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三話得罪老天」 不說3種話命就順了(組圖)


言行
意識到言靈的力量,慎言慎行。(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高僧曾云:「人說三話,得罪老天」,此言雖出自古代智慧,但在當下仍有其警示意義。現代社會總是強調言論自由,但我們也應意識到言靈的力量,慎言慎行,以免因一時之快而招致不必要的禍端。

一、妄言

何謂「謠言止於智者」?智者之所以能止謠言,是因為他們懂得審慎思考,不輕信妄言。然而,在現代社會,智者多,但妄言妄語之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往往令人防不勝防。智者,用他們的智慧和判斷力,去識別、去抵制那些輕浮無根之言。

古代名相馮道,雖曾因時勢所迫,有過「妄語」之失,但他終能醒悟,以德高望重著稱於世。這告訴我們,即使曾有過妄言妄語之錯,但只要能夠醒悟,勇於改正,依然能夠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二、怨言

怨言,這股從心底湧出的不滿之流,若任其氾濫,便如洪水猛獸,吞噬著心靈的寧靜與希望。

古人云:「怨言多於耳,則心不寧。」此言道出了怨言對人心智的侵蝕之力。試想,當耳邊充斥著無盡的抱怨與不滿,內心怎能尋得一片淨土,何以安放那渴望安寧的靈魂?

諺語云:「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這不僅是對個人修養的提醒,更是對生活態度的指引。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一味沉溺於眼前的困境與不滿,只會讓自己的心靈備受煎熬,甚至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唯有放寬眼界,以長遠的視角審視當下,方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希望,從而積極面對,勇往直前。

高僧大德亦常告誡世人,面對困境時,應持樂觀之心。正如禪宗所倡導的「隨緣」哲學,不是消極地接受一切,而是以一顆平和的心去應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當我們的心態從抱怨轉變為感恩,從消極轉為積極,命運之輪也會悄然轉動,向著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行。

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同樣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美國總統林肯,在其政治生涯中屢遭挫敗,但他從未放棄,更未沉溺於怨言之中。

相反,他以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最終引領國家走出了分裂的陰影。而中國古代的蘇軾,一生坎坷多舛,卻能以詩酒自娛,笑對人生,留下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佳句。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我們調整心態,減少怨言,積極面對,就一定能夠戰勝困境。

三、謊話

謊話,這一行為,自古以來便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它如同蛀蟲,悄然侵蝕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石。

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擲地有聲,道出了誠信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孔子以其深邃的智慧,提醒我們:一個人若失去了誠信,便如同失去了靈魂,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都將大打折扣。

在現代社會,這一古訓依然振聾發聵。正如現代名人所言:「信任是社會的膠水,它將人們緊緊粘合在一起;而謊話則是腐蝕這膠水的酸,一旦氾濫,社會將分崩離析。」謊話或許能在一時之間矇蔽他人,獲取不正當的利益,但「謊話連篇者,終將自食其果,眾叛親離」。這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否定,更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

高僧大德亦常教導世人:「誠信乃立身之本」,意指誠信如同人之根基,若無此基,則難以在社會中站穩腳跟。他們告誡我們,不可因一時之利,而舍棄長遠之福。

《菜根譚》言:「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謊話欺人的同時,也是在欺騙自己,最終損害的將是自己的名譽與前程。

民間諺語云:「一次說謊,百次難圓。」這句話通俗易懂,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謊話一旦出口,就需要無數個謊話來圓謊,最終形成一個無法逃脫的謊言漩渦,將人深深捲入其中,無法自拔。

俗語「真誠是必殺技,謊話是自殺刀」更是直接點明瞭誠信與謊話的對立關係,強調了真誠待人的重要性。

歷史上不乏因言惹禍之例。如《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因多次妄言曹操心意,終遭殺身之禍。

又如《紅樓夢》中的趙姨娘,常懷怨言,不僅未能改變境遇,反增自身煩惱。再如《史記》中的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謊稱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國家滅亡。這些故事,無不印證了高僧所言「人說三話,得罪老天」的道理。

妄言、怨言、謊話,實則反映了人內心的恐懼、不滿與不安。通過自我覺察,調整心態,可減少此類言語的發出。正如佛家所言:「心淨則國土淨。」內心平和,言語自然和善,命運亦隨之改善。



責任編輯:文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