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晚年最崇拜的人物是漢高祖劉邦。(網絡圖片)
在毛澤東生命的晚年,劉少奇、林彪的背叛,周恩來、鄧小平的陽奉陰違,朱德的冷眼旁觀,加上四五群眾運動群情洶湧,令毛澤東眾叛親離,深感大勢已去。回首自己一生,數十年來戎馬生涯,南征北戰,好不容易打下一朝江山。本想效法歷代開國皇帝,傳之萬代,不料後輩死的死,瘋的瘋,剩下的杇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壁,令他幾許無奈,幾許嘆息。此時,他想起了和他一樣出身自貧窮農家,崛起於行伍之間,在亂世中,勇取強敵項羽,掠得大好河山的小人漢高祖劉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西楚霸王項羽滅掉大秦,劉邦起於阡陌之間,形成楚漢之爭,垓下一戰擊敗強敵項羽,得掌天下。猶如清朝末年,孫中山推翻滿清,軍閥混戰,國民黨北伐一統江山,毛澤東共產黨螳臂捕蟬黃雀在後,趁日本入侵之機會,乘勢坐大,抗戰勝利後羽翼已豐,三大戰役打倒強敵蔣介石,江山社稷盡收囊下。眼見宿敵蔣介石在臺灣成功地傳位兒子,毛澤東怎會無動於衷?
於是,漢高祖劉邦成了他的好榜樣,也成了他最崇拜的人。但是想到劉邦成功地誅滅了各路諸侯,倚靠呂后成功地傳位兒子,而他礙於冠冕堂皇的共產主義言詞,不敢明目張膽;老婆、子孫後輩又不爭氣,眾叛親離,使到他日薄西山仍然未能傳位毛氏後人,確立毛氏王朝,再次傷感一時,在臨終的前一年他召親侄子毛遠新入宮,老淚縱橫,傷心地吟頌了劉邦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守四方!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登位,建立大漢皇朝。開國之初,不得不大封有功之臣,讓他們各據一方,其中以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勢力最大。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小人劉邦放心不下,其後花了六年時間,藉詞誅殺各路諸侯,特別是公元前196年御駕親征,雖然陣前中箭負傷,仍然最後平定了英布的叛亂。在班師回朝的途中,路過故鄉江蘇沛縣,在那裡住了十幾天,邀請父老鄉親擺酒慶功。席間,劉邦高歌一曲,慷慨起舞,這就是歷史上的「大風歌」。
劉邦想起兩雄相爭,計克強敵,連年征戰,削平各方山頭,如今垂垂老矣,不管能否安邦定國,但子孫後輩能否守住江山?一時感觸,於是「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漢書.高帝紀)。史學家紛紛評說「大風歌」透析著姦雄劉邦遲暮的蒼涼感,壞事做絕,晚年劉邦流露出內心深刻的憂慮和恐懼。翌年,劉邦在不安中去世。
毛澤東不是不想效法劉邦傳位後世,只是很多事情他來不及做。毛澤東臨終的前一年對毛遠新吟頌大風歌,不難看出,其心情和當年的奸雄劉邦一樣不安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