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裡,中國服裝巨頭Shein通過頻繁更新品類繁多的廉價服裝,把「快時尚」的概念成功地灌輸到全球年輕人的心中。(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12日訊】為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在今年的「雙十一」,中國的各大電商平臺不約而同聚焦了「低價」這一最簡單的主題。其實拼「低價」一直是中國電商,尤其是服裝類電商的一貫做法。過去幾年裡,中國服裝巨頭Shein通過頻繁更新品類繁多的廉價服裝,把「快時尚」的概念成功地灌輸到全球年輕人的心中。
然而,這些低價促銷的廉價衣物,以及年輕一代「用後即棄」的做法,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也給環境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在中國,在電商吆喝著換季、新款和多買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廉價衣物帶來的問題,並且積極尋求解決方法–二手平臺的興起以及人們對閑置物品的交換和接受,正在悄悄的為環保打開一條新思路。
「快時尚」和「用後即棄」在中國很流行
在中國,雖然過去幾年中曾經紅極一時的快時尚國際巨頭H&M,Zara,Forever21等紛紛在中國關店,但國產品牌和一些淘寶網紅店依然是備受寵愛的對象。
生活在中國福建省的大學教師Vivi曾經也是「快時尚」的體驗者。Vivi告訴美國之音,在淘寶網上受青睞的一些服裝店,不一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擁有相當數量的追隨者。「現在淘寶上有一些小店,類似那種有點像網紅小姐姐做起來的。這種店更新的挺快,比如說一個月就出一些新品。但是她們不是一期上來賣多少件,而是預售。有些店火了以後,他家的粉絲要買到現貨就比較困難,你要花多少錢變成VIP 你才有去搶的許可權,等等。」
Vivi自己雖然很喜歡穿時尚的衣服,但並不算是個「每週一換」的瘋狂買家。不過,她通過多年的網購體驗觀察到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我發現這些店的用戶,也就是那些年輕的女孩兒,她們穿衣服特別的浪費。每一季都想穿新的衣服,那麼你去年這一季買的衣服就直接不穿了,我覺得是個巨大的浪費。」
「這些年輕的小姑娘,她不管收入是五千塊,還是一萬多,還是兩萬多,大家都想每個季穿上新的漂漂亮亮的衣服,然後拍照片,在社交媒體發布,然後照片裡穿的衣服都是和之前照片裡是不一樣的,那服裝的迭代就很快。」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項目主任劉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如此評價:「按照我們原來對於潮流和換季的理解來講,它可能是以年、四季為單位的,今年流行什麼,明年流行什麼。後來換季更像是春夏秋冬這種季節的變化。但是現在‘換季’的概念好像都是以周為概念了。」
「有些快銷品牌其實是推動‘每週一季’,那就意味著它在不斷的在推動公眾改變自己對於潮流的跟隨。坦率的說,如果每個消費者都養成這樣一種消費習慣,那他購買的這些衣物或者其他日常消費品,就變成了一種非常非常短壽命的產品。而這些短壽命的產品毫無疑問就容易驅動頻繁的消費、大量的購買和潛在的浪費。我覺得這不太利於環保。從宏觀上來看,對全球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帶來了挑戰。」
「快時尚」帶來的垃圾處理的難題
據劉華介紹,紡織品的纖維經過使用之後,在回收環節一般不太容易保證「同級回收」,大多數不得不進入「降級回收」他解釋說,降級回收,就是用這些回收的材料,來製造更低級更低端的產品。「因為它的物理特性其實是不太能達到好的產品的質量要求的。它的性能會下降,所以就不得不進入到降級回收這樣一個鏈條去。」他說。
劉華說:「理論上來講,我們可以實現不斷的回收。但是從實際上來講,真正能做到多次回收,甚至不斷重複回收再利用的比例是非常低的。這就意味著產品最終也會很快的進入廢棄和最終處置的環節。」
根據中國產業資訊服務平臺前瞻網的行業報導,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燒為主,但是由於用地緊張和二次污染的問題,填滿方式開始出現瓶頸,近年來焚燒處理的比例開始上升,全國各地也紛紛新建垃圾焚燒廠。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3年1月的文章稱,2021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比達到68.1%。
劉華告訴美國之音,從填埋轉向焚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填埋土地的資源是有限的。「在一些大中城市周圍,幾乎是沒有更多的空間去進行填埋處理了。另外,填埋有自身難以迴避的問題,比方填埋所產生的滲濾液。填埋的生活垃圾,在填埋場會產生高濃度的,特別是富含很多有害化學品的液體。雖然說填埋場從要求上來講,要做比較好的防滲漏的措施,但是確實存在風險。因為滲透液一直在填滿場累積,防滲漏的措施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失效,那麼周圍的土壤環境,包括地下水,都有面臨污染的重大風險。」
全球升溫潛能則是填滿方式失寵的另一個原因。「生活垃圾中進入到填埋場的有機廢棄物,在填埋場厭氧的情況下,會持續產生甲烷這種溫室氣體。從全球升溫潛能(GWP的角度來講,甲烷比我們日常所說的二氧化碳的潛能更高。所以總而言之,填滿都不是一個很好的處理方式。」
焚燒的處理方式雖然可以大比例的降低垃圾體積,但是碳排放量也相當驚人,所以劉華也認為這不是個理想的垃圾處理方式。他提到服裝行業時解釋道:「我們服裝裡頭很大比例是化纖產品,這些產品的原始來源都是石化產品,做成化纖,做成服裝,最終焚燒變成二氧化碳排放出去。所以從整個生命週期來看,簡單來說,我們把石化產品,石化材料,最終又燒掉,而且把它變成二氧化碳排放。所以總體來講,填埋和焚燒這種低下的方式,都不是很推薦。」
垃圾焚燒產生的致癌物質二噁英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區附近建立垃圾焚燒廠一直讓焚燒垃圾的處理方式充滿爭議。2009年4月,上海數百市民以「散步」形式抗議了居民區附近的江橋垃圾焚燒廠的擴建。2016年,湖北省仙桃市數萬市民上街遊行,抗議市政府在居民區附近興建垃圾焚燒發電廠。
Vivi告訴美國之音,她自己也覺得「快時尚」的興起給環保帶來更大壓力。「我就是覺得她們那種穿衣服法太浪費了。這些網紅店的衣服,質量肯定也不是特別好嘛,那你用的那些染料啊,牛仔這些,對環境的污染是很嚴重的。」
她笑言,和一個同事聊天時談到快時尚不環保,結果對方直接答道:「你知道怎麼最環保嗎,不買最環保。」
年輕一代越來越接受二手閑置理念
對Vivi這種多年的環保踐行者來說,既要體驗時尚的快樂又不願意浪費的解決之道,是上閑魚這種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買賣二手服裝。「那些小姐姐們換的都很快,她一季的衣服,比如西裝外套這種,可能就穿個兩三次,反正我是不介意。」
Vivi雖然在淘寶上長期關注一些網紅店,但是她自己並沒有耐心去「蹲守」著搶剛出爐的新品,而是等待第一批忠實買家淘汰後再買入。「我知道她們會把往年過季的,所謂的不是那麼時尚的衣服弄到閑魚上去賣。我不是那種衣服在當季開售的時候,在那老老實實蹲著,還要搶,我不是會費這些時間的人。我過一陣子想起來就去閑魚上搜一下這個牌子,看看現在市面上大家在賣的有哪些,那我輕輕鬆松的幫她們回收一輪這個衣服。」
Vivi坦言,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穿別人穿過的衣服,環保理念目前在中國也還比較小眾,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得對二手文化更加接納。「有時候我同事問我,你這件衣服在哪兒買的啊,哪個店啊,我就說,你甭找了,這個店沒了,我都是在閑魚上買的,然後我就順便推介一下環保這個事情。」
Vivi介紹說,現在租衣服也發展成了新的業務。「最近我才聽說的,有一個軟體叫‘托特衣箱’,你每個月花幾百塊錢,他就給你送來幾件衣服。這幾件衣服可能是質量挺好的,中上價牌那種。但是你就完全是租,你不會擁有它,穿完又退回去。因為你買買買,其實對自己家裡空間的壓力也很大嘛。所以這個軟體就是滿足你穿上新衣服的願望,同時不用去考慮要不要二手賣掉啊還是家裡堆著。」
位於江蘇南京的二手服飾賣家「玫瑰小姐」,因為自己平時喜歡囤貨但是家裡又空間有限,在閑魚經常挂出自己幾乎全新的服裝售賣,如今已經擁有3700多名粉絲。 玫瑰小姐告訴美國之音:「如果沒有這個閑置平臺,我估計很多衣服都是直接丟掉了。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環保,減少了一點服裝浪費,還回了一點血。」
和快時尚單品相比,玫瑰小姐更願意高價購入經典款。「現在快時尚類的服飾,個人真的很不推薦,特別是在我大型斷舍離以來,已經直接丟了特別多的衣服了,首先丟掉的就是那些快時尚類型、做工質量版型稍顯廉價的。雖然這類衣服入手價格不高,但耐不住穿,材質、做工、版型各方面都不太ok,基本穿一兩次就特別容易變形。還有人真的不需要那麼多衣服。雖然我還是喜歡買漂亮衣服,但已經會考慮是否值得了。」
綠色和平的劉華也在近幾年觀察到了大家對二手閑置交換活動的熱情。他告訴美國之音:「我偶爾也參與過類似的活動,包括有些企業不定期的會在內部組織類似的活動,比如閑置的交換,具體到服裝的交換,我能感覺到每次都挺火爆的,這是我的直觀感受。」
除了線下的活動,劉華也在線上的一些微信群裡看到大家習慣於交流閑置信息。「我們那個閑置群活躍程度也蠻高,而且這個群還有個比較好的習慣,很多人在決定下單買東西之前,無論是服裝也好,生活用品也好,包括電子產品,書籍啊,大家在下單之前,很多人會先在群裡問一下。實在沒有而我又等不了,再去買新的。」
「我覺得國內有些專注二手產品的電子平臺的興起,其實也能印證我在線下主觀感受的這樣一個總體的趨勢。它讓我們能把現成的東西,已經進入到消費環節、特別是閑置的產品,保留它的生命價值。它讓我們減少因為分配不均導致的這種浪費,把資源更好的利用起來。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