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鋼解析中國經濟困境下的真相與危機(圖)

慢動作的金融危機


許成鋼
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許成鋼教授(免费图片 許成鋼提供)

【看中國2024年9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報導)近日,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在《不明白播客》中對於中國經濟困境下的真相與危機做出詳盡分析。他將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境稱為「慢動作的金融危機」,房地產市場、地方債務和銀行系統的危機都可能在未來幾年集中爆發。

經濟增長與稅收的矛盾

許成鋼在分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時,指出這一數據與財政稅收數據之間存在衝突。他表示:「財政稅收和財政收入分許多的項,幾乎所有的項的增長率都是負的。」全國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項目的收入均為負增長,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下降尤為顯著,甚至達到負的百分之十幾。

這一現象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趨勢背道而馳。許成鋼指出:「在過去三十幾年的高速經濟增長時期,稅收的收入增長率每年都超過GDP增長率。」稅收下降表明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與官方公布的數據不符,這也意味著政府對經濟的掌控力正在減弱。

稅收的負增長引發了對中國經濟實際情況的更多疑問。許成鋼進一步分析道:「當稅收收入變成負的時候,實際是因為經濟增長是負增長了。」結合這一點,他推斷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並非官方公布的正增長,而是負的2%到3%。

經濟增長的虛假表現可能掩蓋了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這種情況不僅僅反映在稅收數據中,還可以在微觀層面看到其他經濟指標的衰退,表明中國經濟面臨著全面性的下行壓力。財政收入的下降對各級政府的支出能力構成了極大挑戰,可能進一步削弱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能力。

「慢動作的金融危機」與房地產問題

許成鋼將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境稱為「慢動作的金融危機」,並指出其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存在相似之處。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如今已經成為導致經濟危機的主要導火索,背後的根源是債務問題。他解釋道:「中國今天遇到的房地產引起的重大危機背後也是債務。」

然而,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政府採取了大量干預措施,阻止金融危機的快速爆發。許成鋼指出:「我之所以叫它『慢動作的金融危機』,是因為有大量的政府直接介入。」他解釋說,中國政府通過行政手段、信息控制等方式,暫時避免了危機的急劇爆發,但這些干預手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政府的干預並沒有消除危機的潛在威脅,反而延緩了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許成鋼特別強調,在一個正常運作的市場經濟中,資不抵債的企業需要破產,以維持市場的健康運作。而中國政府通過阻止這些企業破產,實際上是在加劇經濟的惡化,進一步推動危機的擴散。

房地產行業不僅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還與眾多上下遊行業緊密相連。建築材料、家裝、金融服務等行業都依賴房地產的繁榮。當房地產市場出現萎縮時,整個產業鏈條都會受到衝擊,導致一系列企業和行業陷入困境。許成鋼指出:「房地產的衰退會直接影響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因為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佔中國GDP的比例約為30%。」

銀行系統也在房地產危機中受到了嚴重影響。房地產的崩盤不僅影響了購房者和開發商,還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構成了巨大壓力。許成鋼解釋道:「房地產市場下滑,所有相關的銀行資產都會下滑,而這些資產通常是作為貸款的抵押品。」銀行的壞賬風險急劇上升,可能引發更廣泛的金融系統性危機。這種隱憂已經在一些地方銀行顯現,多個省份的地方銀行已經被迫合併,以避免大規模擠兌和系統崩潰。

除了銀行系統的壓力,房地產泡沫破裂對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效應也有巨大影響。中國的中產階級普遍將大量財富投入房地產,當房價下跌時,他們的資產價值大幅縮水,導致消費信心下滑。許成鋼指出:「大部分中國中產階級的儲蓄都集中在房地產,當房價下跌時,他們就會減少消費,進一步加劇經濟的下行壓力。」這種財富效應的負面影響,使得本已脆弱的內需更加不足,進一步拖累中國整體經濟增長。

地方政府債務的隱患

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是中國經濟的另一大隱患,許成鋼指出,地方政府通過土地抵押貸款,向國有銀行借款的模式已經無法持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下滑,土地價值的下降使得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變得越來越沈重。許成鋼表示:「地方政府用它們擁有的土地做抵押,在國有銀行裡借出來的錢,現在已經難以為繼。」

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直接影響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導致地方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許成鋼補充道:「當房地產市場上升的時候,那好得很,這變成了債的價值,變成了銀行資產負債表裡的資產部分。」然而,當市場下行時,這些債務的價值大幅縮水,銀行的風險開始顯現。

他還特別指出,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情況尤其糟糕,房價已經下跌了50%以上。這不僅影響了地方政府的收入,還對整個國有銀行體系構成了巨大的壓力。許成鋼強調:「所有抵押貸款相關的那些銀行,它們的資產全往下降。」這種資產的迅速貶值,使得銀行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嚴重挑戰。

地方政府目前面臨的債務困境與其財政結構密切相關。政府無法再依靠賣地收入來維持財政平衡,同時高負債使得地方政府難以進行新的投資。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最終影響全國的經濟運行。

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困局

三中全會提出的稅收改革並未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許成鋼認為,提高地方政府的消費稅分成比例只能作為暫時的應對措施,無法從根本上緩解地方債務問題。他指出:「你讓地方政府去管財政,它們根本沒有能力把錢收回來。」

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長期依賴賣地,但現在土地收入銳減,財政困境雪上加霜。許成鋼解釋道:「過去的地方政府靠賣地、租地,現在出問題的就是土地。」隨著土地價值的下降,地方政府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導致它們無法再依賴土地財政來償還債務。

中央政府試圖通過稅收改革,讓地方政府自行解決債務問題,但這並不現實。許成鋼指出:「你要麼收稅,要麼就收費,總而言之你自己去得罪老百姓去,我不管了。」這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可能導致地方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矛盾加劇,進一步影響社會穩定。

地方政府在當前經濟模式下,已經沒有太多財務迴旋的餘地。即使地方政府通過收取更多的稅費來增加收入,這也會進一步壓縮民眾的消費能力,內需不足的問題將更加突出。許成鋼指出:「拚命地去擠老百姓,把稅跟費抓到地方政府手裡以後,中國的經濟內需怎麼樣?」

政府干預與市場經濟的未來

許成鋼認為,中國政府的行政干預雖然能暫時緩解金融危機的爆發,但這種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指出:「行政的辦法能夠暫時緩解問題,暫時讓問題不表現出來,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市場經濟有其自我調節的機制,而政府的過度干預則扭曲了這一機制。

在一個極權主義體制下,司法獨立和法治的缺失使得市場經濟無法正常運作。許成鋼強調:「市場經濟離不開法治,而法治的基礎是司法獨立。」在中國,司法獨立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市場的運行往往受到行政干預的制約,市場無法真正發揮其調節作用。

許成鋼進一步指出,中國的經濟困境已經類似於前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的經濟改革失敗。隨著行政手段的加碼,經濟的增長速度將越來越慢,最終可能陷入停滯。許成鋼警告道:「現在我們看到的中國實際上已經落到了蘇聯經濟80年代中的狀態了。」這一預測表明,中國經濟的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面對這一局面,中國政府似乎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許成鋼認為,政府的行政干預只會延緩問題的爆發,無法根本解決經濟危機。這種長期拖延的後果,將使中國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

許成鋼最後指出,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房地產市場、地方債務和銀行系統的危機都可能在未來幾年集中爆發,而政府的干預手段只能暫時緩解這些問題。最終,經濟改革的失敗將成為中國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