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的飯菜如果使用電鍋加溫保存,但使用錯誤的方式,恐導致食物中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少民眾習慣使用電鍋來加溫保存剩菜剩飯,但專家提醒,如果使用傳統電鍋保溫,可能會導致細菌的孳生速度加快,也容易出現食物腐敗等變質情形,最終恐造成食物中毒。
保存剩菜剩飯 理應注意步驟
根據「Heho健康」報導,在一項關於「國人食物冷藏保鮮觀念調查」的結果顯示,近六成的民眾時常讓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放到壞掉,致使冰箱變成堆放過期食物及細菌孳生的地方。
還有高達九成的家庭會直接將裝在盤子中的剩菜剩飯放入冰箱中,倘若冰箱沒有空間了,就直接將裝菜裝飯的盤子與鍋子重疊在一起。民眾本意是要保存食物,殊不知這般做法卻會導致食物的味道走味,同時造成冰箱散發異味。如若擺放的鍋盤不夠安穩,導致飯菜湯汁濺灑出來,則又為冰箱這一空間製造了細菌孳生的條件。
那麼,保存剩下飯菜的正確作法到底有哪些步驟呢?其實,剩下的飯菜應該要另外放入有蓋的保鮮盒中,待密封之後再放入冰箱。至於熱騰騰的熟食則應該先靜置放涼了之後再放入冰箱中。如果高溫飯菜沒有經過降溫這一步驟就直接放入冰箱,不只導致冰箱裡的空間在短時間內增溫,高溫食物在接觸到冰箱內的冷空氣後,會造成水蒸氣大量凝結,而這類潮濕環境恰恰是微生物最愛的,亦會加速食物變質的速度。
保溫飯菜 理應高於60°C
許多民眾會將剩下飯菜放入電鍋中,有時是保存放涼,有時是繼續保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目前正值炎熱夏天,許多民眾會將剩下飯菜放入電鍋中,有時是保存放涼,有時是繼續保溫。對此,臺大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表示,溫度如果低於60°C以下,恐易孳生仙人掌桿菌,造成食物中毒,相關症狀包括了嘔吐、頭暈、發燒、四肢無力等。
如今電鍋已成為不少民眾心目中的保存食物之物件之一,認為放入電鍋保溫,食物就不會壞掉,仍可以繼續食用,但也有民眾心存疑慮或提出質疑。
2022年11月1日,食藥署針對「食物使用傳統電鍋保溫就不會壞」之說表示,一般說來,食品加熱的中心溫度需要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在保存溫度方面,熱存溫度需要高於60℃,冷藏溫度則需要低於7℃,如此一來才能夠降低細菌生長的速度。溫度介於7℃~60℃之間則稱為「危險溫度帶」,這是因為許多細菌會在此段溫度間快速生長繁殖。
食藥署提醒民眾,餐點製作完畢後,理應儘速食用,如果未能馬上食用,最好是將其保溫在60°C以上,或是儘速冷藏(7°C以下)或冷凍(-18°C以下)保存。
針對傳統電鍋,食藥署表示,其運作原理是利用外鍋底板電熱管加熱的方式,當外鍋水量蒸發殆盡,則致使外鍋底板溫度開始飆升超過100℃,此時就會觸動底板偵測溫度裝置而停止電熱管加熱,電路會切換至保溫電路進行約65℃的保溫功能。不過,品牌或型號不同,保溫溫度就可能不同,而傳統電鍋鍋蓋也不是完全密封,因此較難確定保溫期間能一直維持在超過60℃的狀態。
食藥署表示,使用傳統電鍋保溫食品,若不小心落入「危險溫度帶」的溫度,反倒容易助長細菌大幅孳生,一旦保溫時間太長,食品就容易出現腐敗變質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