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始終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了流動性黑洞。(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銀行業去年新增貸款達到創記錄的22.75萬億元人民幣,但中國經濟仍舉步維艱。中國央行始終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了流動性黑洞,分析指降息和降准已經在路上。
年新增貸款達到創記錄的22.75萬億元人民幣
1月12日,中國央行發布《2023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23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2023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
截至去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92.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7%。狹義貨幣(M1)餘額68.05萬億元,同比增長1.3%。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34萬億元,同比增長8.3%。
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3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8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55萬億元。
中國銀行業去年放貸達到創記錄的22.75萬億元,大致相當於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2022年的21.3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6.8%,這是此前的最高歷史記錄。
另外,2023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8.09萬億元,同比增長9.5%。2023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5.59萬億元,比上年多3.41萬億元。
按照中國央行定義,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係獲得的資金餘額。
從金融數據來看,貨幣政策寬鬆程度可以說是「大水漫灌」。儘管如此,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難以重新獲得動力,經濟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清零」政策結束後的反彈令人失望且短暫。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依然疲弱,地方政府負債纍纍,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給建築和投資帶來沈重壓力。
降息和降准已經在路上
1月13日,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等人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全年看,2023年信貸、社融規模同比均多增,但同比增量主要集中在一季度、與全年經濟走勢一致;同時結構欠佳,集中體現在居民中長期貸款連續兩年同比少增、政府債券是社融主要拉動、M1增速持續回落等方面,背後核心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
報告認為,綜合近期物價、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等指標來看,均指向當前經濟修復基礎尚不牢固,尤其是居民消費、房地產等仍然偏弱,後續大概率還會有政策。2024年,貨幣寬鬆仍是大方向,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突出,有可能會很快降息和降准。
彭博社指出,中國央行發出信號,準備通過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降准)來保持寬鬆政策,這強化投資者對未來還會有更多寬鬆舉措的預期。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1月8日在接受官媒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央行將運用多種工具,為信貸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持」。
鄒瀾強調,「存款準備金」是一種選擇,暗示政策制定者已考慮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作為提振放貸能力和支撐信貸的一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央行去年9月份下調主要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之前,鄒瀾在7月也曾發表類似的公開評論。
投資者和分析師一直在押注中國今年將出臺寬鬆的貨幣政策,因為中國經濟繼續顯示出疲軟跡象,而信心尚未反出現彈。
彭博社報導,Evercore ISI駐紐約的中國研究董事總經理Neo Wang說道:「儘管注入創記錄的流動性,但中國央行仍欠市場一次降准行動。」
Wang預計,中國央行將很快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5個基點,同時還有可能下調政策和基準利率。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准),簡單來說,存款準備金是指銀行要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給央行來保管,而存款準備金佔銀行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降准之後,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更多資金可以運用。
2023年,中國央行兩次降准、兩次降息。近期,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負債成本下降為貸款利率下調打開了空間,這也讓市場對於2024年一季度降息和降准預期升溫。
中國經濟仍舉步維艱
中國央行發布靚麗的金融數據之時,中國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也在1月12日分別發布了不盡人意的數據。
2023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連續第三個月處於通縮區間。
2023年全年總計,出口總值降至3.38萬億美元,年跌4.6%;進口總值亦減至2.55萬億美元,跌幅達5.5%。
若以人民幣計價,全年的進出口總值達41.76萬億元,按年微增0.2%;其中,出口升0.6%,進口跌0.3%。
上海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向路透社指出,出口增加不多,難以支撐整體內需。消費疲弱,意味通縮對中國經濟的壓力依然存在,房地產將持續困擾經濟。
另外,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說,中國需要採取大膽行動,以打破通貨緊縮週期,否則將陷入消極的螺旋式增長。
下週中國將公布去年12月工業產出、投資和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這將為投資者提供線索,瞭解經濟在2024年是否能夠重拾動力,還是需要進一步支持。
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5%左右的官方目標,北京當局今年還將堅持這一目標。
分析人士預計,由於對通貨緊縮壓力的擔憂以及房地產市場低迷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見底,中國央行將很快推出新的寬鬆措施以支持經濟。但其面臨著困境,因為更多的信貸流向供應端而非需求端,這可能會增加通貨緊縮壓力並降低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中國央行發布的歷史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平均增速都超過10%。
對於高速增長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中國知名官方經濟學家樊綱提出了流動性黑洞的說法,意思是無論投入多少錢,都不能對經濟復甦產生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