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1月26日訊】一份新報告稱,希望打破中國稀土元素生產近乎壟斷地位的美國官員應該與中亞各國政府合作開發該地區發現的高濃度稀土元素。許多尖端技術都需要稀土。
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稅收和投資中心(International Tax and Investment Center)的研究警告說,如果不採取行動,中國可能會在該領域擁有「決定性的優勢」,而該領域對綠色能源、許多新武器系統和其他先進技術至關重要。
報告稱:「隨著這些礦物的用途不斷擴大,在地緣戰略和地緣經濟緊張局勢急劇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對它們的競爭也隨之加劇。」
報告指出:「能夠安全、可靠地獲得稀土元素的發達經濟體在製造業中享有經濟優勢,而那些無法獲得稀土元素的經濟體就會面臨相應的經濟劣勢。」
世界上大部分稀土礦的開採都在中國境內,但中國尚未從中亞尋求額外的供應,中亞擁有從鐵、有色金屬到鈾等豐富的礦產儲量。
然而,這份報告稱,「中國經濟的巨大規模以及中國共產黨有意識地主導全球稀土行業,意味著這種增長只是時間問題。」
石油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是該地區的經濟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鉻儲量和第二大的鈾儲量,同時還擁有其他關鍵元素。
報告合著者阿里爾·科恩(Ariel Cohen)表示,中亞各國政府有責任為這些資源的開發創造投資環境。
「它們可能成為中亞的下一個重大事物,成為經濟增長引擎,」科恩本週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一次小組討論中表示。
專家指出,在中亞地區,哈薩克草原和高地以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的天山山脈以及塔吉克的帕米爾山脈都發現了大量稀土元素。
獨居石、鋯石、磷灰石、磷釔礦、燒綠石、銅長石和鈮鐵礦是中亞最豐富的稀有金屬和礦物。
2016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列出了該地區384處稀土礦點:哈薩克斯坦160處,烏茲別克87處,吉爾吉斯斯坦75處,塔吉克60處,土庫曼斯坦2處。
另一位中亞礦產儲量專家韋斯利·希爾(Wesley Hill)表示,目前稀土生產「幾乎完全被中國壟斷」。
「根據不同的計算方式,80%至90%的稀土精煉由中國控制,並直接在中國境內進行,」希爾說。
但他認為,儘管中國大力參與中亞事務,但尚未完全接管該地區的稀土行業。 他說:「因此,這意味著中亞正處於十字路口。中亞有機會擴大其稀土產量,而不必完全依賴中國。」
希爾表示,中亞目前可以發展其稀土精煉能力,既可以滿足其國家發展戰略,也可以打破中國的壟斷。
他說:「但這只有在美國和中亞方面都採取好政策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華盛頓前駐烏茲別克和烏克蘭最高外交官約翰·赫布斯特(John Herbst)大使表示,該地區的稀土資產「只是西方加強接觸的另一個原因」。
他說,他不確定中亞各國政府是否認識到稀土對其發展的重要性。他表示:「但我確實知道,中亞國家希望與美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這是他們保持來之不易的獨立的重要組成部分。」
赫布斯特補充說,美國和中亞在共同努力開發該地區的稀土「以促進未來的經濟」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
他說:「我們的創新能力遠遠超過(中國)。他們的創新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採用我們的技術。」
美國商務部能源轉型顧問蘇裡亞·埃文斯-普裡查德·賈揚蒂(Suriya Evans-Pritchard Jayanti)表示,該地區渴望投資。
「這是一個發展機會。特別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地緣戰略能源調整的情況下,部分也是由於能源轉型。鋰和其他稀土元素對於轉型的不同部分是必要的。所以這主要是一種經濟激勵,」 她說。
她指出,美國國務院能源局負責的「礦產戰略夥伴關係倡議」(Mineral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itiative)能夠促進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時為採礦業提供技術援助。
科恩表示,中亞國家開發稀土不能等太久。他表示:「競爭是存在的,來自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諮詢公司二樓策略(Second Floor Strategies)的負責人懷爾德·亞歷杭德羅·桑切斯(Wilder Alejandro Sanchez) 表示,中亞需要一個稀土研究中心,能夠為潛在客戶和投資者提供及時的信息。
桑切斯說,交通運輸是關鍵。他說:「這不僅僅是尋找和開採它們。你必須將它們推向國際市場。」
目前,能進入這個內陸地區的方式僅限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或途經俄羅斯的路線。桑切斯和其他人建議使用「中間走廊」(Middle Corridor),也稱為跨裡海國際運輸路線(Trans-Caspia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Route),可以將貨物穿過裡海和黑海運往歐洲。
這些專家還表示,進展將取決於該地區政府克服其對自然資源的傳統保密態度。 他們強調,如果希望吸引西方投資,透明度、法治、遵守最佳實踐以及遵守國際規範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