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耗盡的時間點可能要提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5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據中國社科院此前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於2035年耗盡。不過,中國經濟前景不佳、人口少子化和快速老齡化、年輕人退出社保等因素,導致養老金耗盡的時間點可能要提前。
中國養老金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
中國經濟滑坡正在對養老基金造成衝擊,根據國際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持續低迷、甚至很可能惡化。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人口少子化的威脅。目前中國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正在萎縮和老齡化。
中國的養老金體系曾經是雙軌制,公務員早前不需要繳納養老金,但是退休的時候會領取比普通工人高得多的養老資金,後來雖然並軌,但在壓力之下,中國的養老金體系已變得支離破碎。
在養老這個問題上,日本經常被當作典型例子。但是在中國,這場危機涉及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將有3億人退休,這將給正在萎縮的適齡就業群體帶來巨大壓力。目前已有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超負荷工作,過著「996的生活」--從早9點工作到晚9點,每週工作六天。這導致年輕人理想破滅、精疲力竭。
中國頂級政府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於2035年耗盡。但是,多種因素疊加,這個時間點可能要提前了。
目前,中國養老金體系如今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第二支柱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計畫。後兩者是非強制性的,可選可不選。中國的經濟低迷正在削弱人們為可選項目付費的能力。
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最近表示,延長退休年齡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產力。即使實施了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韓國和日本的例子也表明,由於需要兼顧勞動力供應、代際收入差異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確切影響等因素,也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
《華爾街日報》5月29日的報導認為,中國養老金體系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鮮有專家看到出路: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2021年破滅,目前房價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種情況正在壓垮那些幾年前購房的人,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拖累。根據政府統計數據,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財富與房產有關,房產約佔家庭財富的70%。房價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將令已經購買房產價值縮水,但困擾人們的並不是近期的財務前景。而是中國養老金體系未來的健康狀況,該體系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
特別是「清零」防疫政策放鬆之後,中國民眾無更多資金消費,在實施刺激政策時,北京當局的計畫幾乎總是針對基礎設施等供給側,忽視了對家庭的直接支持,也忽視了促進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國龐大消費階層的崛起。
「加強養老金制度從長期來看肯定會促進消費,但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這是因為加強養老金制度需要經過多年的檢驗,才能使其可信度達到足以改變實際消費行為的程度。」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Michael Pettis表示。
瑞銀投資研究(UBS Investment Research)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兼亞洲經濟主管汪濤對此表示贊同,她表示,政府需要向民眾敞開錢袋子,以刺激消費。
汪濤說:「這些措施能幫助增強人們對未來的信心,降低儲蓄率,從而促進消費。」
普惠式基礎養老金制度遭熱議
「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建議建立普惠式基礎養老金制度,以期讓未工作過、未繳納過社保,不能享受基本養老保障年滿65歲的老年人群都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建議的設想是以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依據來實施,並根據該標準的變動來調整普惠式基礎養老金的額度,且鼓勵經濟發達地區在最低標準上適度加碼。至於已經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或居民養老保險、但養老金偏低的老年人,則可以適當提高其基礎養老金金額。
中國民眾有所質疑,表示資金來源需要搞清楚,難道提高年輕人社保基數或是降低哪個群體的退休金?
在臺北的龍華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賴榮偉專精中國研究,他此前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若實施「普惠式養老金制度」,將沒有工作、沒有納保的人都概括照顧的話,等於回到60、70年代的計畫經濟,人民吃大鍋飯的共產制,就會失去工作誘因,進而導致國家生產力低落且沒效率。
賴榮偉表示,效果恐遭扭曲,因為中國的競爭太激烈,導致很多人開始「躺平」,若再施行普發養老金,恐更進一步降低他們的工作意願,因為一旦不用付出勞力、也有錢領的話,大城市的勞動人口可能移往鄉鎮居住,過著最低限度的生活。
賴榮偉表示,普惠式基礎養老金制度如果是財政盈餘的發達地區先行,但欠發達地區則建議中央財政支持,這恐引發各省財政競爭的難題,因為經濟發達省份繳稅多,收到中央的財政補助卻偏少,若再撥發養老金,恐加重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對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此外,富有省份上繳中央的稅收,若被用來補助貧窮省份的養老金,社會也恐反彈。「富省繳的錢拿去補助那些窮省的人,你要把年輕人賺錢、納稅所繳的錢,去補助那些過去都沒有工作的老人家,財政分配的問題就出來了,它會造成整個制度上的扭曲、富人跟窮人的矛盾、年輕人跟老人家的矛盾。」
中國老年撫養比連續17年上升
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月1日舉行的2023年全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司長侯俊明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接近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2023)》,中國60歲以上人口2.8億,假設其中有1.5億人是城鎮戶藉以及平均每月2000元養老金。在靜態支出的情況下,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也支撐不到20個月。並且,從2022年開始,每年新增至少2000萬退休人口,而繳納社保的人數卻不斷下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3)》發布研究報告,統計年鑑顯示,2014年以來,中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第九年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是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由此帶來老年撫養比的持續提升。
統計年鑑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到20978萬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4.9%,老年撫養比達到21.8%(老年撫養比=老年人口數量/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這使中國總撫養比也持續提升,達到46.6%(總撫養比=少兒撫養比老年人口數量/勞動年齡人口數量)。2010年,中國總撫養比僅為34.2%,目前已經向50%接近。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一般把人口總撫養比低於50%的階段稱為人口紅利期,目前中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深,與之相對應的是各地的人口增速出現明顯的差別。最近數年,以戶籍人口老齡化率在2022年底達到36.8%的上海為代表,大城市的老齡化進入「深水區」。這些城市通過降低落戶和購房門檻,不斷吸引年輕勞動力進入。
中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從國際慣例來看,社會進入老齡化的標誌是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0%、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7%,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4%即為深度老齡化社會,佔比超過20%則為超級老齡化社會。
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的年度經濟數據。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人口的21.1%,65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人口的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