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期待已久的中共三中全會延後深層原因(圖)

發表:2024-06-27 19: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6月27日,習近平為首的北京當局決定,將於7月15日至7月18日召開中共20屆三中全會。
6月27日,習近平為首的北京當局決定,將於7月15日至7月18日召開中共20屆三中全會。(圖片來源: Pedro Pardo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綜合報導)北京當局今日決定,將於7月15日至7月18日召開已經延後了大半年的中共20屆三中全會。英國媒體評論分析了此次中共20屆三中全會延後的深層原因與背景。

北京當局決定召開20屆三中全會日期

中共官媒新華社報道,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會議,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身分主持會議。此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會後的文件將交給中共20屆三中全會審議。

最終,會議決定,中共20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日期是7月15日至7月18日。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終於決定在7月15日至7月18日期間召開三中全會。由於鄧小平為核心召開的中共11屆三中全會曾引發中國經濟轉型,啟動了所謂「經濟改革」並向私人和外資開放經濟。通常情況下,中共每一屆三中全會在全國黨代表大會選出新的中央領導人後次年秋季舉行,因此,中共20屆三中全會召開日期比外界預期的要晚很多。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說:「大多數分析師認為,(三中全會)延後這麼長時間表明,在如何解決中國國內需求疲軟、房地產行業迅速萎縮、貿易衝突惡化和債務飆升等問題上缺乏共識。我最好的猜測是,三中全會將提出解決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債務重組或重新配置以及家庭消費疲軟問題的措施。」

佩蒂斯稱「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棘手性,在不損害經濟其它部分的情況下,北京當局快速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方法是一次性增加政府債務。我認為,我們不應對下個月的三中全會提出的任何擬議措施持有非常樂觀的態度。」

公布金融改革與貨幣政策方向為三中全會定調

政治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報導,今年6月19日至6月20日在上海舉行了的陸家嘴論壇(Lujiazui Forum)上,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重申了北京當局支持性貨幣政策的承諾,同時明確不會採取西方式的量化寬鬆政策。他強調了北京當局會採取漸進的方法,將債券購買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這使北京當局貨幣政策與全球央行的做法更緊密結合起來,從基於數量的監管轉向基於價格的監管。

潘功勝建議進行潛在的利率改革,旨在優先考慮單一短期利率來引導市場,從而減少對一年期政策利率的依賴;暗示將擴大貨幣政策工具箱。市場預期他的工具包括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然而,投資者信心仍然脆弱,部分原因是監管的不確定性和房地產市場持續的困境。

此次陸家嘴論壇是中共證監會主席吳清履新後首次亮相,他強調支持「硬科技」和培養耐心資本,並宣布證監會改革目標是優化一級市場定價機制、支持併購、增加研發經費。

吳清提及嚴格監管,打擊欺詐性上市和會計問題,也公布了「科創板八項措施」。目的是為了優化股票和債務融資體系,建立融資併購「快速通道」,提高再融資審核效率。為了增強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吳清鼓勵股市派息和回購的舉措,此舉呼應了中共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發展的9點意見。中國要吸引中長期資本進入市場,改善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鏈。

儘管吳清發表了令人鼓舞的講話,但中國技術創新與資本市場的對接依舊面臨著巨大挑戰。維持技術創新的關鍵因素是培養耐心資本,注重長期收益而不是快速利潤。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延後深層原因 黨內之爭還是經濟動蕩

英國BBC新聞報道,依照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共的慣例,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會立即召開一中全會,主要議題是確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選等。次年春季中共「全國兩會」之前召開二中全會,確認全國人大、政協和中央級別的領導人選。隨後秋季就會召開有關經濟重大決策的三中全會。

中共二十大之後,外界普遍認為,身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第三個任期內已經打破了這些慣例。

在接受採訪時,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說:「我認為市場不應過度解讀延遲。」因為中共20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依然符合中共《黨章》規定平均1年內至少召開1次全會的要求,所以今年召開三中全會的時間沒有什麼大問題。在中國經濟這樣一個動蕩的時期,北京當局慎重考慮召開一次重點討論未來5年至10年的經濟重大政策方向會議,也是情理之中。

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師亞歷山大·戴維(Alexander Davey)稱,對於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來說,於去年相比,今年召開三中全會的時機是更好的選舉。在習近平開始他第3任期的時候,中國經濟遭受COVID-19疫情的嚴重衝擊,這對他來說十分不利。當習近平在中共高層的權勢得到了鞏固之後,他能夠等待召開三中全會合適的時機,前提是只有在中國經濟環境好轉之際。這或許能為習近平等中共高層決策者贏得一些時間,從而為中國經濟制定新的政策方向。

與此同時,戴維也指出了北京當局面臨的矛盾心態。中共控制的北京當局期望能增加中國民眾能夠從所謂的「改革」中受益,這意味著政府可以從民眾獲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北京當局以全國之力進行創新,試圖突破特定的科學技術瓶頸,令北京在中美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那麼,諸如中國土地、戶口和房產稅等社會發展改革的優先級別被挪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Bert Hofman)稱:「很長時間以來,問題在於是否有必要,(中共)領導層的一些人可能認為,我們過得不錯,沒必要進行改革,只需要一些修補。」可能是直到最近,中共高層領導人認為是時候需要召開三中全會了,因為19屆三中全會沒有制定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政策,即北京當局已經10年沒有推出重大的經濟政策。

郝福滿說:「然後就是需要改什麼的問題看,需求的問題、結構的問題,還是其他什麼。這個過程應該發生了一些爭論,然後當宣布三中全會召開時間之前,(北京當局)應該是形成了某種共識。」

郝福滿也表示,在北京當局治下,中國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是十分困難的。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認為,推遲召開三中全會的原因可能是:北京當局需要更多的時間針對未來的經濟政策方向達成共識。尤其自去年以來,穩定增長和經濟向新的生產要素轉型得到北京當局的重視。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