產能。政策的目標在於擴大製造業、採礦業等的產出,而非拉動消費。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國內消費需求並未得到有力支撐,消費端仍然疲軟,而生產端供給過剩,這種供需失衡的情況可能導致通縮壓力逐漸顯現。
中國經濟政策的方向性偏差是形成通縮的主要原因。補貼集中於生產端導致市場上商品供過於求,而消費能力卻依舊疲弱。這種格局加劇了供需失衡,進一步壓制市場活力。這種放水方式在短期內或許不會引發高通脹,但其長期影響卻是導致生產端價格的不斷下跌,同時抑制了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
產能過剩與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習式放水」政策的推進使中國製造業和相關行業產能快速提升,過剩的產能在供需不平衡中變得難以消化。為保持市場份額,企業不得不降低產品價格,形成了激烈的價格戰。近年來,以電動車和光伏產業為代表的行業為了消化庫存,不得不不斷調低價格,掀起惡性競爭的浪潮。例如,2023年,比亞迪的單車售價從2022年的15萬元下降到13萬元,直接反映了產能過剩與價格戰對企業造成的壓力。
此外,光伏產業的產品價格也呈現出斷崖式下跌。在國內難以消化過剩產能的情況下,企業開始大規模傾銷至國際市場。過去一年裡,中國出口數量大幅提升,但出口價格卻大幅下滑,形成「走量不走價」的局面。這種局面雖然在短期內幫助企業清庫存,但從長期來看卻損害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抑制了其後續的創新投入。
隨著國內外市場被價格戰充斥,企業盈利空間不斷被擠壓。這不僅使企業難以獲得高額利潤,還迫使其削減成本、降低員工薪酬,以維持運營。這一情況逐漸影響到民眾的消費能力,併進一步壓低市場活力。在價格戰、利潤削減的惡性循環中,企業難以恢復活力,國內消費市場也難以企穩。
「消費空心化」:消費結構失衡與民眾消費力的不足
當前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空心化」現象,即生產端過剩而消費端乏力。數據顯示,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保持在9%以上,而社會消費總額增幅則僅在3%左右。消費增速遠低於生產增速,顯示了需求側的嚴重不足。許多企業在不斷擴大產能,但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卻沒有得到相應提升,消費市場逐漸變得失衡和疲軟。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是受政策影響較小的農產品、餐飲業價格居高不下。這意味著一方面市場上有大量價格低廉的產品可供選擇,但大多集中在消費電子和非生活必需品領域。而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卻加大了民眾的日常消費負擔,進一步抑制了消費能力。
人民幣貶值也加劇了進口商品的價格壓力,抑制了民眾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過去一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逐漸上漲。雖然國內一些產品由於價格戰而便宜,但進口商品卻越來越昂貴。例如,iPhone在中國的售價雖然暫未上漲,但如果蘋果決定調整策略,未來價格上漲將不可避免,這會加劇民眾的消費困境。
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帶來了長期的「消費空心化」風險。消費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流向了價格居高不下的必需品,而非政策補貼的生產性產品,導致消費選擇受限。與產能不斷擴張的製造業相比,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無法跟上,最終導致國內市場進入一種消費結構失衡的困境。
通縮風險:工資下降與經濟疲軟的惡性循環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的通縮風險逐漸加劇,表現在企業收入下降、居民工資減少等方面。生產端的擴張導致了供需失衡,價格下跌進一步壓縮了企業利潤,而利潤不足迫使企業採取降薪和裁員措施,逐漸形成惡性循環。政府在放水補貼政策上雖寄希望於促進企業增長,卻忽視了消費端的支持,使消費能力不斷下滑。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CPI長期在0左右徘徊,顯現出需求側的疲軟,而PPI也常年處於負增長區間,顯示出製造端的供給過剩。通縮對經濟的影響在於,低物價之下,企業的銷售收入難以覆蓋成本,消費者的購買力難以支撐市場需求。企業在低利潤狀態下的降薪和裁員措施進一步壓制了居民消費力,使民眾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不願或無法擴大消費,形成惡性循環。
通縮危機的直接後果是降低消費意願,進一步打壓市場需求。民眾對未來收入預期低,進而削減消費支出,導致經濟陷入低增長狀態。企業則在低利潤和高競爭壓力下,不得不採取削減成本的方式應對,使得低工資、低消費、低利潤的惡性循環難以打破。
企業在通縮環境中因低利潤而削減人力、減少投資,從而加劇了市場流動性危機。中國長期以來的消費市場結構失衡現象因通縮而加劇,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導致企業逐漸喪失增長動力,而中國經濟也將因此而面臨新的發展瓶頸。政府的補貼政策若不向消費端傾斜,中國經濟的長期通縮風險將不可避免。
長期趨勢:通縮壓力下的經濟結構調整
在全球經濟趨於多極化的背景下,中國未來的經濟結構將面臨嚴峻考驗。當前政策的失衡加劇了通縮壓力,民眾的實際消費力被進一步削弱。儘管政府希望通過補貼和生產端的擴張來刺激經濟,但效果微乎其微,因為實際消費能力並未提升。
通縮帶來的低工資、低消費、高產能過剩等現象,使得民眾的生活質量難以提高。儘管產品價格下降,但收入降低的速度更快。即使一些電子產品和工業產品價格下降,居民的日常開支卻未見減少,這一現象反映了通縮在生產端的優勢被消費端的疲軟所抵消,消費能力仍難以提振。
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化也進一步惡化了通縮問題。以往中國通過廉價出口產品獲得外匯儲備,但全球需求變化和匯率波動削弱了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在主要經濟體紛紛加息、通脹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逐漸消失,進一步影響了出口收入。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貶值雖使出口產品價格優勢增加,但對消費品進口價格的提升也加重了通縮風險。
在經濟轉型的壓力下,中國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從以生產端為主導的「放水」轉向鼓勵消費端的政策。當前的放水模式雖然緩解了製造端的產能過剩,但未能有效提升消費,企業依舊在低利潤環境中艱難維持。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消費支持政策,以提升居民實際收入,刺激消費市場,從而形成內生性增長動力。
對中國經濟而言,短期通縮風險的出現呼喚政策向消費端傾斜,以增強消費支撐、緩解過剩壓力。
政府在經濟刺激方面需要從傳統的放水模式轉向刺激消費,推動消費結構升級。中國的未來經濟增長需要形成更為均衡的供需格局,鼓勵消費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生產過剩,還能推動經濟的內生增長。
雖然「習式放水」在短期內無法帶來大通脹,但由此引發的通縮問題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形成了隱患。通過放水補貼製造業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消費者收入下降、消費需求不足、企業盈利能力被削弱,形成低消費、低價格、低利潤的惡性循環,正是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難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