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於6月初發起大反攻,但截止目前結果卻非常慘烈。
【看中國2023年7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美國精英媒體《紐約時報》7月15日刊登一篇深度報導披露,烏克蘭反攻出師不利、繼續遭到慘重損失後,烏軍停下來重新思考戰略。
紐時:烏克蘭反攻遭受慘重損失後反思戰略
美國《紐約時報》當地時間15日發布題為「遭受慘重損失後 烏克蘭暫停行動反思戰略」的文章,據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在烏軍艱苦反攻的前兩週,其運往戰場的武器中有多達 20% 被損壞或摧毀,其中包括由西方提供的坦克和裝甲車等武器,烏克蘭人曾指望使用它們擊退俄羅斯。
官員們表示,在接下來的幾週裡,上述令人震驚的損失率已降至10%左右,從而保留了更多的烏克蘭人所說的即將到來大規模進攻所需要的部隊和裝備。
戰果改善的部分原因是烏軍改變戰術,更加註重用火炮和遠程導彈消耗,而不是衝入敵軍雷區和火力區域。
《紐約時報》補充稱,「但這一好消息掩蓋了一些嚴峻現實」,損失減少的另一個原因是反攻本身已經放緩,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經停止。
實際上,俄羅斯之前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準備反攻,前線鋪設地雷、坦克陷阱和戰壕,而俄羅斯的無人機和攻擊直升機越來越頻繁出動執行任務。
專家表示,鑒於這些防禦工事,烏克蘭在戰役初期遭受相對嚴重的損失也就不足為奇了。
《紐約時報》稱,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近日承認,幾週前開始的反攻行動曾短暫暫停,並將原因歸咎於欠缺裝備和彈藥,呼籲西方國家加快運送速度。
美國官員承認這一停頓,並表示烏克蘭人已再次開始行動,但更加謹慎,更擅長穿越雷區,並考慮到傷亡風險。 他們表示,隨著來自美國的集束彈藥大量湧入,這一速度可能會加快。
據俄媒報導,烏克蘭6月初對俄發起反攻,未在任何方向上實現反攻目標。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7月5日說,烏克蘭的反攻陷入困境,俄羅斯軍隊正在予以果斷回擊。
頓涅茨克領導人顧問此前表示,烏軍正進行第三次反攻,烏克蘭軍隊在進攻中損失慘重。西方不會顧及烏克蘭及其人民的利益,並準備與俄羅斯戰鬥到底。俄方已準備好繼續抵抗西方及其烏克蘭追隨者,並繼續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以無條件實現俄總統普京設定的目標和任務。
小而隱蔽且致命:地雷阻礙了烏克蘭的反攻
美國《紐約時報》7月16日的另一篇來自長期在烏克蘭南部反攻前線做報導的安德魯·E·克萊默 (Andrew E. Kramer) 的文章更深度披露揭示,地雷阻礙了烏克蘭的反攻:「當一系列俄羅斯地雷在烏克蘭南部的一塊田野上爆炸時,這是一個可怕的場景,四肢血跡斑斑,車輛倒塌。」
烏軍大反攻已經進行了五週,就連烏克蘭官員也表示,反攻開始時就已經停滯不前,對前線作戰的指揮官和士兵的採訪表明,進展緩慢歸結於一個主要問題:地雷。
該報導稱,烏克蘭軍隊必須穿越的田野上散佈著數十種地雷——由塑料和金屬製成,形狀像嚼煙罐或汽水罐,並有「女巫」和「葉子」等色彩繽紛的名字。
烏克蘭軍隊還因缺乏空中支援和俄羅斯建造的縱深防禦結構網路而受到阻礙。 但正是大量的地雷、絆索、誘殺裝置和簡易爆炸裝置讓烏克蘭軍隊在距出發地僅幾英里的地方陷入了困境。
澤倫斯基總統在7月14日的晚間講話中再次為反攻的速度進行了辯護,稱「每一千米的前進」都值得驕傲。
西方軍援在「燃燒」
烏克蘭於6月初發起大反攻,但截止目前結果卻非常慘烈。經過數月的醞釀,烏軍希望通過此次攻勢奪回失地並對俄軍進行反擊。然而,在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後,烏軍只能推進5至6公里,僅奪回幾個村莊,並未觸及俄軍的第一道防線。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烏軍在這次攻勢中損失了大量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據僅有圖像和視頻證實的損失數量估算,至少有20輛M2步兵戰車被擊毀。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6月27日宣布將30輛M2步兵車和25輛斯特瑞克步兵車移交給烏克蘭陸軍,以彌補他們在第一階段攻勢中損失的美制步兵戰車。
近期,美國和法國相繼宣布提供新一輪軍援給烏克蘭,但是在整個西方世界範圍內,響應這兩個國家號召的國家似乎並不多見。
奧地利、馬爾他、愛爾蘭和塞普勒斯等歐盟國家也在最近發表聲明,拒絕向烏克蘭提供「絕對安全保障」。此外,歐盟試圖通過所謂的「歐洲和平基金會」向烏克蘭提供150億歐元軍援的決議也遭到了許多歐盟成員國的強烈反對。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近日指出,有關西方援助烏克蘭在戰場上能夠擊敗俄羅斯的觀點是錯誤的。他堅持認為,烏克蘭與西方之間的合作已經失敗,因此美國及其盟友提供武器、資金和情報並不能讓烏方獲得勝利。相反地,他預測烏克蘭將比俄羅斯更早耗盡兵力,這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歐爾班強調,必須盡快實現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停火,否則烏克蘭將遭受巨大損失,包括大量財富的喪失和無法估量的生命損失。
報導來源:After Suffering Heavy Losses, Ukrainians Paused to Rethink Strategy
Small, Hidden and Deadly: Mines Stymie Ukraine’s Counteroffen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