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Keystone XL和Dakota Access管道的反對者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旁的拉法葉公園舉行抗議集會。 (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9日訊】福克斯網絡新聞獲得的稅務文件顯示,一家在北京擁有重要業務的、專注於氣候的非營利組織能源基金會,已向美國的氣候倡議和環保組織匯出380萬美元。
能源基金會總部位於舊金山,但其財務文件顯示大部分業務在中國進行,其員工與中國共產黨(CCP)有著廣泛的聯繫。該集團最近提交的納稅申報表顯示,該集團自稱為「中國能源基金會」,為美國逐步淘汰煤炭和交通運輸行業電氣化等舉措捐贈了380萬美元。
能源研究所所長派爾(Tom Pyle)在接受福克斯網絡新聞採訪時表示:「能源基金會與中國的關係極其令人不安,也應受到譴責。這些環保組織,這些錢的接受者,本質上是在犧牲美國的國家安全,並為中共授權。」
「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方面,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能源國家,」他繼續說道,「然而,拜登政府和中共推動的環保人士正在推行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將增加我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控制著電池、風能和太陽能所需的所有礦物和材料,並減少我們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根據其財務文件,能源基金會的贈款收入到2022年年減30%至5,670萬美元,但其對全球外部團體和倡議的贈款捐款增加至5,210萬美元,比去年增長27%。
去年,該組織在美國提供了十幾筆贈款,其中向落基山研究所捐贈了90萬美元,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智庫,與白宮就氣候政策進行了接觸,並倡導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淨零政策。該組織還在2022年資助了一項研究,強調天然氣爐灶的危險性,最終導致人們呼籲禁止使用該設備。
能源基金會還向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際清潔交通理事會捐贈了48萬美元,該理事會倡導廣泛採用電動車和制定交通運輸業脫碳政策。它還向馬里蘭大學和傑克遜霍爾全球事務中心提供了總計45萬美元的贈款,專門用於逐步消除對煤電依賴的計畫。
另外,它還向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捐贈了37.5萬美元,該組織是「美國第一個以訴訟為重點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讓骯髒的行業清理污染」,並已提出數十項法律挑戰,推動極左綠色措施。透過其法律努力,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反對國內化石燃料鑽探、燃煤電廠、Keystone XL石油管道和關鍵礦產開採計畫。
能源基金會還向哈佛大學捐贈了35萬美元,專門用於「建立清潔能源的未來」。
派爾告訴福克斯新聞數位頻道:「能源基金會的撥款,幾乎完全集中在減少能源生產和在國內運輸方面的難度。」「這些組織與環境幾乎沒有關係,而幾乎所有事情都與推進這一再分配議程有關。」「如果他們成功了,他們將使美國變得更弱,中國變得更強大,」他說。
該集團與中共有密切的聯繫。例如,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總裁鄒驥曾擔任中國政府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下屬機構,國家應對氣候變遷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該集團環境管理部負責人劉欣先前曾在北京市環保局擔任高階職位。該集團產業項目總監何平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了八年。
根據該集團2022年的財務報表,該集團以經營租賃方式在中國租賃了兩處辦公設施,租期截至2024年4月。
在能源基金會為美國氣候倡議提供大量資金的消息曝光之際,共和黨領導眾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正在進行一項調查,調查中共對美國環保人士運動日益增強的影響力。該小組調查了一系列與中國有聯繫的非營利組織。
「多年來,中共一直利用美國非營利組織來影響美國的輿論和政策決策,」自然資源委員會的一名助手告訴福斯新聞數位頻道。「龐大且資金充足的中共非營利影響力機器,特別專注於促進中國的能源利益,並削弱美國的競爭力。」
這位助手補充說:「可悲的是,美國的激進生態活動人士,更多地是為了推進中共的利益,而不是在美國推廣常識性的能源和環境政策。」
總體而言,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仍然推動著從運輸、電力到製造和建築業的各個主要行業,但中國企業已在綠色能源市場上建立了主要立足點。
例如,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中國生產了全球約75%的鋰離子電池,而鋰離子電池是電動車的關鍵零件。中國還擁有70%的正極產能和85%的負極產能,這是此類電池的兩個關鍵零件。
此外,IEA數據顯示,超過50%的鋰、鈷和石墨加工和精煉能力位於中國。除了銅和鎳之外,這三種關鍵礦物對於電動車電池和其他綠色能源技術至關重要。近年來,中國投資公司也積極收購非洲礦場的股份,以確保對礦產生產的強大控制。
儘管西方國家試圖提高國內製造能力,但中國仍繼續主導全球太陽能供應鏈。根據IEA 2022年7月的報告,中國在太陽能板製造佔有超過80%的份額。太陽能產品所需的多晶矽、矽錠和矽片,中國供應量佔全球總量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