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近年來不斷打壓民營企業,外界稱為「國進民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4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方近期將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作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工具,並鼓勵民間投資。民營經濟對中國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當局近年來不斷打壓民營企業,外界稱為「國進民退」。
目前,北京當局著力鼓勵民間資本,通過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將基礎設施建設(基建)證券化以公開募集資金。
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官員在4月19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要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產權交易、並購重組、不良資產收購處置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提升民間資本投資重大項目的積極性。
目前,已上市的公募REITs的原始權益人多為央企或大型地方國企,例如,渝遂高速項目的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公司、滬杭甬高速項目的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首鋼項目的首鋼環境產業有限公司、招商蛇口項目的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還表示,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下一步,發改委將多措並舉,積極利用外資,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經濟學者羅家聰表示,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早已在香港和外國流行,但發改委的做法,讓人聯想官方想用投資工具,把海外資金也納入共同富裕的範圍,「估計當局也想搏一搏,成果如何要視乎有多努力劫富濟貧。」
資深銀行家吳明德表示,中國多年來只依靠基建投資,刺激經濟增長,導致大批回報低、甚至難以回本的基建項目出現,如高鐵就是長期虧損的例子,受債務危機困擾,中國官方已無法為市場提供新資金,為了完成項目指標,借投資之名,只能向民企開刀。
還分析認為,新政策是政府財力變弱,無力支持大量基建的證明,官方試圖通過軟硬兼施的方法,逼迫民營企業自動獻身,協助政府完成指標。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當前經濟恢復正處於關鍵期,「適時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
英國BBC認為,李強的緊迫任務之一是重建民企信心。過去幾年,中國的民營企業經歷了罕見的打擊--教育培訓行業被取締;網際網路巨頭們被官方約談、退市、罰款、拆分;房地產開發商們觸及「三道紅線」後,債務違約、瀕臨破產,留下一地「爛尾樓」。目前各界普遍認為,民營企業的信心不足。
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表示,李強試圖向人們保證發展民企並歡迎外資。但是,「缺乏制度化的措施意味著信心不會立即恢復。」
經濟界與官方公認,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財政收入;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就業,民營企業佔全部企業的90%以上。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現象愈發突出,國有企業利用政策和信貸的資源擠佔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4月15日召開的2023(第十五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上,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發表開幕演講。李兆前表示,前段時間做了一個調研,當前信心和動能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孤立、斷供、卡脖子等風險加大,同時由於產業鏈、供應鏈對外轉移,造成了現在出口形勢不樂觀。疫情影響下,產能過剩、消費不振、成本升高,使得國內市場也不景氣,這就造成了利潤空間被壓縮,同時也消耗了企業的積累。
第二,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仍然需要改善,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喊打喊殺的網文不時出現。
第三,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比如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個別政策朝令夕改,執行中的「一刀切」、層層加碼的問題,還有「旋轉門」、「彈簧門」、「玻璃門」和隱性門檻的問題,在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