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兒子寄予厚望並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王老師是資深教育工作者,從教二十多年,專科是語文,也做了多年班主任。她帶出了很多「尖子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也不在少數。不過,年過半百的王老師有個不為人知的煩惱,自己的兒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不好,高三畢業兩年也沒考上大學,目前還在復讀階段。
王老師回憶兒子的情況,從小對他那真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學習上,自己工作再累,晚上也輔導他作業,講解疑難問題,高考前該報輔導班也報了。時間、精力、金錢,樣樣不差他的,人家家長做的自己都做了。特別是在王老師專長的寫作文上,更是為他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批批改改,一篇文章指導他反覆斟酌,修改,直到王老師認為的達到得高分的水準時,才過關。
即便如此,高考時,作文這一項並沒有給兒子帶來出類拔萃的高分,其他科目更是表現差勁,結果就是名落孫山。
王老師想,這些年自己努力工作,把多少別人的孩子送進了全國各地的重點大學,怎麼到自己孩子身上,什麼招都用上了就是不好使呢?連個普通大學也沒考上。
「難道我把心都用在工作上了?難道這孩子天生不是讀書料?」想來想去都不是。王老師找劉老師交心,兩個人是多年的老同事,劉老師的孩子又是「學霸」級的成績斐然。王老師認真向劉老師請教,怎麼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那麼出色。
只聽劉老師笑笑說:「我在家裡不太像個老師,做了一天工作了,回家還教課?我可不想那麼累。從孩子那裡想想也是,他在學校要聽老師的,在輔導班要聽老師的,回家還得面對一個嚴格的老師,孩子也累。」
「那是你怎麼和他相處的呢?」王老師問。劉老師說:「就是一個普通的母親。」
不知道別人聽了這話會不會認為劉老師過于謙虛了,王老師聽了卻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回顧自己這些年的家庭生活,王老師發覺,自己不知不覺中把在學校的教育模式也引進了家庭。在學校,王老師靠常年的經驗摸索,總結出一套嚴格把關又不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在學校工作實踐中,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這樣的王老師,優秀教師的思維模式是很難改變的。換句話說,王老師回到家裡,還是一個優秀教師,沒有放下教鞭,就像一個戰士,沒有卸下盔甲。
王老師回想起一件事。兒子上中學時,有一次模擬考試成績不佳,當時正是在考高中前分普通版和重點班的關鍵時期,那次考試的分數可是評定標準,兒子卻考砸了。
看著夜晚的燈光下,兒子的臉失去了平日的英氣,顯得有點蠟黃。王老師腦海中飛快地打出三大專案方針:第一,要分清沒考好的原因是什麼?基礎知識的漏洞和難題解答技巧沒掌握好,這二者之間的比例是多少?第二、找到漏洞和不足,從哪方面下手補漏,迎頭趕上?第三、到目前為止,學習方法上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家裡學校補習班,條件樣樣具備,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反應在成績上?
有時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佳,家長便急於找到問題所在。(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王老師平靜地想和兒子好好談談,從上面三大方向著手,找到問題所在,可能的話,今晚就製作學習計畫,畢竟離升學考試越來越近了。
王老師剛把話題提起,兒子卻說:「您在模擬試捲上簽個字吧。我可能進不了重點班了……媽咱晚上吃餛燉行嗎?有點胃疼,要湯多一點的。」
王老師有點失望,她想,兒子提到的簽字也好,晚飯吃什麼也好,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以自己常年積累的教學經驗,一次考不好不要緊的,這個時候趁熱打鐵,找出改進學習方法的地方,很可能在下個月的模擬考中轉敗為勝,重點班也是有插班機會的,只要學生成績夠硬。不過,既然孩子說胃疼,還是去給他下碗餛燉面吧。
王老師二話不說轉身進了廚房,忙活了一個多小時,熗鍋熬湯,煮麵下餛燉,終於端上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餛燉面,還特意為了增添食慾放了蝦皮和紫菜。沒想到,兒子已經回寢室睡覺了,書桌上留下一張試卷只等家長簽字。
王老師回想往事,再聯想到劉老師說的「在家就是一個普通母親」的話,不禁感慨良多。按說,以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加上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料,這麼好的條件,孩子的升學考試應該比很多家庭都要順利得多。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拿那天晚上的事來說,「普通母親」會怎麼做?
王老師不由想到,也許,那天晚上,自己要是把熱湯餛燉和考試問題分析的前後順序調整一下,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兒子把考卷拿回家來,自己錯在首當其衝開啓了當老師的思維模式。「那晚的燈光下,我應該首先想到的是,孩子臉色不太好?餓了還是冷了?心情是不是不太好?我不知不覺拿他當班級裡的學生之一了,而不是家庭中的『這一個』。」
王老師從此以後改變了。在家庭中,她把關心兒子的生活起居、飲食營養和心理健康放在了第一位。至於學習方式,學習成績,考題傾向分析,這些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當他有什麼問題提出來時,王老師再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已,家庭中課堂的影子減少了很多,家裡的談笑倒多了不少。後來,王老師的兒子在復讀2年後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王老師對劉老師非常感激,因為劉老師那句「在家就是普通的母親」的話正好啓發自己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她想,原來,對孩子來講家庭概念是很簡單的。簡單,不是吃喝拉撒睡這般程序上的「簡單」。孩子心底的「簡單」,意味著一種純粹的需要。家就是家,溫馨、安慰、包容、溫暖、低落時的陪伴,這就是孩子需要的。家庭不是課堂,也不是補習班,那些理性分析和說教,應該更多地留在家之外的地方。
王老師又在一次聊天時半開玩笑地對劉老師說:「通過我和孩子的互動關係,我的看法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卻不一定是最好的父母,您同意我這句話嗎?」劉老師還是笑笑說:「咱們都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師了。很多人覺得老師自己的孩子一定個個都是學霸,其實也不盡然。您總結的話意味深長,無論作為家長還是作為老師,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