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末二句「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氣勢磅礡、充滿希望。圖為唐楊昇畫山水。(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山深未必得春遲,
處處山櫻花壓枝。
桃李不言隨雨意,
亦知終是有晴時。
這首〈入村〉是南宋詩人方岳回到老家安徽隱居時所作的作品。這首詩常被用來說明「困難總會過去,希望終將來臨」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個生命無論遭受甚麼樣的痛苦,都有終盡的時候。因此,當我們在遭受魔難時,要保有希望和信心。
困難總會過去 希望終將來臨
南宋紹定五年,三十三歲的方岳考中進士,走向仕途。可惜,由於方岳太過剛直不阿,使得他因不畏權貴而多次遭到權奸貪吏的誣陷和打擊,仕途坎坷失意。
〈入村〉這首七言絕句記錄了他在春日山村的所見,也抒發出他內心的感受。此時的山村,處處山櫻開放,花團錦簇,一場春雨不期而至,桃花、李花卻絲毫不以為意,任憑雨滴肆意的打落在花瓣上,因為它們知道,這場風雨終究會過去的。
方岳通過這首清新自然的小詩告訴人們,春天不會因為路途遙遠,就錯過山間的角落;花朵不會因為雨水侵襲,就懷疑退縮;烏雲總會散去,春天一定會來臨。詩中的末二句「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氣勢磅礡、充滿希望,除了勉勵仕途坎坷失意的自己,也給讀者帶來樂觀積極的正能量。
愛國愛民的詩人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他出生於一個世代耕讀的家庭,天資聰穎的他,七歲就能賦詩,時人稱他為「神童」。他的詩多描寫農村生活與田園景色,樸實自然;他的詞多抒發愛國憂時之情,風格清健,著有《秋崖集》,詞集《秋崖詞》。他也是南宋後期的駢文名家,所作表、奏、啟、策,用典精切,文氣優美流暢,為當時人所稱頌。
方岳曾為文學掌教,後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他憂國憂民,體恤人民疾苦,備受人民愛戴。因得罪權貴史嵩之、丁大全、賈似道等人,方岳屢次被彈劾罷官,終生仕途失意。在任南康軍知軍時,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他離別南康時,當地百姓都不約而同地扛著彩旗,排著長隊,前來為他送行。
愛國愛民的思想貫穿了方岳的一生,也融入於他的文學作品之中,其高尚的人品和詩品、詞品相映生輝,在歷史的長河裡閃耀著永恆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