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落(圖片來源:看中國 龐大衛)
【看中國2023年5月31日訊】國安法籠罩下,香港公民黨日前宣布解散,主席梁家傑對此的感想是「也無風雨也無晴」,我的感慨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香港所有泛民政黨與團體中,我最想加入的就是公民黨,可惜我非專業人士,未必符合他們的條件,長時間以來我也對政治保持「遙遠的興趣」。今日公民黨解散了,才挑起我很想引他們為黨友的深切感受。
公民黨是典型意義的「和理非」,又是非常堅定的「和理非」,他們高度代表香港價值和本土利益,代表香港人普遍的政治訴求,因此他們不論在議會內,還是在街頭,都恰如其份地扮演了自己應份的角色,發揮應份的作用。
從關信基、余若薇開始,到梁家傑、吳靄儀、楊岳橋、陳淑莊、郭榮鏗等等,一長串閃光的名字,都曾經是我們望之彌高的對象。我時常為他們的義正詞嚴而感動,也為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勇氣而生欽敬之情。我只與吳靄儀女士有一面之緣,那是在中央圖書館一次公開活動中,她的溫文儒雅給我很深的印象,我也時常拜讀她在報章發表的文字,深為她的見識與文筆而傾倒。
見到梁家傑先生一次,是在維園的集會上,同行的人把我介紹給他,說我是他的擁躉,我們握了手,但沒有交談。當公民黨主力部隊被殲,梁家傑先生帶領疲憊的殘部,不肯棄械投降,多方轉戰,艱苦卓絕,直至彈盡糧絕,還依足程序,公決解散,保存實力,隱入民間,其間表現出來的堅貞氣節,充滿末路英雄的悲壯色彩,光憑這一點,已足為我心儀的偶像。
我在寫鄒幸彤獲獎那篇文章中,提到香港抗爭運動仍需要一批得力的政治領袖,公民黨人便是我敬仰的政治領袖。他們富於學養,個人操守高尚,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戰經驗,既有理想,又有組織能力,既可以在議會仗義執言,也可以在街頭和市民併肩作戰,他們比其他泛民政黨的領頭人優秀得太多。
公民黨當然還有第二第三梯隊,因為出身自法律和其他專業的人才多,其中也必有未來的政治領袖。什麼人具政治領袖的人格,什麼人沒有,那都不是偶然的,是各自成長背景和政治歷練的結果。公民黨的解散不是公民黨的終結,石在,火種就不會滅。
黨解散了,人心不散,這是生存的最大理由。面對獨裁政權的壓迫,避其鋒芒,轉移陣地,化整為零,臥薪嘗膽,在國安法高壓下的香港,是一種戰略性退卻的明智選擇。與其勉強維持,唔湯唔水,不如痛快一點,自我了結,深潛自處,另謀出路。公民黨的解散,只是未來更有力重組的伏筆,未來可期,公民黨的湼盤重生不是概率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黨解散人還在,人才是決定因素。利用深潛的時間可以用心學習,深入思考,熟悉不同民主制度的經驗,瞭解制度建設與運作規則,對香港人的抗爭歷史作出深切反省,對未來香港的政治路向作出更多探討,這都是公民黨黨員可以為新香港所作的精神準備。
與其保存一個黨的虛名,每天爭論一些與市民期望「離行離列」的無聊事,被政府利用來裝飾他們的假民主真獨裁,不如一了百了,把公民黨還給香港歷史,讓她在香港人心中永生。
我對香港未來仍抱有樂觀的期待,我不知道那需要多長時間,但那一天一定會到來。我閑來喜歡天馬行空(天馬行空無須成本),近年來,我常胡思亂想的便是,有朝一日中共垮臺了,香港將變成什麼樣子?
到天下大亂的那一天,國安法自動廢止,特區政府失去執政的合法性,香港往何處去,便成為所有香港人無法逃避的共同問題,到那時,就是公民黨重新集結的時候了。公民黨是不是仍叫做公民黨,那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公民黨舊人還在,他們還對香港與香港人負有政治責任,他們仍有建基於港人共同意志基礎上的政治願景。
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公民黨朋友們,我希望活到那一天,和你們在香港重逢。
圖形晶元公司NVIDIA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勛,最近在臺灣大學一次畢業典禮致詞時,說了一句很精闢的話,且借用來贈予公民黨諸君子:「戰略性退卻是成功的核心」,手足們,讓我們一起加油!
(文章由作者授權轉載自顏純鉤facebook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