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傳統女性的智慧寶典 (組圖)

《內訓》

作者:  發表:2023-12-31 19: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徐皇后為教導後宮嬪妃以至儀範天下女性,她結合了歷代女子行為規範的著述及馬皇后的教導,著成《內訓》一文。
徐皇后為教導後宮嬪妃以至儀範天下女性,著作了《內訓》。(繪圖:志清/看中國)

永樂二年,明成祖(永樂大帝)的徐皇后(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達長女)為了教導後宮嬪妃以至儀範天下女性,她結合了歷代女子行為規範的著述及馬皇后的教導,著成《內訓》一文。

千百年來,中國傳統社會的女性向來以溫柔、賢惠為美,可自中共篡權以來,這種觀念卻完全顛倒了過來,獨立、強硬、事業成功的女性形像成了新一代完美女性的代名詞。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夫妻關係越來越緊張,根據中國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結婚登記為683.3萬,離婚登記為210萬。也就是說,每三對人結婚,就會有一對人離婚。

加之,人們對傳統價值觀的拋棄和對性自由的追求,導致許多未婚生育、性病、墮胎引起的不孕不育等問題則更加嚴重地傷害著女性。這些新時代的所謂「女性進步」實則給女性帶來了更大更可怕的傷害,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時間回到公元1407年,四十六歲的徐皇后因病去世,永樂大帝萬分悲痛,他在靈谷、天禧二寺為亡妻舉行大齋,接受群臣的祭祀,並封其諡號為「仁孝」皇后。令人意外的是,永樂大帝從此不再另立皇后。

為何永樂大帝對這位仁孝皇后會如此的情深義重呢?史載,徐氏是開國功臣徐達之女,因天資聰穎,貞潔嫻靜,博學多才,被明太祖朱元璋許配給了朱棣。她待人處事體貼謹慎,深受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喜愛。

靖難起兵後,徐氏協助保衛北平,激勵將士,使出征在外的朱棣沒有後顧之憂。朱棣登基後,她還經常勸諫皇帝應惟以百姓生計為念,她所提出的建議大多被永樂皇帝所接受,做到了真正的母儀天下。

永樂二年,徐皇后為教導後宮嬪妃以至儀範天下女性,她結合了歷代女子行為規範的著述及馬皇后的教導,著成《內訓》一文。後人在領略這位賢后的風采的同時,亦有機會了解這位女性所具備的高深智慧和處事原則的背後的思想內涵。這正是現代女性得以破除現代變異思想,走回傳統並最終收穫幸福的金匱寶典。

為人妻的處事原則

在古代,河東獅吼是用於形容霸道、不賢的女子,乃取笑之語。現在人們對這樣的女性早已見怪不怪,甚至還以此為傲,認為是強者。

徐氏認為,為人妻行為應謹慎,「自是者其行專,自矜者其行危,自欺者其行矯以污。行專則綱常廢,行危則嫉戾興。行矯以污則人道絶。有一於此,鮮克終也」。

在家庭中,自以為是則必行為專橫,自負自誇者,必會引來危害,習慣騙人則行為驕縱污穢。只要沾染其中一種情況就可以破壞家庭,橫生禍端,甚至不能得到善終。

她認為女子應「體柔順,率貞潔,服三從之訓,謹內外之別,勉之敬之,終始惟一。由是可以修家政,可以和上下,可以睦親戚,而動無不協矣」。

婦人之道,應當體貼順從,保持忠貞純潔的操守,遵循「三從」之古訓,謹慎於內外、男女之別,常懷恭敬之心。由此,可以理順家庭之事務,調和長輩晚輩的感情,和睦親屬的關係。

現代觀念深重的女性,剛強自恃,以我為大。在家庭中,想要男人都順從自己的意願行事。這樣的女人多與丈夫不和或丈夫卑微,而其子往往懦弱無能,喪失主見,長大後,成為別人口中的媽寶男,沒有獨自承擔家庭的能力。作為這類女性來說,一方面處處壓著丈夫,一方面又想丈夫出人頭地,要有男子氣概,何其矛盾也。

因之「貞順率道,乃可以進婦德」,「是故婦人者,從人者也,夫婦之道,剛柔之義也」。徐氏再三強調妻子應當順從丈夫。丈夫愛護妻兒,妻子體貼丈夫,夫妻之間表達情義的方式不同。這符合陰陽相濟的天道,也對應著陽剛陰柔的夫婦相處之道。

多少人都中了共產主義思潮的毒,「把社會按照某種方式劃分為受壓迫者和壓迫者,從而鼓吹『鬥爭』和『解放』、『平等』,這正是共產主義的核心要旨。傳統馬克思主義以經濟地位劃分人群,新女權主義則以性別劃分人群。」(《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

現在的中國,夫妻間互相對立,同床異夢,勾心鬥角,連家庭中都被開闢成了新的戰場。傳統的中國家庭,夫妻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古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之語,足以說明正常的夫妻關係是多麼的和諧。其實男女的不同,是體現在處事方式,行為模式和家庭責任的不同。中共放縱人性之惡,放大了人性中的自私,讓一些本可以得到解決的問題,激化成不可調和之矛盾。

有人說,女性獨立,有工作是好事,是進步。其實在古代,男子一個人可以養家餬口,而現在的中國社會,生產效率已較古代提高了百倍千倍,夫妻都有一份工作,卻還欠著幾十年的房貸,這不正是中共那極為精細的盤剝百姓的算計嗎?這種所謂的女性經濟獨立,為女性爭取權利的話值得相信嗎?中共宣傳的男女平等,只是意欲剝奪家庭中男性的權利,讓女人變成女漢子、母老虎,而男人們則疲於應付家庭、工作和解決不完的矛盾中,無暇顧及社會、政治,無形中又剝奪了男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權。

跳出思想的窠臼,那所謂的「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等一系列變異女權思想而導致的男女關係混亂,是毀滅家庭、離間男女關係、夫妻關係的陰謀。根本不是站在女性立場,出於人文關懷的長久之計。

婦人之道,應當體貼順從,保持忠貞純潔的操守,遵循「三從」之古訓,謹慎於內外、男女之別,常懷恭敬之心。
婦人之道,應當體貼順從,保持忠貞純潔的操守,遵循「三從」之古訓,謹慎於內外、男女之別,常懷恭敬之心。(繪圖:志清/看中國)

如何對待父母

孝是維繫家庭穩固的很重要的東西,現在的人們,似乎忘記了孝的真正含義。

「孝敬者,事親之本也,養非難也,敬為難。」徐氏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子女不孝的根源是對父母沒有恭敬之心。

反觀自問,人們對父母長輩的孝心還有多少。現在許多子女對父母說話,毫無敬意,語氣態度惡劣,急不可耐,有的冷漠應對。更有甚者,對父母破口大罵、動手毆打者也不乏其人,此皆因無敬意之故。

在古代,不敬父母可是大事。徐氏認為,「若夫以聲音笑貌為樂者,不善事其親者也,誠孝愛敬,無所違者,斯善事其親者也。」

如果只是語言使父母開心還不夠,對待父母不應違逆,才是善於侍奉父母的大孝。其實父母對孩子的索取不多,孝順父母是在回報養育之恩,也是對自己子女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試問,誰願意老了以後,孩子不孝順呢?這種美德的傳承,非常有利於家庭的牢固和穩定。

徐氏認為,不但對自己的父母應該孝順,對公公婆婆也是一樣。「推事父母之道於舅姑,無以復加損矣。」

可現在的中國社會,年輕一代中孝敬公婆,為公婆做飯的兒媳,似乎快要絕跡了。如果說,這是因為兒媳也需要工作而情有可原的話。那麼許多兒媳嫌棄公婆的理由都是些雞毛蒜皮之事,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這導致許多男人在家庭中非常難熬,常因婆媳矛盾而受夾板氣。長此下去,夫妻間的矛盾一觸即發,夫妻恩義隨時可能斷絕。

「夫不得於舅姑,則不可以事君子,而況於動天地通神明,集嘉禎乎?故自后妃以下,至卿大夫及士庶人之妻,壹是皆以孝事舅姑為重」,古人認為,神在看著人的一思一念,侍奉公婆是為人之妻應盡的責任,如果做不到,神怎麼會賜福予人呢?

徐氏認為,不只是家庭的和睦,國家的興隆也與孝順公婆有著莫大的關係。「昔太任思媚,周基益隆;長孫盡孝,唐祚以固。甚哉!孝事舅姑之大也」足以說明孝順長輩之重要程度。

時代雖然變了,但是對待公婆的心卻不能改變,只要有一顆恭敬的心,自然知道如何對待公婆了,而家庭也自然和睦穩固了。

教育子女的正確方法

「在東方傳統文化中,男人為陽像天,當自強不息,有承載風雨、呵護家庭的責任;女人為陰像地,以厚德載物,當柔順體貼,有相夫教子的義務。男女各居其位,才能陰陽和合,子女才會健康成長。」(《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

可現代的中國人,在共產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忘記了傳統的教育方式。社會上所謂的教育專家「百家爭鳴」,說的卻都是反傳統的教育理念。把管教孩子的權利從家長中剝奪,以抵制家暴為由,鼓勵小孩不服管教。許多家長也隨著走入了教育歧途。那些所謂「愛的教育」,其實質就是縱容小孩,真正按照那種方法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不知感恩,沒有同理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徐氏認為「教之者,導之以徳義,養之以廉遜,率之以勤儉,本之以慈愛,臨之以嚴恪。以立其身,以成其徳。」只一句話,就概括了中華正統教育之道。

教育的本質是歸正小孩的言行,從而使之明白正理。教育者為樹立威信而管教是必要的,在小孩耍無賴,不聽話,逆反之時,是端正小孩行為快速而有效的途徑。

一次,筆者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的小孩耍起了性子,在席間大鬧。朋友將孩子帶離飯桌,在門口一直和他講道理,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可是,孩子仍舊哭鬧,一定要按著自己的意願。最後我們吃完了,朋友也沒有重新回到飯桌上。正是受了這種「愛的教育」的流毒的影響。

反過來,有的父母,動輒打罵,沒有一點耐心,更是從一個極端跑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同樣不可取。

所以徐氏說「慈愛不至於姑息,嚴恪不至於傷恩,傷恩則離,姑息則縱,而教不行矣。」許多人混淆了愛的定義,不明白嚴格和慈愛並不矛盾,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教育的那個尺度,這個尺度才是教育的難點所在。就是說,愛是發自內心的,是為子女立身立德的長久之計,而不是無原則的寬容。嚴格、嚴肅的態度和適度的懲罰是讓孩子在鬧性子時冷靜的方法,此時再加以道理循循善誘,又怎麼會有難以教育的小孩呢?

許多女性在實際教育小孩的過程中,經常會用高嗓門來宣洩情緒,有的還會夾雜著貶損的話傷害著孩子的自尊。如,「你怎麼這麼笨?!」、「說幾遍了你還不懂?豬都學會了!」、「再這樣給我滾出去!」如此,小孩當時雖不說什麼了,可內心卻是一百個不服氣,時間長了,小孩也只是學會了發脾氣而已。到了他年紀漸長,翅膀硬了,我們就會發現他的逆反心變得很強了,有的已經根本無法教育了。

徐氏點明了教育背後的內涵,曰「夫教之有道矣,而在己者,亦不可不慎。」教育子女之道,說白了就是提升、修煉自己的品行,德行不虧,才能給孩子做榜樣。古人將言傳身教的理念代代相傳,父母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許多孩子身上優秀的品質,如謙虛、無私、節儉、樂於助人等,我們同樣可以從他們的父母身上看到。而一些小孩中,自私、暴躁、沉迷電子遊戲等不好的品行,我們也同樣可以在他們的家長身上找到影子。

家長須在教育中提升品格,歸正言行。營造一個和孩子共同成就提高的環境。

結語

家庭不但是人們在紅塵大海中的避風港,也是磨難重重的修煉場,對男女的要求是不同的。而維繫家庭、教育子女正是神給人出的考題。皇后徐氏言傳身教,親身實踐女性為母為妻之道,為明代的興盛和永樂大帝的功業做出了極大的助力,實為指導現代女性的完美答卷。回歸傳統,做一個賢惠、溫和、體貼的女子,或許才是真正獲取幸福的快捷方式。

(文章取自:海濤〈《內訓》:傳統女性的智慧寶典〉一文。文章經過刪改)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