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這個名字最早出自於《聖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們小時都學過英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麼一個疑問?John是英語中最常見的姓名之一,但為什麼漢語裡的「約翰」的譯音和英語中John的發音差得那麼遠呢?
至少我是曾有過這個疑問的,也曾問過老師,老師也說不明白。後來長大了,查了很多資料,終於搞清了這背後的歷史源流,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John最早出自《聖經》人物
John這個名字最早出自於《聖經》,在希伯來語中拼作Yohanan,意思是「受耶和華的恩典」或「上帝是仁慈的」。在西方,經過了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演變,最終才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英文 John。
拔摩島的約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要把事情說清楚,首先得說說《聖經》在西方的翻譯史。
一提到《聖經》,我們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聖經》是用英文寫的,但事實上第一本完整的英語《聖經》是直到14世紀末期才出現。在那之前,《聖經》多是以希臘文或拉丁文的形式出現,而希臘文或拉丁文的版本又是在希伯來語的版本上翻譯過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希伯來語的Yohanan變成了希臘文的Iōánnēs(音有汗),拉丁文中的Ioannes或Iohannes(音約翰內斯),基本上保留了原來的發音,但是書寫上,開頭字母由Y變成了I。
而字母I後來又衍生出字母J,也就是在I上加了一個小尾巴。所以後來,Iohn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的John。
再後來,傳到法國,就逐漸演變成了Jean,發/ʒɑ̃/的音,中文翻譯為「讓」。如法國小說家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中的主人翁冉·阿讓(Jean Valjean)。
《悲慘世界》中的主人翁冉·阿讓(Jean Valjean)。(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記得我小時候看的是《悲慘世界》的連環畫,冉阿讓因為偷一塊麵包坐了19年牢,出獄後借宿主教家時又偷了主教的銀燭臺,卻被仁慈的主教米利哀寬恕,對警察說銀燭臺是送給他。經過主教的教化,冉阿讓真心的懺悔並在後來成為一位有愛心、有尊嚴的人。小說裡的這個故事也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關於善良的最直接最生動的教育。就這樣,冉阿讓給我年少的心靈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John在英文中產生了音變
再到後來,到了1066年,英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諾曼底征服。法國的諾曼底公爵跨海作戰,一舉征服了整個英國,Jean這個法國名字從此傳入了英國。
法語也隨之成為英國貴族的通用語言,整個英國都以說法語為榮,而土著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英語只在底層民眾,這些下里巴人中被使用。慢慢的,就跟很多單詞一樣產生了音變,老百姓們就把Jean/ʒɑ̃/給念成了今天的John/ˈdʒɒn/。
這裡也就順便解釋了我們很多人上中學時的另一個疑惑:為什麼英語國際音標裡有個輔音音標明明長得和字母j一模一樣,但英語老師卻偏偏說了,這個不能發/dʒ/,要發成/yi/,比如yes,year。
您可能又要問了,那漢語裡為什麼John就譯為約翰呢?關鍵在於,漢語裡的約翰可不是直接從英文John翻譯過來的,而是源於對John更早期的拉丁文Ioannes(音約翰男)的音譯。所以我們會發現,漢語把John翻譯成「約翰」,其實遠比英語來的更準確,更接近它的本來發音。
John在歐洲語言中的不同變體
英語中有一個常見的女性名Jane,它其實就是女版的約翰,讀成/ˈdʒeɪn/,翻譯為「簡」,比如世界名著《簡愛》(Jane Eyre)的女主人翁。
英國郵票《簡·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John在荷蘭語、丹麥語、挪威語、瑞典語等北歐語言中仍然拼作Johan,德語中則多了一個n,拼作Johann,他的昵稱就是我們熟悉的德語名字「漢斯」。
到了愛爾蘭語中又變成了肖恩Sean(也可拼作Shawn/Shaun),比如電影007系列中James Bond的第一位扮演者肖恩·康納利爵士(Sir Sean Connery)。
電影007系列中James Bond的第一位扮演者肖恩·康納利爵士。(圖片來源:Alan Light/維基百科)
還有動畫片《小羊肖恩》裡那隻聰明且多才多藝的小羊!
動畫片《小羊肖恩》裡那隻聰明且多才多藝的小羊(右)。(圖片來源:AmeriCantaro/Adobe Stock)
John到了西班牙語裡拼寫又變了,成了Juan,但由於西班牙語裡的J都要發成h的音,所以就讀成了huan,漢語譯作胡安,是不是有那麼點耳熟?比如前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
同樣的道理,加州矽谷的灣區有個城市叫San Jose,是當年西班牙殖民者命名的,中文譯名為聖何塞,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Jose,卻不發「就死」,而要發成了「何塞」(/hoʊˈzeɪ, -ˈseɪ/)了!
加州矽谷的灣區有個城市叫San Jose。(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其實,這個何塞Jose就是英文中的約瑟夫Joseph的西班牙變體,中文裡又翻譯成「荷西」。
這麼多年了,一聽到「荷西」這個名字,我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學生時代讀的臺灣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裡,她的那個滿臉鬍子的大男孩荷西。
這還沒完呢,John在義大利語裡是喬凡尼Giovanni、到了俄語裡又成了Ivan,也就是伊萬或者伊凡。這可是俄國人最常起的名字之一。
說點有趣的。俄國之所以又被稱為沙俄,是因為俄國的皇帝又稱為沙皇Tsar,(Tsar即是俄語中的凱撒),俄國歷史上第一位沙皇的名字就叫伊凡(Ivan)。
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為什麼說他恐怖呢?因為他暴躁如雷,凶殘無比,一生中殺人如麻,還親手殺死了他的六位妻子,連自己的親兒子也不放過。當時的歐洲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以至於英國婦女哄小孩時,如果小孩不聽話,媽媽就會喊出一句「恐怖伊凡來了!」此言一出,孩子立刻就老實了。
伊凡四世的肖像畫,1897年由「俄國文藝復興運動」的名畫家瓦斯涅佐夫繪製。(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時空穿越到中國明代。有一位德國傳教士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他出身貴族世家,學識淵博,精通哲學、神學、數學和天文學,深得崇禎皇帝的器重,讓他當了欽天監,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天文臺臺長,他就是約翰亞當(Johann Adam),看,又出現約翰了。
約翰亞當他為了讓自己入鄉隨俗,已經學貫中西的他就把自己的德文姓名「亞當」改為發音相近的「湯」;德語中的「約翰」Johann改為「若望」,二者結合起來就給自己取了個特別有範的漢語名:湯若望。
湯若望(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而且我還要告訴你,英語名James詹姆斯和Jack傑克其實也都是John的變體和昵稱哦!是不是有種感覺,類似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簡直就是信手拈來。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英語中耶穌的名字是Jesus/dʒiː.zəs/,Jesus在猶太人的希伯來語中發yesu,那為什麼到了英語裡的發音卻成了/ˈdʒiːzəs/了呢?
這和John約翰的翻譯是完全一樣的道理嘛:漢語之所以翻譯為耶穌,是因為直接取自於拉丁文的發音,也更接近本音。
「當代音樂劇之父」安德魯·韋伯(Andrew Webber)寫了一首《仁慈的耶穌》(Pie Jesu),由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演唱,大家聽一聽,是不是發的耶穌的音?
我們順籐摸瓜,這也就是為什麼聖經人物中出賣耶穌的Judas我們叫猶大,Jacob叫「雅各布」,Job叫「約伯」,以及以色列的聖城Jerusalem會譯為「耶路撒冷」,Jordan River會譯為「約旦河」了。
從約翰到耶穌,您是不是發覺,咱們漢語的譯音真的要比英語發音來的準確得多呢?
【作者簡介】老哈利是國內擁有15年教齡的英語講師,國內人事部三級翻譯,曾在國內一線英語培訓機構任職,也曾是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創始人,現旅居美國加州,他將從「美國實用生活英語」、「英語詞源趣談」、「美式英文發音寶典」、「英美文化漫談」、「聽歌學英語」、「英美姓名探幽」、「美國品牌故事」等多個方面和不同角度,帶您一起走進英語學習的小天地,讓您在輕鬆愉悅的氛圍裡增長知識,增強英語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