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連舉動反常,甚至沒完全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12月14日消息,中國總理李強將率超大型代表團出席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以表明北京當局對外持續開放,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連舉動反常,甚至沒完全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不透明加重投資者憂心。
李強據報將率大型代表團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據路透社12月14日獨家報導,兩名直接瞭解此事的消息人士稱,中國總理李強計畫出席下個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並率領一大批高級政府官員及商界代表,以此彰顯北京當局對外持續開放的政策。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7年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以來,李強將成為在該論壇與全球商界和政治精英接觸的最高級別的中國官員。
消息人士特別強調,陪同李強的代表團規模異常龐大,由來自經濟和外交事務管理部門的高級官員組成。
據一位瞭解閉門討論會議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李強在達沃斯目的是凸顯其政策是對外開放的,並試圖緩解一些外部壓力。
北京當局正在努力應對疫情後緩慢的復甦,但難以吸引海外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對北京關注所謂的國家安全和《反間諜法》的頒布感到震驚。第三季度,中國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外商直接投資(FDI)首次出現季度赤字。
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很多,包括消費支出微薄、西方減少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地方政府的財政和債務狀況惡化,以及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持續爆發。
消息人士稱,這些計畫可能會發生變化,因為涉及一些中國高級官員的日程安排。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定於1月15日至19日舉行,預計將吸引眾多全球商界和政界領袖參加。
中國總理通常負責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但習近平近年來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並更直接地引導經濟走向集權主義方向。
路透社評論稱,李強是一位職業官僚,去年10月習近平公布了一項他的領導班子人選,名單充滿了包括李強在內忠誠於習近平的人。李強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清零」政策而封鎖上海2500萬人而聞名,這次封鎖導致該市經濟陷入癱瘓,並給許多居民帶來了精神創傷。上個月,李強被任命為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該委員會是在一次廣泛的重組中成立的,該重組加強了中共對金融部門的控制。
習近平接連舉動反常 政策不透明加重投資者憂心
12月14日,美國之音報導指出,習近平第一次缺席關鍵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半的日程,前往越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繼續在其打破慣例的第三個任期內,有悖中共常規做法的最新舉動。
彭博社報導說,習近平12月12日前往越南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但這一訪問與為中國制定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重疊。公開的記錄顯示,這是習近平自2012年上臺以來第一次未能完整地出席倍受外界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的這次缺席是他一系列毫無解釋的違背外交和中共慣例舉動中的最新一起。
在今年夏天,習近平突然缺席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領導人峰會的一次講話,改由中國商務部長來念習近平的講稿;習近平還首次輕視今年9月的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G20),改派李強代他赴會。
習近平行事異常和政策越來越不透明,已經成為投資者擔心的事情,妨礙了中國提振國內外信心的意圖。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的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的話說,「每一次小的偏離以往規範的做法,本身不是特別重大。但是,它們累積起來就形成一種更不可預測的政策環境,以及一個更缺少信心的商業環境。」
按照官媒新華社的新聞通稿,高層領導人12月11日和12月12日都參加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聞通稿說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但是沒有具體提及哪一天。
但是,他前往越南訪問的行程令他缺席一半的會議成為公開信息。中國官媒12月12日晚的新聞按照順序提及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結束和習近平的外訪。
視頻顯示,習近平在當天下午時分已經到達越南河內。
中國官媒說,中共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位的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商務部長王文濤,以及雲南和廣西的負責人等陪同習近平訪越。而這些官員通常是要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風險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的最高級別經濟會議,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召開,自1994年以來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時間大多在12月上旬、中旬舉行,按照官方的論調,會議是為下一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作出部署。會議一般由中共總書記主持,國務院總理會作出講話,是外界觀察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個「窗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目前中國經濟的一些問題,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
會議著重提出,要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主要包括「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高層官員承諾將更加專註明年的經濟增長,但是缺乏提振消費者需求的措施,可能令實現這一承諾變得更加艱難。
報導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提及直接針對消費者的措施。分析人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明年類似今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是不可行的。
新華社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說,「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有分析說,在短短一句話中,連續出現六個「穩」字,可見北京當局對政策跌宕起伏的危害性已經心知肚明。
上週,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因為對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提供財政支持的潛在風險表示擔憂,從而將中國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中國經濟疲軟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則是最近幾個月出現了經濟通縮的跡象。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5%,創下3年來最大跌幅,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0%。中國經濟下滑,通貨緊縮(通縮)加劇。
儘管通縮似乎表明商品越來越便宜,但通縮對整個經濟構成威脅,因為消費者傾向於推遲購買,希望價格進一步下跌。而需求下降可能會促使公司減少產量、凍結招聘或解僱員工,並決定進一步降價以出售庫存,從而在成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盈利能力。因此,通縮會進一步令經濟增長減緩,形成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