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中共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的空軍航空兵開放日期間在天空進行表演。(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共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中宣稱,中國不會落入別人所設下的台海戰爭「陷阱」,中國會以最符合中華民族利益的形式完成統一。外界評論指出,中國外有民主長城圍堵,內有經濟不佳的隱憂,崔天凱的說法反映出當前北京在臺灣問題上,一定程度上存有「避戰」的心態。也有專家指,「談談打打、打打談談」是中共慣用手法,不足為奇。
台海局勢近年來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臺灣問題更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崔天凱1月25日出席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舉辦的研討會時宣稱「有人」在台海設下戰爭陷阱,「我們不會掉入有些人給我們設下的陷阱。他們提供軍援,為代理人戰爭提供武器,導致中國人殺中國人,我們不會掉進那種陷阱。」
崔天凱聲稱,中國終將實現統一,但中方希望以最符合包括兩岸中華民族利益的方式來實現統一。不過他最後也補充說,如有必要,仍將通過武力將臺灣置於中國控制之下。
美國之音報導稱,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從未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的選項,但是會視大環境的變化強化或淡化「武統」的論調。觀察近期中共高層的一些發言,北京顯然認識到還不足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貿然動武反而可能後患無窮,「和統」仍是其優先選項。
臺灣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表示,「崔天凱提到的不掉入陷阱,顯示中國認為有外部勢力試圖通過軍事手段挑起台海衝突,而中國則試圖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這種言論透露出避戰的意味。」
陳文甲說,由於當前共軍內部弊端叢生,貪腐案件層出不窮,忠誠問題一再出現,整體軍事作戰能力備受質疑;另外從美軍及其同盟不斷加大第一島鏈的軍事部署來看,共軍拒止/反介入外軍馳援台海的能力明顯不足。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俄烏戰爭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於台海兩岸,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菲律賓也和臺灣一樣選擇站隊美國,進而形成地緣政治的民主長城圍堵中國和俄羅斯,因此,中國若選擇此刻對臺動武,付出的成本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路線傾左,加劇外商撤離,也造成經濟發展遇到瓶頸。而經濟問題又會連動到政治維穩,中共一旦貿然開戰未迅速取得成果,恐後患無窮。
蘇紫雲分析,北京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已經有計畫性的轉向戰略守勢,但還是維持戰術攻勢。從戰略上而言,新任國防部長由海軍出身的董軍出任,而傳統上海軍又有外交軍種的任務,不難看出中共和外界對談的意願有所提升;至於戰術攻勢指的則是持續對臺灣進行灰色地帶騷擾行動。
蘇紫雲說,中共雖然不會即刻對臺灣動武,但未來會更積極借由戰機越過台海中線、空飄氣球越過臺灣本島等行動,或是更新穎卻又不至於進入戰爭狀態的作為,進一步深化北京擁有臺灣主權的宣示。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莊嘉穎則認為,崔天凱雖然稱北京沒有意願開戰,可是在台海,甚至是南中國海、東中國海,持續展示武力的一方卻都是共軍,菲律賓和日本都深受其擾。莊嘉穎指出,中共一面宣稱希望和平,但是另一面又使出灰色地帶戰術,一步一步擴張其影響力,「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向來都是中共的作法。」
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先前評估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攻臺。對此,陳文甲分析,北京可能認為隨著時間推移,經濟和社會層面的融合將逐漸增強兩岸關係,從而創造更有利於和平統一的條件。但是考慮到臺灣內部對於身份認同和未來方向的多元觀點,以及美國對臺灣問題的關注和立場改變,這一過程仍充滿不確定性。
蘇紫雲則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威權國家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但最終仍難逃垮臺的命運。民主國家雖然效率較低,但民主具有自我修復的機制,長遠來看反而更容易存活下來。蘇紫雲說,現在臺灣的責任就是充實軍備,強化自身實力以嚇阻中共發動軍事行動的企圖,並和盟邦保持良好聯繫,時間自然就會站在臺灣這一邊。
據了解,黃曆新年,中共仍持續派遣共機、共艦、空飄氣球擾臺。國防部14日指出,下午1時起陸續偵獲14架次共機出海活動,其中9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侵擾臺灣周邊空域,並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軍聞社報導,近年來中共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侵擾,應對共軍機艦繞臺與遠海長航訓練,已成為國軍常態性任務,位處東部第一線的空軍第五聯隊官兵時刻保持警覺,針對任何侵犯臺灣空域的行為,他們駕駛F-16V戰機升空,快速採取反應,確保領空安全。此外,擔負地區防空作戰重任的防空導彈部隊也時刻保持高度警戒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