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區(圖片來源: 看中國攝影圖)
前段時間去了一趟日本,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日本北方的一個小鎮,傍晚路上已經基本上沒有行人和車輛了,一個穿著校服的中學生騎著自行車在人行道(沒有自行車道)上趕路。在接近一個小路口(沒有交通燈,就是兩個相鄰建築之間的小公路)時,只見她麻利地溜下車,推著車子從斑馬線通過後才從新上車騎行。騎車通過人行橫道需要下車推行,這是幾乎所有國家交通法規的規定,但在我的生活經驗中卻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嚴格遵守的實例。這件事情很小,但我想通過它來探討一個問題:對於規則的態度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對於規則我們可以採取三種態度:嚴格執行,靈活執行或不執行。以過馬路下車推行這條規則舉例,嚴格執行就是像日本這個青年學生一樣,即使完全沒有其他行人車輛和監控設施,也自覺下車推行。很多人覺得日本人做事情過於死板不知變通,交通規則中不允許騎車過馬路是出於安全考慮,在沒有其他行人車輛可以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直接騎車通過其實也並沒有損害任何人的利益,而且節約時間提高了效率,何樂而不為?這就是屬於靈活執行,也是大部分地區和個人的做法。至於拒不執行,在任何情況下都放飛自我,置自己與他人安危於不顧,這樣的人是比較少見的。
個人對待規則的態度會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如果我是騎車的人,我是否會嚴格遵守過馬路下車推行這條規則?如果讓我選擇,我是願意生活在他人對規則嚴格執行的社會還是靈活執行的社會?對於第一個問題,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靈活執行規則,因為大家都相信自己有著良好的判斷力,可以在維護好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通行效率。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選擇可能就不會太過統一了。我個人對第二個問題的選擇是情願生活在所有人都嚴格執行規則的社會。為什麼呢?因為我不相信所有人都能夠做出靈活執行規則的正確判斷。
還是舉個交通的例子,開車的朋友可能不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駕車通過人行道斑馬線之前,先停車觀察確保線上沒有行人,然後左後檢查兩邊道路上是否有行人有過馬路意向且可能在短時間內踏上人行橫道。一切檢查完畢確保安全無誤之後,下一步就是快速駕車通過路口了。就在把腳放上油門踏板的那一剎那,忽然不知從何處疾駛而來一輛自行車(例如外賣騎手)從你面前橫衝而過,驚得你一身冷汗。作為騎手來說,他靈活地判斷出以他的速度和技巧可以在你汽車起步之前安全通過路口,所以決定不遵守下車推行的規則。可是作為汽車司機,你是希望社會上所有人嚴格遵守規則還是靈活判斷執行呢?
規則有著嚴格的邊界,生活在嚴格執行規則的社會好處是很容易對他人的行為做出預判。靈活執行規則的話每個人對邊界的判斷不同,就可能導致他人配合的困難,甚至造成失誤。比如上面的例子,同樣有汽車等待的路口,有的自行車騎手會判斷不能通過,而有的騎手判斷可以加速通過,那麼汽車司機是不是得檢查更大的範圍內有沒有自行車,又如何判斷那些騎手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呢?一個簡單的通行變成了司機與騎手之間的博弈和賭博(司機有視覺盲區可能看不到遠處的自行車),增加了雙方的心理壓力並提高了事故的機率。
大家選擇對規則靈活執行的原因是為了提高效率,但一旦出現意外事故的話卻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路口的一次交通事故不但會帶來肇事雙方財產和健康的損失,也會造成道路堵塞,浪費大量行人車輛的時間。靈活帶來的好處伴隨著意外機率的增加,是否得不償失?還有一個問題是規則執行者可能並不理解規則制定者的意圖,他們「靈活」的判斷往往是錯誤的。有一個工廠進口了一套精密設備,組裝說明上對外殼上的螺絲鎖緊給出了複雜的步驟(例如A、B、C螺絲按順序轉兩圈,再按順序各轉一圈,最後A螺絲反轉半圈之類)。當地的組裝工人認為完全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把所有螺絲鎖緊不會鬆動即可。但他不知道如此複雜的步驟是為了讓外殼受力均勻不會產生應力積累導致微量形變。在他的靈活處置之下儀器外殼報廢,工廠損失巨大。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中,標準化操作流程早已經是生產管理的國際規範了。說白了就是對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設計標準規則,並要求操作員一絲不苟地執行。實踐證明這是讓大規模生產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條件。社會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能嚴格遵守執行各種規則,就能夠實現規則制定者所期望的理想社會狀態。
當然社會和企業還是有所不同。要討論社會中人們應當對遵守規則採取何種態度,我們要看到這裡有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個人的道德水準或曰私德,具體來說就是優先滿足個人利益還是社會整體利益。如果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輩,自然不用指望他們守規矩。那如果社會成員都能夠以公利為重是不是就肯定會嚴守規則呢?也不一定,因為這受到第二個因素的影響,也即規則本身及其制定者。制定合理的規則以及建設與之相匹配的完善基礎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如果規則的制定者和社會的管理者能夠將其做到完美,那麼社會參與者嚴守規則就是最有利的狀態。但如果規則本身不夠完善或不具備嚴格執行規則的條件,那麼一定的靈活性也是必須的。還是拿交通舉例,交通法規要求行人只能在劃定的人行橫道過馬路。如果道路規劃充分考慮到了行人的需求,有足夠的斑馬線或天橋等設施,那麼行人嚴守規則當然是最安全的。但如果一條很長的道路上缺乏人行橫道但行人又確有過馬路的需求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橫穿馬路了。
現代國家普遍採用民主法制的體制,立法修法一般都是冗長緩慢的過程,有的時候跟不上時代變遷的步伐。有些國家的地區間差異也很大,統一的規則也許不符合各地實際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墨守成規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是鼓勵靈活創新的精神,將現有規則作為指導,敢於突破創新並以此推動規則的修改和進步。當然也有的國家社會高層管理者有能力不斷完善更新法律法規,制定出符合實際的規劃建設方案,那麼就需要社會大眾更多的嚴格執行和配合。現實中這兩種情況都是存在的,差異來自於社會組織形式和價值觀取向,無所謂孰優孰劣。從社會道德觀的角度來說,只要社會參與者的主流都是以社會公利為重,那也不能說機械的嚴守規則比靈活執行規則更加高尚。
小結一下,如果社會規則是合理完備的,那就應當嚴格遵守;如果規則尚有瑕疵,那就靈活執行並尋求修改和完善。這是正常社會應有的狀態:尊重規則並教育社會成員遵守規則,在規則的框架內行事,修補和完善規則以適應現實的發展。相反的情況就是:沒有完善的規則,不尊重規則,甚至鼓勵尋找漏洞破壞規則的行為。這是社會高層統治者缺乏以社會公共利益為重的基本道德觀才會出現的現象,當今中國社會就是一個實例。
與很多日本人遵守規則近乎死板的態度正相反,中國社會中對待規則的態度更多是輕視甚至蔑視,不少人甚至抱有能不遵守就不遵守的心態。景區禁止塗鴉,可很多人就故意要在古蹟上刻上「xx到此一遊」;斑馬線前車輛需要禮讓行人,這樣一條最基本的交通法規至今依然難以在國內大多數地區執行。為何如此?與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學校也教育學生要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為什麼結果卻如此失敗?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的執政者中共政府:作為中國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其政策規則充滿矛盾且缺乏可行性;作為全世界這個大社會的參與成員,缺乏以公利為重遵守規則的私德。更糟糕的是其言行不符的身教破壞了學校教育的預期成果,把大量中國社會的成員同化成為和它一樣的利己主義規則破壞者。
首先社會規則的制定需要有最基本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但在中國卻充滿了矛盾和漏洞,讓人無法適從。從憲法就可以看出,中共製定的法律法規分為兩套:一套是拿來作秀的,華而不實;另一套才是它真正想要貫徹執行的。但問題是為了面子好看它還把這兩套規則全寫在了一塊,充滿矛盾卻又不能明確指出哪些條目是不作數的。這樣不嚴肅的立法態度帶來的結果是全國上下都不會嚴肅對待任何法規條款。作為獨裁集權統治者,中共並不認真對待歷史上自己制定的規則,因為它可以隨時把自己當下的想法寫成新規則強制推行。作為底層的執行者,他們無法辨別那些成文的規則是否符合領導人目前的心意,所以目前中國基本上還是依靠人治沒有法治的狀態。舉個例子,疫情期間嚴格的封控把城市居民圈在家中甚至封門堵塞小區道路,這樣的政策完全和消防安全法規相牴觸,哪條需要遵守哪條又不用遵守還不是領導說了算?這不就是人治而非法治的明證?在這樣的社會中你即使想做一個嚴格遵守規則的好公民都不可能,因為你壓根不可能同時遵守所有的法規。
作為世界大社會中的一個成員參與國際事務時,執掌中國的中共政權凸顯了極端自私自利,拚命尋找漏洞破壞國際規則的流氓本色。比如在聯合國利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的否決權屢屢為恐怖份子和流氓政權站臺。利用聯合國成員國無論體量大小一律一國一票的漏洞用金錢收買大量非洲小國阻撓聯合國通過不利於中共自身但有利推動國際民主自由發展的議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享受低關稅福利在國際貿易中大量獲益,但拒不履行先前做出的在金融電信等領域開放市場、尊重知識產權等承諾。流氓行徑還引以為傲,宣稱雙贏就是自己贏了一次又一次。殊不知它這樣對待國際規則不但失去了他國信賴終將被排擠出國際遊戲圈,而且它自己治下的中國人也會有樣學樣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它自己在國內制定的規則。上樑不正下樑歪。
中國掌權者對規則的漠視和道德感的缺失對整個中國社會都起到了嚴重的腐蝕作用。言傳不如身教,嚴酷的社會現實讓中國學校的一切品德教育都成了空話。教師們在課堂上教育學生要遵紀守法,同時又要求他們配合自己弄虛作假應付檢查,孩子們最終學會了什麼可想而知。這個畸形的社會讓你無法遵守所有規則,人人都必須學會「靈活」地選擇一些規則加以無視或破壞。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做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都十分困難,很多人甚至都很難理解那些可以嚴守所有規則的社會中人的思想了。
有一位中國男士娶了日本太太,他有時在網上觀看盜版影片,他太太發現後斥責他:「你怎麼能看沒有版權的影片?」他表示難以理解。是啊,難以理解,網上盜版影片網站一大把,看看似乎也無妨,不會被抓,嚴格來說也不違法(違法的是提供影片的網站,用戶理論上無法判斷網站是否擁有版權),為什麼不能看呢?但同時大多數中國人也能夠認識到盜版對影視行業的危害,而且現在大家收入提高了網上正版資源價格也很低,基本不存在經濟上無法承擔的問題,那又為什麼還要去看盜版呢?其實問題的根源不是中國人不具有版權意識也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在國內養成了看盜版的習慣,到了海外也由於慣性而沒有改掉。為什麼在國內要看盜版?因為大量優質的海外影片在國內壓根就沒有獲取正版或原版(未刪減版)的渠道啊。在國內你只有不看或看盜版兩種選擇,而不能堂堂正正地付費獲取正版,這就使得在國內看盜版反而成為了正當之舉。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到了海外也難以接受曾經的正當行為在當地卻是不義之舉。中共的媒體審查和網路防火牆的存在才是這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