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日光「晒背」最好,可以補督脈陽氣尤其對腦、髓、腎精虧虛的情況有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一些朋友由於平時不注意補充陽氣,即使戶外烈日炎炎,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冷颼颼」,這很可能是陽虛體質。俗話說「人活一口氣」,這一口氣其實就是陽氣,而陽虛就提示我們身體中的陽氣不足了。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陽氣就是生命的根本。《黃帝內經》講: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陽氣充足,才能像一面盾牌一樣保護我們不受外邪的侵襲。同時,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氣充足,臟腑機能強,氣血充足,人也不容易得病。補陽氣,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誤區一:只補不改
陽虛竟然會引發這麼多身體問題,很多人恨不得一週就把陽氣補足了。但是,要先捋清一個思路,如果你在一邊補,一邊消耗,補陽氣就成了原地踏步。陽氣的消耗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係,這些行為都會損耗你的陽氣,如果想補充陽氣,首先想的辦法就是改習慣。
誤區2:只陽不陰
很多朋友認為,補陽只需要吸納陽氣就完了。實際上陰陽是一體的,兩者可以互相轉化,所以沒有絕對的陽虛。一般來講陽虛是在陰虛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比如晚上不睡,身體就無法通過睡眠滋補陰液,白天不起,人又無法跟隨太陽升發陽氣。同時,因為陰陽是制衡的關係,一方強,就無法固攝另一方,日久必然成陰陽兩虛。所以,補陽也不能忘了補陰。
補陽氣,到底怎麼補?
①最簡單-晒背
中醫認為人體的前為陰,後為陽,人體背部屬陽中陽,行於背部的督脈是陽脈之海,主持一身之陽氣。所以古人認為日光「晒背」最好,可以補督脈陽氣尤其對腦、髓、腎精虧虛的情況有益。另外,孫思邈曾說太陽是真火,能溫通百脈,陽火專往陰寒處鑽,祛除寒濕,利五臟六腑。
虛寒體質、寒濕內盛,經常便溏腹瀉、四肢寒涼怕冷者,借早上8-9點的太陽,或下午3點以後的陽光晒背,20分鐘左右即可。
②最廣泛-艾灸
艾灸主要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升陽舉陷、拔毒泄熱,防病保健、雙向調節等作用。艾火連續的燃燒,能使溫熱之氣由孔穴傳達經絡,臟腑相互聯繫,十二經脈循行全身,經過艾灸的火攻,能強壯人的陽氣,補益人的真陰。我們可以針對這4個穴位施灸。
③最有效-運動
「動能生陽」,運動是提振陽氣非常好的一種方式。但陽氣虛的人一般不願意大幅度運動。那麼,可以選擇八部金剛功、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養生功法,這些功法不但能強身,還能補氣,氣為陽,補氣也就是為陽氣增加動力。
④最生活-飲食
飲食能夠幫助我們補陽氣,而吃一些甘溫食物,可以溫補心陽、腎陽、脾陽,這三個臟腑可以說是陽氣升發的「發動機」。《金匱要略》當中記載溫補藥膳為當歸生薑羊肉湯,更適合秋冬來喝。三伏內如果是陽虛很重的朋友不妨在中午11點之前,喝完一杯姜棗茶。
薑是助陽之品,乾薑能溫中回陽,張仲景是用乾薑的能手,在《傷寒論》當中,收載藥方113首,用乾薑的配方就有20多張。姜棗茶可以升發陽氣,把寒氣從身體中逼出,補陽而不傷陰,同時還能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