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被視為減肥聖品的阿勃勒果實,其實是具有肝毒性、致癌性的。(攝影:薛莉/看中國)
根據「民視新聞網」報導,2022年7月,衛福部已有一項食品新制上路,就是曾用來泡茶,甚至被作為減肥聖品的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因為阿勃勒果實實際上是同時具有肝毒性與致癌性的,民眾切勿再食用!
屬於落葉性大喬木的阿勃勒是常見的庭園植物,它的花朵長得十分好看,花語為「金色之戀」。由於阿勃勒花瓣在掉落期間,隨風紛飛,彷彿細雨飄落般,因此獲得「黃金雨」之美稱,其果實也長得十分特別。而阿勃勒的果肉會刺激腸胃,雖然過去曾被民眾用來泡茶,甚至是被作為減肥聖品,但其實它的果實是不能吃下肚的,否則恐有中毒風險!
阿勃勒果實的呈現細細長長的外觀,與四季豆有些相像。而一根根長莢果掉落時,往往散落一地,民眾踩到時就會發出啪啪響聲。
國外曾有影片指出,阿勃勒果實在經過處理後,能拿來泡茶,而過去有不少愛美人士,進口含有阿勃勒成分的助排便保健類產品。
不過,產品中為甚麼要添加阿勃勒呢?這是因為阿勃勒被認為具有促進腸胃蠕動、清宿便的功能。因此,一度成為減肥聖品。臺北榮民總醫院曾經收治過一名腸胃不好又便祕的40多歲患者,經過詢問,才知道患者煮阿勃勒果實來吃,導致出現惡心、拉肚子、頭暈,甚至是肝指數高出成人甚多等副作用。
對此,腎臟科名醫江守山說道,阿勃勒的果實中,最主要含有的活性化學物質是羥基蔥這類的化合物。在這一類化合物裡,更早、更出名的是大黃素,它具有生殖毒性跟致癌性,因此歐洲食品安全局已經判定阿勃勒果實不能做為食品添加物。
根據研究文獻,阿勃勒又擁有波斯皂莢、婆羅門皂莢、豬腸豆、臘腸樹、牛角樹等名稱,原產於印度、斯里蘭卡,1645年被引進臺灣之後而開始普及。阿勃勒果實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異味,且具有蕃瀉苷、蘆薈素等,具肝毒性。
雖然過去被用作茶包、膳食調理包原料或是經過萃取後,拿來做為飲料、錠狀、膠囊狀、顆粒狀等食品原料,但根據衛福部2020年公告,「阿勃勒果實所含活性成分主要為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國際間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之疑慮,且依據目前可獲得文獻,無法訂定羥基蒽類衍生物的每日安全食用量。」
因此,政府規定「自111年7月1日起,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因此,過去誤會阿勃勒能做為藥用的民眾,別再依循沒有經過驗證之說法,要真正明白阿勃勒的果實只能看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