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2月5日訊】再過不到一週的時間,國人們就要迎來龍年的新春佳節了。
而與過去的新年節日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國內各種農產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價格變化不大,人們似乎不用擔心節前物價會大幅上漲。與此同時,現在人們在節前購物好像越來越理性,不再像過去那樣購買大量年貨囤積了,甚至就連各大飯店都表示,年夜飯還有三分之一的酒席無人預訂。
面對以上種種跡象,不少人感到奇怪。過去無論是大型超市還是菜市場,過年之前總是人滿為患,家家戶戶都要購買年貨。而今年人們的購物需求卻大不如前,很多東西都賣不動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年關」將至,而很多東西賣不動,這背後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老百姓的消費需求明顯下降
在經歷了3年疫情之後,很多人收入減少或失業,消費能力被削弱了。所以,在新年到來之前,就會減少各種年貨上的消費。比如,過去家家戶戶都要提前購買大量臘肉、鹹魚等,而今年購買的數量較過去有所減少。此外,過去很多家庭主婦要購買好幾種蔬菜和瓜果,時間放久了,往往就直接扔掉了。而現在很多家庭卻是需要多少才購買多少,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是一種被逼迫出來的「精準消費」。
第二,外來打工人都回家了
過去受到疫情反覆,以及工廠需要節日期間加班的影響,大量外來打工人都會選擇在城裡度過新春佳節。而現在疫情已經過去了,訂單也突然不見了,很多外來打工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者廠裡沒有訂單,都不得不提前返鄉了。而隨著外來打工人紛紛離開大城市,回家團聚,那待在城裡的人口就會快速減少,超市、菜場裡面的東西賣不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網路平臺對實體店造成衝擊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去實體店購物,而是喜歡在網上購物。網上購物最大的好處是,商品的價格便宜,而且還能送貨到家。而實體商店由於需要支付房租、人工成本等費用,商品的價格降不下來。所以,即使是在節日之前,年輕人也會在網上置辦各種年貨送到家,這樣也可以省下逛街購物的時間。這樣一來,實體店的東西賣不動,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老百姓的消費觀念變化了
過去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多家庭都要在節前置辦大量年貨囤積起來,以備在節日期間慢慢享用,很多東西是平時吃不到的。而隨著國內社會物資不斷豐富,年前置辦大量年貨的習俗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很多老百姓都覺得,即使是在節日期間,超市、菜場、商店等都在營業,平時需要添置些什麼東西,隨時去購買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在節前囤積那麼多東西。
從上面的幾條,其實看得出來,歸根結底,是因為老百姓手裡的錢越來越少,身上揹負的壓力越來越大了。經過令人意想不到的三年疫情和毫無道理的長期封控,加上國際環境的急劇變化,中國經濟遭遇的頂頭風也越來越強烈。房地產泡沫的轟然破滅,外貿出口形勢的雪上加霜,股票市場的哀鴻遍野,就業現狀的苦不堪言,讓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少、越來越捉襟見肘。面對無法預知的明天,人們看不到希望和前途,誰還敢、誰還能大筆開銷支出呢?能夠活下去才是生存之道,即便是過年,又能怎樣呢?
「蕭條」一詞,在中國國內正變得越來越觸手可及:怎一個「苦」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