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供奉的石球,屬於一種史前巨龍的蛋化石。(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距離印度巴格城不遠的帕德利亞村莊,居民代代供奉神祕的紅褐色石球,每逢雨季,人們就會獻上椰子、山羊等祭品,祈願石球能夠庇護他們的農場和牲畜。然而,根據印度新聞《India.com》報導,近日一群專家前往該村莊實地考察時,驚覺這些石球的真實身分其實是「恐龍蛋化石」!儘管與「神靈」並無太大的關聯,但也是十分珍貴的文物。恐龍蛋化石的歷史大概可以回溯至1.75億年前,專家推測品種可能為大型草食類恐龍──泰坦龍的蛋。
泰坦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龍
在印度帕德利亞村莊發現的泰坦恐龍化石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窺地球歷史的機會。泰坦龍屬於蜥腳類恐龍的一種,被譽為目前已知的最大恐龍,牠們擁有極長的脖子與尾巴。根據紀載,恐龍從三疊紀中晚期首次出現,一直到白堊紀的恐龍時代,地球見證了這些霸主的興衰。
石球被當地人稱為Kankar Bhairav
比爾巴爾·薩尼古科學研究所的馬赫什·塔卡博士表示,團隊約在去年12月初造訪帕德利亞村的目的是制定地質公園計劃,沒想到那在那裡遇見了村民維斯塔·曼德洛伊,發現了他們一直供奉著這些手掌大小的神祕石球。
石球被當地人稱為「Kankar Bhairav」,kankar的意思是石頭,Bhairav則是印度神溼婆的另一個名字。這些球被當地居民認為是土地和牲畜的守護者,在每年排燈節,村民們都舉行一場特別的儀式,讓牛或山羊這些農場動物在這石頭上行走,以獲得神的庇佑。排燈節不只是耆那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的慶祝,更象徵著「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重要節日。這一神聖的傳統使石球成為村莊的心靈象徵,有了承載著信仰和文化的特殊意義。
6500萬年前火山災難與河谷的恐龍化石寶庫
6500萬年前,火山活動的席捲雖然使恐龍慘遭滅絕,但也在納爾馬達河谷留下了富含化石的岩石寶庫。這條河流自印度中央邦阿默爾根德格延伸至最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橫跨數千公里。從19世紀初以來,人們在這一區域已發現大量恐龍骨骼爪子、牙齒、和恐龍蛋,而Karkara Bhairav則是最新的恐龍化石發現。
業餘古生物學家維沙爾·維爾馬表示這裡的化石十分珍貴,因為部落人們自古以來就崇拜與照顧這塊化石,才可以將化石保存的如此完整。如今,這片土地正積極轉型為一座生態動物園,保護這些化石已成為公園文化的一部分。
回顧2006年的冬天,維爾馬在納爾馬達河岸帶領博士學者參觀這片化石遺址,這樣的事情他已做過好幾次,在那年早些時候,他曾協助中央邦政府在曼杜建立考古博物館,以保存從流域挖掘出的珍貴化石。他是一位高中物理老師,從青少年時期就對化石情有獨鍾,對自然資源也充滿熱忱,這位業餘古生物學家的奮鬥不僅豐富了地方文化,也讓我們對這片富含歷史遺產的土地充滿了更多好奇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