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稱春分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圖片來源:Pexels)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人又稱之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今年的春分將於3月20日降臨。
春分一到,代表這時候的太陽直射赤道,跟南北極的距離相等,因此南、北半球的日照時間都是12小時。因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因此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換言之,春分標誌著春天已經行到一半。當然,我們說的是北半球。過了春分這天,白天將會越來越長,夜晚則越來越短。
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寫道:「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把春分三候分為:「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是指春分日過後,燕子從南方飛了來;下雨天,空中開始打雷,並開始發出閃電。
接下來就一起來瞭解春分的重要民俗吧!
一、古代帝王拜神祭日
古代的天子會在春分舉行「祭日」儀式,在秋分舉行「祭月」儀式。清代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中有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因為「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可「得陰陽之義」,所以才選擇分別在春分與秋分進行祭日、祭月。這一傳統習俗延續了數千年,直至民國。
那麼,帝王會在哪裡祭日呢?《禮記》有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祭日的壇喚為「日壇」或「朝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在北京朝陽區。明、清兩代的皇帝一到春分,就會親自登壇祭祀大明神(太陽)。
不過,日壇建成時,原本是使用紅色琉璃磚砌成壇面,藉此象徵大明神,但到了清代卻被改成使用方磚來鋪排。
雖然祭日比不上祭天與祭地的典禮盛大,但儀式也甚是隆重。現今的日壇失去了祭日敬神的功效,變成一座供民眾休閒娛樂的公園。
另外,由於在此期間會先後碰上觀世音菩薩(二月十九日)、開漳聖王(二月十五日)與三山國王(二月二十五日)的誕辰,因此一些宗教信仰者會選擇在此期間去參拜。
開漳聖王又稱為「陳聖王」,據說是開闢漳洲有功的唐代武進士陳元光於逝後成為了漳洲的守護神,受到臺灣漳州籍人士的信奉;三山國王則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內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信徒大多是客籍人士。
二、春祭
現代大多數人會選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掃墓祭祖,但古人往往從春分開始祭祖。春分的祭祖又稱為「春祭」。
屆時家族成員全都動起來,以舉行隆重儀式。之所以如此,有說法稱古人往往家族人口眾多,所以會提早一些祭拜;另一說法稱清明節後,墓門會關上,導致祖先再也無法受後人拜祭,當然也無法享受供品,因此得提早祭祖。
當掃墓開始時,全家族成員或是全村的人都會出動。可想而知,祭祖的規模是非常龐大的,隊伍人數往往多達幾百甚至是上千人。一開始的祭拜儀式為開基祖和遠祖掃墓,接著才會分房掃祭各房祖先的墳墓,最後各家再接著掃祭家庭私墓。
三、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因為春分的日夜均長、陰陽等分,因此被認為正處在力相對平衡的狀態,立蛋較易成功,但另有人認為立蛋是跟地球引力及手的穩定度相關。
所以,每年一到春分這日,多地就會繼續傳承著「豎蛋」習俗。「春分到,蛋兒俏」即是說到這一習俗。
實際上,不論哪一種說法,民間都認為在春分這天立蛋,能招來好運。另有民俗家表示,春季降臨,萬物躁動,立蛋這一習俗是在提醒民眾須時時保持心平氣和。
四、吃春菜
古人認為,「春分吃春菜」。所以,每到春分這天,許多民眾會前往田野間摘採春菜。所謂的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又稱為「春碧蒿」。
民眾會將採回來的春菜,拿來跟魚片「滾湯」,並名為「春湯」。民間即有流傳相關俗語:「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五、放風箏
古人認為,陽氣在春分期間逐漸上升,乾淨的氣增長,加上這時的空氣流通,不會颳起強風,非常適合外出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放風箏。
六、送春牛
農耕社會中時常見到口說吉祥話的「春官」,他們多半是擅唱之人。春分期間,這些春官便會在紅紙或黃紙上頭,畫出二十四節氣及農夫耕田等圖案,接著再將這些「春牛圖」送到他人家中。每到一戶人家,春官便會見景生情,看見甚麼,就口說哪一類的好話,就這樣說到主人開心得出面打賞為止。這種討個新春好彩頭,即是所謂的「送春牛」,至於春官隨口說出且句句動聽的吉祥話,就是俗稱的「說春」。
七、賞蘭花
對臺灣人而言,春分正是「國蘭」盛開的季節,國蘭又稱為「報歲蘭」,每年從新年期間開始綻放,春分期間則是最盛之際,因此往往吸引眾多風雅人士前往賞蘭。
八、採煉雲母石
春分被道家視為採煉雲母石的最佳時節。《遵生八牋‧卷三》即有相關記載:「春分宜採雲母石煉之,用礬石或百草上露水,或五月茅屋滴下檐水,俱可煉,久服延年。」
另外,傳說春分子夜,東北方的天空中會顯現黑、青、黃的三色雲。據說這三色雲是太微天帝君所乘駕的「三素雲」,但凡親眼所見的人都會獲得上天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