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為人正直,是歷史上著名的好官。圖右為杭州鳳凰山月岩蔡襄書「光影中天」。(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北宋書法「四大家」原為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其中,才子蔡京的書法獲得極高評價,為何後世卻將他除名,換成了蔡襄?
蔡京任宰相十餘年,貪婪斂財,販賣官職,導致民怨沸騰、朝政敗壞。《宋史》將他列入《奸臣傳》,民間亦稱他為「六賊之首」。惑主專權的蔡京最終淪落潭州,遭當地百姓拒售食物而餓死。蔡京的書法「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的確不俗。但書法背後透露著人品密碼,帶有邪氣、陰暗氣息的作品終究不被青睞。那麼,蔡襄又是怎樣的人,書法水準如何呢?
蔡襄為人正直 盡忠職守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專家。19歲即以開封鄉試第一名考取進士,為人正直,不懼權勢。執法不阿,是歷史上著名的好官。宋仁宗讚譽:「君謨精吏事,京府無冤獄。」世人亦稱讚他為「端人正士」,諡曰忠惠。
景祐三年(1036年),吏部員外郎范仲淹因彈劾宰相呂夷簡而被貶。余靖、尹洙、歐陽脩為其仗義執言也受牽連流放,一眾賢臣被誣「朋黨」。當時年僅25歲的蔡襄不平則鳴,作〈四賢一不肖〉詩,讚揚范仲淹等人為「四賢」,諫官高若訥為「一不肖」,大快人心。百姓爭相傳抄,甚至有契丹使者購買詩作刊本,回國後張貼於幽州館內供人欣賞。
宋仁宗任命蔡襄為起草詔令的知制誥。有一次,3位御史向皇帝議論大臣梁適,仁宗遂下詔欲貶梁適,命蔡襄寫詔書。蔡襄覺得這不是在庭上公開議論、彈劾,而是私下和皇上告狀就下詔要貶謫,並不合理,於是拒絕寫詔書。此後,每遇類似這種不正當的解職情況,蔡襄都不配合寫詔書。結果仁宗皇帝不但沒治蔡襄的罪,竟還加官於他,並賜給蔡襄母親冠帔,以表彰她生了一個盡忠職守的好兒子。
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溝通南北交通,跨海而渡,長達360丈的「萬安橋」(洛陽橋)工程。橋建成後,化險渡為通途,萬民歡騰,百姓「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此橋被稱為「天下第一橋」,蔡襄作〈萬安橋記〉記錄建橋情況,並刻石立碑,將建橋者姓名銘刻其上,卻沒有鐫刻自己的名字。
書法本朝第一 端莊自然
蔡襄博學多才,書法端莊秀美、流暢自然。圖為〈離都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蔡襄博學多才,書法端莊秀美、流暢自然。作品以楷書、行書居多,主要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自成一體。當時即被評為「本朝第一」。蘇軾曰:「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歐陽脩讚:「君謨(書法)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蔡襄〈臨鍾繇帖卷〉富古人法度,清瘦圓勁,筆勢飄逸。(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澄心堂帖〉端嚴而不刻,溫厚而不犯。(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蔡襄流傳於世的墨跡有〈謝賜御書詩〉、〈臨鍾繇帖卷〉、〈澄心堂帖〉、〈陶生帖〉、〈扈從帖〉、〈遠蒙帖〉、〈離都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蔡襄〈臨鍾繇帖卷〉富古人法度,清瘦圓勁,筆勢飄逸。晚期作品〈澄心堂帖〉結體似楷,而運筆如行書,端嚴而不刻,溫厚而不犯。
韓琦曾請蔡襄寫一篇歐陽脩為其所做的〈晝錦堂記〉。蔡襄非常敬重韓琦,故先將每個字單獨書寫幾十次,再選擇其中寫最好的字來拼合,故所書〈晝錦堂記〉又稱「百衲碑」,從中可以看出蔡襄行事慎重嚴謹的態度。
茶道造詣精深 創小龍團
蔡襄嗜茶,對茶葉相當有研究。任福建轉運使時,負責監製貢茶,創製了聞名的「小龍團」茶。還著《茶錄》上、下兩篇,上篇論茶,下篇論器(茶具),是繼陸羽《茶經》後影響力最大的論茶專著。
有一次歐陽脩請蔡襄為他的書寫序。寫好後為了答謝蔡襄,就精心挑選數樣禮物致贈,包括鼠鬚筆、青銅筆架、大小龍團茶、惠山泉水。蔡襄非常高興:「歐公所贈之物清雅不俗,深得我意。」
蔡襄留了一把很漂亮的長鬍鬚,有「美髯公」之稱。關於他的鬍鬚,還留下一則有趣的軼事。
某一日,宋仁宗忽然好奇的問他:「卿髯甚美,長夜覆之於衾下乎?將置之於外乎?」蔡襄一聽楞住了,無言以對。晚上要就寢時,反覆思考著宋仁宗的問題,究竟他睡覺時是將鬍鬚放在棉被裡面,還是放在棉被外面?他想來想去,放來放去,無所適從,竟然一夜輾轉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