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共軍封鎖台海?國防部:國際不允許(圖)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中共若要封鎖台灣,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中共若要封鎖台灣,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10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針對中共若封鎖了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按照國際法,必須禁止他國機艦進入劃設範圍內,且按照聯合國定義,此舉已被視為戰爭行為,而台海的運輸產值約2.45兆美元占全球1/5,國際不可能會坐視不管。

國防部、國安局等多個單位於23日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針對解放軍未來可能透過『灰色地帶戰術』和『蟒蛇戰略』對台灣封鎖之國安危機及如何確保關鍵物資自主、關鍵產業、基礎設施、能源自主、民生物資、糧食安全及醫療物資供應無虞之應處作為」,並備質詢。

國防部長顧立雄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中共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群昨天夜間從東沙附近海域經台灣海峽北駛一事說道,自從遼寧號參與「聯合利劍-2024B」後,國軍對其動向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密切掌握,目前它正通過台海中線以西北駛中。

對於陸軍關渡指揮部在中共「聯合利劍-2024B」軍演期間召回官兵,顧立雄表示,關指部因為有淡水河防戒護任務,指揮官認為有戰備需求,因此召回現住地官兵,至於國防部整體並無提升戰備。

顧立雄還說明今年5月「聯合利劍-2024A」及「聯合利劍-2024B」的差異。他表示,雖然B有劃定演習區域,但卻沒有實際經緯度,亦未限制海空域通行。倘若中共要封鎖台灣,按照國際法規範,必須禁止所有機艦進入範圍內,而按照聯合國定義,此舉會被視同戰爭行為,且操演與實際封控不同,對國際社會的影響也完全不一樣。

顧立雄強調,由於經過台灣海峽的海上運輸產值占全球運輸產值約1/5、規模達到了2.45兆美元,因此中共若進行「國際法上定義的封鎖」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貿,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

針對國安局在專案報告書中示警,共軍以「網路空間部隊」鎖定台灣電信、能源、交通等民生領域聯網設備等事,顧立雄表示,共軍對台灣的網路攻擊每天都在發生,無論軍事設施、民生關鍵基礎設施皆有,因此台灣必須要做好資安區域聯防及提升資安防務能力。

華府智庫日前發布報告表示,2022年約有價值2.45兆美元(約新台幣78.74兆元)的商品貨物經由台灣海峽運輸,占全球海上交通的1/5。

另外,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表示,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月曾表示,倘若中共在他任內侵略台灣,他會以轟炸北京作為回應,但川普近期卻又改口稱中共入侵台灣,將對中國徵收額外關稅,此種做法如同美國對待烏克蘭,只願制裁俄羅斯,只給烏克蘭武器,不幫烏克蘭打仗,這和對待台灣幾乎相同,詢問顧立雄的看法。

顧立雄回應,美國迄今仍維持戰略模糊政策,戰略模糊政策的意思是指不能排除美國可能出兵,也不能排除美國可能不出兵,藉著維持戰略模糊以進行嚇阻,這是美國政府迄今為止的態度。

針對台灣是否也要戰略模糊,顧立雄表示,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作為守勢作戰的一方,要的就是拒止中共可能全面侵犯,一旦爆發全面侵犯,要讓中共失敗,因此國軍平時應對灰色地帶襲擾,捍衛領土、領空、領海,戰時就是要讓中共侵台行動失敗,這也是軍方非常清楚的戰略。

賴士葆詢問,國軍是否有能力突破中共對台灣的封鎖。顧立雄回應,當中共對台灣進行封鎖,國軍就已進入應急作戰階段,要準備交戰作為,讓封鎖行動不會成功。而他個人認為,要封鎖台灣沒有那麼簡單,國軍有能力保衛國土,進行反封鎖相關作為,同時應該要有具備反封鎖能力。

由於國防部日前辦理財產申報,卻傳出高階將官個人資訊疑似外流事件。面對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詢關切,個資外流是否包括情報人員等。顧立雄表示,國防部政風室循內部軍網系統,把相關資訊以電子發文的方式發給28個單位,個資僅揭露了單位、職稱、姓名,沒有財產申報資料,且不包括第一線情報人員,因為他們的階級並不在進行財產申報的範圍內。

由於政風系統屬於法務部廉政署「一條鞭」系統,顧立雄對此表示,法務部廉政署已進行調查,不宜由國防部做行政調查,但發生此疏失仍應檢討。至於國防部第一時間發現後,就已經全部刪除。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