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 菜過五味」是什麼意思?(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家經常在小說或者戲曲裡聽到這麼一句話「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麼其中三巡和五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酒過三巡
所謂三巡,其實就是三遍的意思,這種說法大約起源於唐代以後,因為唐代之前人們進食都是席地而坐,各用一套餐具,分配好食物便開始用餐,大家都分散著坐,喝酒的時候也不會有巡的感覺。
後來隨著高凳傳入中原地區,人們的進食方式逐漸變成了圍著一張桌子吃飯。在古代一些大戶人家喝酒是有講究的,不像我們現在都是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
在古代,一般主人和賓客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大家不會隨意走動,所以會有專門服侍賓客的侍女來給大家倒酒,這些侍女拿著裝滿酒的酒器給每一位賓客挨個的倒酒,一圈倒完就好像巡城似的走了一遍,走一圈就可以稱為一巡,那三巡就是三圈。
酒過三巡就是大家都喝了三圈,喝的很高興,該聊的也聊的差不多,意味著宴席即將散場。
菜過五味
五味指的當然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那菜過五味不是說上了五個菜,意指各色菜餚都已上齊,賓客都已經吃飽。
其實這句話反映的是古代飲食文化中的禮節,如果宴請賓客前來自家吃飯,菜品肯定不能是單一的,畢竟眾口難調,如果賓客不愛吃這道菜,難免會顯的失了禮數,所以要上齊各種味道的菜品,這樣客人才能選擇自己喜歡吃的。
像我們現在如果要請朋友來家裡做客,肯定會比平時豐盛,不但要讓客人吃飽,還要讓客人吃好,這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待客之道。
酒過三巡還有另一種說法,一巡為主人敬客人,也就是主人一對一地向賓客敬酒,二巡是賓客再一對一地回敬主人,三巡則是主人敬本桌所有的賓客。
男性朋友聚會時,剛開始都會有一些內斂保守,不會放開了聊,好像直接談正事會顯的有點生硬,所以,索性就先喝酒,大家酒過三巡之後也都放下了自己平日的偽裝和束縛,然後就可以開始暢所欲言聊正事了。
古人倡導飲酒有節,「飲不過三爵,過則違禮。」因此「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深層含意就是酒已經喝的不少了,菜也都品嚐過了,有事就趕緊切入正題,沒有正事的話也就應該散場了,說明酒足飯飽之後,這場宴席就到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