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官方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官方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是帶來了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的壓力。而中國大陸學者表示,香港不用港元而把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更現實。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弊端 廢除港元?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阮加在中國第一財經網站撰文,強調香港這幾年的經濟波動,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波動比較一致,而與美國的經濟波動大相逕庭。
阮加寫道,與大陸相似,目前的香港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更不需要像美國那樣提高利率去抑制通貨膨脹。
他說,宏觀環境與大陸類似,港元今天應該降息,並認為「2023年港元為了確保美元聯繫匯率制維持高利率,對於香港宏觀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
阮加認為,作為小貨幣的港元可以放棄美元聯繫匯率,不與人民幣建立聯繫匯率而獨立實施貨幣政策,但這是沒必要的。
阮加解釋,小貨幣會因為盤子小,拉抬或打壓容易而更容易成為炒作標的。此外,妥善執行一種貨幣政策是複雜的技術問題,一直依賴聯繫匯率的香港未必有能力建立一個「小而全」的自主貨幣體系,也未必有能力去實行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聯繫匯率或者使用一種體量大的貨幣也許更現實」。
他認為,鑒於香港與大陸的密切經濟聯繫,港元直接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更現實。
阮加說:「時過境遷,如果港元需要繼續存在......給人民幣盡快成為國際貨幣提供排頭兵、橋頭堡的角色。」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今年來到第40個年頭,向來被奉為香港經濟「定海神針」。不過,自1997年以來,質疑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已過時的聲音從未停止。
美國會報告質疑聯繫匯率制耗盡香港財政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11月14日正式發布2023年度報告,對美國所應對的中國挑戰及中國對全球的威脅進行了系統性評估。報告強調,中國目前面臨著嚴峻的內部和外部挑戰,但中共政府不僅仍未考慮作出任何改變。
這份700餘頁的報告對過去一年裡中美兩國在經濟、軍事等各個重要領域的關係進行了評估。
報告對香港多方面作出負面評價,特別是司法方面,例如,直指美國商界、遊客及學子不能再信賴香港法律制度或執法部門,甚至質疑香港法庭不能「公平處理商業法律爭議」,而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觸犯國安法及其他法例的多宗案件,更反映當局的司法偏見。報告同時關注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移民的港人未能提取其強制性積金的問題,形容有關做法是港府對相關人士的「懲罰」手段,使他們難以在英國開展新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罕有地質疑香港金融管理局維持聯繫匯率能力的前景。例如,在去年5月至今年6月期間,香港金管局按聯繫匯率機制,在港美匯率達到弱方保證範圍時,曾逾40次「賣美元、買港元」以維持港美匯率在1美元兌7.75元至7.85港元,耗資270億美元,令當地銀行體系結余由2021年高位下跌九成,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指出,金管局維持聯繫匯率正面臨壓力,有耗盡香港財政能力之虞。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聯繫匯率暫時不會受影響,但市場看空聯繫匯率,會削弱市場對港元的信心和投資意欲,亦會令港府需花費更多外匯儲備來捍衛聯繫匯率,扼制經濟發展,長遠打擊香港投資市場。
另外,經濟時事評論員利世民亦認為,美國會報告是憂慮香港過於走向「人民幣化」,增加美企在香港的投資風險。
人民幣國際化也帶來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的壓力
中國央行網站11月9日發布的文章稱,目前已在29個國家和地區授權31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服務區域擴大、服務水平提升。截至2023年9月末,CIPS共有直接參與者102家,間接參與者1377家,業務範圍覆蓋全球182個國家和地區的4344家法人銀行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雙刃劍」,比較大的一個風險點是一旦人民幣國際化之後,在中國之外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這個離岸市場的資金是不受中國監管的。所以說就會發生更大規模的跨境的人民幣的流動。因此它往往會使得中國在調控國內金融市場的時候,遭遇更多來自離岸的波動,這會讓調控變得比較困難。舉一個例子,比如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個時候應該放鬆貨幣政策,就能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但當有一個比較大的離岸市場的時候,當放鬆貨幣政策的時候,有可能就會使得本幣的外流加劇,這樣本幣的貶值壓力會加大。同樣,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可能想加息,但是加息可能會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它會使得經濟變得更加過熱或者資產價格漲得更快。換句話說,當人民幣充分國際化之後,中國央行管理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能力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擾,會變得更加困難。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撰文《人民幣國際化的大麻煩 匯率很難守住了》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下跌,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主因是中國經濟無論官媒如何吹捧,但百業凋敝,數據上的「靚麗」難緩經濟之寒。特別是經濟數據顯示,自從去年12月放開「清零」封鎖措施後帶來的反彈已經放緩,內需不足消費無起色。雖然中國央行釋放流動性到金融系統,但實體經濟並未因此受益,反而出現金融空轉的現象,即資金在金融系統裡打轉。房地產方面同樣是反彈了一下,之後樓市交易量下降。另外,外需減少出口也放緩,銀行結匯率總體偏低、售匯率較高,這意味著外貿企業選擇將更多資金轉化為美元存款,而非兌換為人民幣,也是外貿偏冷的一個直觀表現。
但文章指出,人民幣再次貶值另外一個原因,卻是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麻煩,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巨大的潛在風險,包括人民幣匯率潛在的大起大落、國際機構做空人民幣等。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在岸人民幣市場不同,交易的對手是國際投資者,在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意味著國際上有更多的人民幣,這都可以成為做空人民幣的籌碼。中國央行要想護匯率,只能命令中國銀行(香港)這類的銀行拋售美元、吸納人民幣,從而穩定人民幣匯率。粗略估算,近幾個月有上千億美元這樣消耗掉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