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上當不援助了 蔣介石仍反共到底(圖)


美國人從來沒有懷疑蔣委員長會半路妥協,想半路妥協的正是美國人,這就牽涉到珍珠港事件了。
中共對美國的宣傳,讓美國人上當了;馬歇爾來了以後,不援助了。(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抗戰以前很多事情,民間的宣傳啊,很難瞭解的。抗戰以後,誰是真抗戰,誰是假抗戰,馬上露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武漢會戰以後,日本找了德國駐華大使,要來和我們談和。他什麼條件呢。他們認為國民政府已經被打敗了,他們要以戰勝國的姿態,找德國人陶德曼來調停。德國人當時和我們的關係還是很好的。我們抗戰初期,德國顧問還在我們部隊。

日本提出的條件,就是抗戰以前的條件,所謂廣田三原則:第一個,承認滿洲國,第二我們共同來剿共,第三經濟合作。

蔣委員長很簡單,抗戰第一。蔣委員長和共產黨打了10年了,這個仇恨很深。但是這個時候抗日是最重要的,是全中華民族的事情。蔣很簡單,你日本人要和我講和可以,請恢復七七事變以前的態勢。換句話說,日本人你先退出武漢,退出南京,退出上海,退出北京,退出濟南,退出以後我們再來談。日本當然認為它是戰勝國,想讓蔣委員長投降,你等於倒過來叫他投降。

我們在上海打了三個月。上海戰役的戰略意義是什麼呢?第一個打出我們一個持久抗戰的信心。光在上海就打了三個月,那全國那麼大,打三年、三十年我們都可以打。第二呢,上海有租界。國際人士可以看到。原來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同日本打,大概打不了幾天。可是上海我們就打了三個月。國際社會認為蔣委員長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還是行,得到國際的同情。第三就是我講的,爭取了14個月的時間。我們把該遷到四川和雲南的遷過去。所以,把日本的三個月解決中國的戰略打破了。

蔣介石:寧敗而亡、不降而亡

郝柏村:可是汪精衛私自投降去了。所以我們抗戰期間,只有汪精衛是投降了。他跑到南京去成立了偽政府,作為日本的一個附庸,做了漢奸。

但是蔣委員長還是堅持抗戰到底。一直到民國33年,日本所謂一號作戰,那是打貴州。當時覺得重慶都非常危險了。美國的魏德邁建議蔣委員長把政府搬到昆明去,蔣委員長拒絕了。他說,重慶如果被日本人占領了,我就死在重慶。所以最後,日本人在貴州強弩之末,就退後了。

提出持久抗戰的蔣百里是中國近代史上最了不起的軍事學家,就是「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你講和」,就是要抗戰到底,這是蔣百里在民國26年提出的,就是1937年。過了一年,蔣百里就過世了。這是蔣百里很有名的一句話,那就是,「只要你不投降,不同他談判,我們就可以打下去。」當時的持久戰略和蔣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把我們一盤散沙、落後的、軍閥割據的局面能夠撐下來。

郝柏村:武漢放棄了以後,我們抗戰進入了第二期。這就是我們持久消耗。我不同你決戰了,不像在上海那麼拼,不拼了。但是我們在持久消耗的期間,我們還發動了1939年冬季攻勢。這個攻勢是有限的。但是這告訴日本人,從上海到武漢,這中間,我的損失都已經彌補好了,所以我又可以發動攻勢了。

第二個攻勢,當時的崑崙被關日本人占領了,我們在廣西,反攻崑崙關,把崑崙關打下來。這表示,我們雖然是抗戰已經到了第三年了,我們還可以攻下來敵人的陣地。這表示我們愈戰愈強。

另外我要特別強調,蔣委員長最重要的政策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要建設一個三民主義中華民國。所以他個人從來沒有軍閥思想。如果蔣委員長有這種軍閥思想,汪精衛的條件他可以接受啊。他接受,回到南京,至少還有個南宋的局面啊。但是他拒絕了。所以他能抗戰到底。這就是寧敗而亡,不降而亡。這是記錄上寫的很清楚的。

所以蔣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是我們八年抗戰勝利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抗戰是汪精衛領導的,那就投降了,中華民國變成了日本的一個附庸國。

因為我們堅持抗戰,到1943年,我們才同英國、美國簽訂了新的平等條約。我記得1943年元月,蔣委員長希望是元月一號,因為這個日子好記。結果美國人、英國人還是雞蛋裡面挑骨頭,拖了幾天,隨後是在1943年1月11日簽訂的平等新約。

記者:您怎麼看當時有些美國人,包括史迪威將軍,認為蔣委員長好像一邊抗日一邊剿共。

郝柏村:沒有這樣的事。美國人知道蔣委員長是堅持抗戰到底的。美國人從來沒有懷疑蔣委員長會半路妥協。想半路妥協的正是美國人。這就牽涉到珍珠港事件了。

珍珠港事件與美國參戰

記者:談談美國的角色,包括抗戰期間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蔣介石日記在珍珠港事件那一天,1941年12月7號,他是怎麼寫的?

郝柏村:歐戰爆發了,日本究竟是北進打蘇聯呢,還是打美國呢,還沒有決定。他要打蘇聯呢,需要同美國先妥協。當然這是內幕的信息,我不知道,當時日本派人到美國談判,答應羅斯福,只要美國不與日本為敵的話,日本可以在大陸停戰六個月。事先蔣委員長不知道這個事情。知道後,他很生氣,告訴羅斯福,如果你們妥協了,日本停戰,我不停戰。日本人也知道蔣委員長是不會妥協的。所以最後他們才發動珍珠港事變。如果美國同日本妥協了,那就不可能有珍珠港事變了。所以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是,蔣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決不屈服,才把它扭轉過來。

記者:珍珠港事變爆發,是否也整個扭轉了中國抗戰的局勢?

郝柏村:珍珠港事變之後,就是我們中華民國同美國、英國正式成為同盟國了。我們原來是靠自己的力量抗戰,打了四年。現在我們同美國、英國站在一條戰線上了。就在珍珠港事件之後,我們中華民國打了一個最漂亮的長沙會戰。那時候美國人在太平洋、菲律賓,英國人在馬來西亞,一路敗啊,但是我們中國在長沙第三次會戰,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這在抗戰歷史上有很重大的意義。

所以,今天所有中華民國的、全世界的中國人都要瞭解到,八年抗戰沒有蔣委員長領導,不可能勝利。

第二點,蔣委員長就是要貫徹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大一統的中華民國,他沒有偏安思想或者允許國家分裂。雖然1949年政府移到臺灣來了,但是他還是要光復大陸,他還是要以三民主義來統一中國。最初是軍事反共了,最後蔣經國改了,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以自由、民主、均富來統一中國。我們有了九二共識以後,堅持的就是,我們主張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但是我們從來不同意一國兩制。

蔣介石贏了戰爭、輸掉國家?

記者:您曾經擔任蔣介石的侍衛長,應該比較瞭解他的心境,這場戰爭其實是改變了他的一生,很多人認為他贏了戰爭,卻輸掉國家。

郝柏村:他當然有錯誤,但是美國人也有錯誤,誤認蔣委員長是個獨裁者,或者是因為中共對美國的宣傳,讓美國人上當了。而蘇聯全力地支持毛澤東。美國馬歇爾來了以後,他不援助我們了。當然這還有其他的原因。

蔣委員長一生最大的錯誤與失敗就是把大陸丟了,但是縱然是大陸丟了,他也沒有放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也就是以自由、民主、均富、統一中國的思想。所以他說先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今天我們在臺灣所建的不是照著教條建的,但是大的方向上,國際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經濟地位平等,我們這是完全站在全中華民族的立場決定政策的。這是他堅定不移的意志。他從來沒說是在臺灣偏安。

所以1949年美國人發表白皮書的時候,他沒有動搖反共到底的決心。他到臺灣來,不是為了到臺灣能夠終老就算了的。我們今天在大陸的年輕世代,和臺灣的年輕世代必須要瞭解這一點。

現在抗戰的歷史被扭曲,大陸說抗戰是毛澤東領導的,那既然是毛澤東領導的,開羅會議為什麼不是毛澤東去呢?為什麼最後受降的是何應欽呢?為什麼不是朱德來受降呢?所以這是很明顯的。總之一句話,對日抗戰是我們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歷時最久、犧牲最大,但也是成果最輝煌的一次戰爭。



責任編輯:傅龍山 来源:穿越1945——紀念抗戰勝利70年訪談紀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