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4月18日訊】最近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訪華時反覆提及,中國的「產能過剩」正影響美國工人和企業。
中國「產能過剩」的根源,耶倫認為是中國政府的產業補貼。中國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暉認為是「低人權優勢」,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姚洋認為是中國「過高的儲蓄率」。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的內需不足。
產能過剩起因內需不足
2018-2022年這五年,中國的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平均只有54.7%(其中居民消費佔GDP的38.2%),遠低於美國的82.4%(居民消費佔68.1%),也低於歐盟的73.5%(居民消費佔52.2%)。就連文化和制度與中國類似的越南也有65.5%(居民消費佔56%)。
以汽車為例,2023年中國生產3016萬輛,國內外共銷售3009萬輛,其中出口522萬輛。如果中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例能從38%提高到50%-60%的國際水平,那麼國內市場就足以消化產量,不存在產能過剩。
由於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因此美國可以容納一定的貿易逆差,而其他國家則需要貿易大致平衡。2015-2022年,貨物出口與進口之比,美國為63%,拉美為99%,歐盟為104%,而中國卻高達126%。
中國巨額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美國,比如2018年有92%來自美國,2023年依然有41%來自美國。2001-2023年中國向美國出口是從美國進口的4倍,而其他國家作為整體向美國出口只是從美國進口的1.4倍。中國如此大的經濟體量,如此嚴重的貿易不平衡,嚴重扭曲了國際貿易體系,尤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最大。
美國製造業出口佔世界比例在1971-2000年穩定在13%,製造業從業人員穩定在1770萬左右。但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在中國廉價產品的衝擊下,美國製造業出現雪崩,從業人員銳減到2010年的1150萬,出口佔世界比例下降到2022年的6%,而今年中國「兩會」的主題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會加劇產能過剩,會碾壓式摧毀美國很多產業(比如汽車產業)。在這種背景下,耶倫這次訪華反覆要求中國管控產能過剩。
內需不足皆因居民可支配收入太低
中國的內需不足又是因為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太低。有兩種統計居民收入的指標:一種是資金流量表中的住戶部門可支配總收入,屬於「自上而下」宏觀收入分配核算的範疇;另一種是住戶調查中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屬於「自下而上」微觀收入統計的範疇。
以2021年為例,《中國統計年鑑-2023》的《表3-15資金流量表》顯示住戶部門的可支配總收入為68.2萬億元,佔國民可支配總收入114.2萬億元的59.7%,而國際社會佔80%以上。而根據《表6-1全國居民人均收支情況》,全國居民人均收入為35,128元,中位數更是只有29,975元,分別只是81,370元人均GDP的43.2%、36.8%,而國際社會佔60%-70%。二者的差別,一方面,是因為資金流量表包含了固定資產折舊,並且高估了勞動收入份額,從而嚴重高估了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是因為住戶調查不包含固定資產折舊,是淨收入的概念,並且可能未能取得對高收入群體的有效抽樣。
這種統計差別在其他國家也存在。無論是用哪種標準,中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都過低。但是很多經濟學家和官員卻將兩種方法的數據混淆,將中國資金流量表的數據與國際社會的住戶調查數據相比,誤以為中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國際社會類似,從而否定中國出現產能過剩,或者將產能過剩歸因於儲蓄率過高。
中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與居民消費佔GDP的比例直線強正相關,這種相關性見於全國1978年到2022年的縱向比較,也見於2018-2022年各省的橫向比較。
居民可支配收入太低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
願意為孩子花錢是父母的生物學本能。0-14歲兒童佔總人口的比例與居民消費呈正相關,而15-64歲勞動力佔比則相反。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中國0-14歲兒童佔比從1982年的33%降到2023年的13%,從而導致15-64歲勞動力佔比從62%提高到2004-2023年的72-75%,而國際社會佔64-66%。相對於內需市場,中國「額外過剩」了上億勞動力,靠出口提供就業,這是不利於中國的經濟安全的。中美貿易戰後,中國產品佔美國進口的比例從2017年的21.6%降至2023年的13.9%,也導致中國的就業難,尤其是青年失業率攀升。
由於家庭規模縮小減少了家庭剛需,加上勞動力「額外過剩」,造成了所謂的「低人權優勢」,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從1982年的62%(國際正常標準)降至現在的43%。由於居民可支配收入佔比太少,政府掌握太多資源,因此中國政府有能力進行產業補貼。
獨生子女的家長擔心養老,於是減少消費、存錢養老。與此同時,政府、企業和富人也保持著高儲蓄率。因此,2018-2022年中國的儲蓄率高達45%(從而加劇了產能過剩),而除中國外的世界作為整體只有23%,歐盟、美國分別只有25%、19%。
2009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二十一世紀》發表題為《獨生子女政策與中國發展模式的困局》的論文,指出中國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將導致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將爆發中美貿易戰。我當時建議停止計畫生育,將經濟從依賴出口轉向依賴內需,但中國當局卻不採納。
由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只佔GDP的43%,使得主流家庭連養一個孩子都有困難,加上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因此單獨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全部破產。可以說,中國是以斷子絕孫的慘重代價摧毀了美國等國的製造業,對兩國是雙輸。
結論:中國必須將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提高到60-70%的正常水平,才能提升生育率、發展內需、改善與美國等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