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維港日落。(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3年11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立場親共的香港《東方日報》8日頭版頭條發文炮轟香港政府,稱香港經濟復常不似預期,政府官員盲目樂觀,並引述調查指九成中小企料明年營商難。文章指出目前香港的經濟困境,但在主流媒體一片「說好香港故事」的主旋律下就顯得十分「不和諧」。有網民留言揶揄,《東方日報》危言聳聽,明明政府話形勢大好,報紙就天天和政府作對。還有網民預計,大裁員即將來臨。
11月7日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結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後見記者時對香港經濟持樂觀態度。他表示,雖然外圍充滿挑戰,但今年經濟增長仍超過3%;失業率亦很低,約2.8%左右;統計數字也顯示市民的收入有實質增長,所以市民有較為穩定的供款能力。再看看現時供樓人士的平均供樓開支佔收入比例,有關數字不到四成;加上現時「脫供」,即到期但未能供款的比例也很低的,上次的公布數字是低於0.1%。參考上述種種因素,他認為,如果未來物業市場有秩序調整但不造成系統性風險的話,其實反應不需要過大,可讓調整通過市場有秩序地進行。
不過《東方日報》就批評港府官員過度樂觀,不點名反駁陳茂波,稱「有財金官員昨日(7日)表示,最新預計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可以超過3%,然而在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內預測經濟增長為3.5%至5.5%,變相承認本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數字較年初預算案公布的下限即3.5%還要低,可見當局錯估,而增長明顯放慢。」
報導引述渣打銀行數據,指該銀行調低香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4.3%下調至3.3%,明年亦由3.6%降至2.9%,而今年7月該行曾將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由3.6%上調至4.3%。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解釋,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速僅有4.1%,若本港全年經濟要達致該行早前預測的4.3%目標,意味第4季經濟要升7%才可。他又指,本港零售、投資、出口三大經濟環節表現均較預期弱,尤其是零售表現落差較大,房地產及股市帶來的財富效應未如正面;出口亦未由去年的基數回復元氣。
除此之外,調查反映市場信心不足。渣打透過調查發現,91%中小企預料明年會遇營商困難,其中53%認為經濟環境將較預期差、35%及32%則認為成本上升及難以招聘是企業面對的問題。
《東方日報》在《國安法》後經常扮演《蘋果日報》怒轟政府,本月7日,該報章頭版頭條發表題為「救市乏力 基建燒錢積極 財赤恐破萬億」的文章,稱股市一潭死水,多名議員亦指財政赤字嚴重,甚至預料累計財赤達一萬億元,形容為「好恐怖的數字」,再加上儲備創新低,但政府仍繼續推出備受爭議的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基建項目,繼續「燒錢」。
有網民留言揶揄,《東方日報》危言聳聽,明明政府話形勢大好,報紙就天天和政府作對。
還有留言說:「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搞到經濟這麼差的原因是什麼,只不過沒人說,說完都改變不了現狀,嘥氣!」「無得對症下藥,點都解決唔到問題,正如你腦袋有腫瘤,但你淨係開撲熱息痛,諗住止到痛就當無事;或者隨便在頭皮上粘塊膠布就算了。外觀上好像解決了,實質一點用都沒有。」
還有網民說,日前去新加坡旅行,見到商場、food court人山人海,再回來看香港冷清的夜晚,只能苦笑。「即使這樣,今年可能已經係之後嘅最好一年了。以後或爆發裁員潮。現在很多公司都私下炒人,一批一批、一點一點這樣炒。有些公司炒了不少人,但是沒有報導,有些公佈會炒人,但沒有落實。有些就是不炒,但是就停發花紅。」
「根本香港最有錢消費的那班人都做外資生意。現在外資走人,社會就這樣從上層到下層,一層一層地衰落下去, 現在開始衰落到基層,開始影響基層消費。」「早前香港人被困三年,疫情後個個都外出旅行,周圍去,沒錢飛的就留港消費。這種熱潮過後,發現工資追不上物價,大家就會開始省錢,不再花錢或者不再留港消費,進而引發倒閉潮、裁員潮,可以預見未來只會越來越差。」
「發現做街坊生意的小商舖開始有些做不下去了,大型連鎖店就用不同方法節省開支捱下去。」「事實是,整個香港的經濟規模都在縮小。很多街坊小商舖都找人頂手或直接停業。我家附近有間六十多年的燒臘店近月都轉手。本來生意都不錯,晚晚都八、九成客堂食,但過去一兩年,被兩餸飯打死,已經沒錢可賺。決定不做的導火線竟然是因為商用冰箱壞了,要幾萬元維修。老闆說不值得再修,因為都不知道何時回本,就閂門找人頂手。最近新檔開張的餐廳,除了第一天有些客人外,每晚都在『拍烏蠅』(沒客人),看來恐怕捱不到半年。」
有跟帖說,「這個月我已經看到兩間做了十年的街坊鋪停運,朋友家的商鋪做到租約結束都不做了。以前經過這麼多次經濟危機都覺得只是週期問題,捱一段時間就過去了,但今次真是看不到盡頭。」
也有網民提到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指他講了那麼多話,這句其實最中肯:現在香港最大問題就是不生不死半天掉。政府若打算將香港全面大陸化就請儘早通知大家,不要一邊大陸化一邊又扮國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