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本末】銀行業穩定的幻象(圖)

作者:利世民 發表:2023-03-20 14: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金融危機引發銀行爆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金融危機引發銀行爆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儘管每家銀行都堅稱自己很安全,但在現實中,銀行是有極高風險的行業。銀行需要人們相信它們的穩定性,它們才能夠以槓桿賺取利潤。槓桿,是金融業的基礎;銀行除了從存貸息差賺錢,更重要是借出它們根本沒有的錢來「無本生利」。就是這種槓桿,讓銀行能夠賺取超過利率差好多倍的利潤。

如果沒有槓桿,銀行幾乎是無利可圖。尤其在近年,不論是存貸息差,抑或是長短期的息差,已經不可能讓銀行賺到利潤;所以銀行除了不斷增加槓桿,亦必無他法。這種不斷增加槓桿的做法,最終只會令整體風險增加。當整體風險增加,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每次金融危機後,經濟總會出現「去槓桿化」;令銀行利潤大受打擊,結果銀行業就要尋找方法將錢借出去。

一次又一次,重覆又重覆,這就是為何金融制度在過去幾十年間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每當發生銀行危機,雖然理論上其他的銀行可以為資金緊絀的同業提供貸款,以幫助穩定情況,但通常信心動搖的情況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自顧不暇,所以最終還是要靠中央銀行充當最後貸款人。

由中央銀行出手化解危機,其實也是一個微妙的平衡。在混亂的情況下,及早出手,理論上可以防止信心危機擴散,避免更多銀行被捲入旋渦。但過早或太慷慨的行動,又或者甚麼銀行都救,最終會鼓勵不負責任的財務管理,也就是所謂的「道德風險」。

理論上,中央銀行不會破產,但如果危機不斷,最終的擔當還是要由整個國家一起去承擔;具體而言就是接連發生的貨幣危機,國內的通貨膨脹以及對外幣貶值。

過去的金融危機,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最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制度相對多缺漏。要知道那些國家曾經出現過這種不斷增加槓桿再爆破的經歷,只要看看鈔票上有多少個「零」就是。但自從1990年代,首先是日本,然後是美國再到歐洲,彷彿最大規模的金融危機都在傳統的大國發生,甚至令人以為資本主義的終局將要到來。

這亦是中共最希望世人相信的「東升西降」。

2008年因次按引起的金融危機,絕非美國面對的第一次泡沫爆破。熟悉美國的金融史就知,過去二百多年,幾乎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一次泡沫爆破;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原因。每場金融災難,事後孔明的說都是有跡可尋,可防可控,但事實上由泡沫醞釀直到爆破的一刻,大家都只會沉醉於紙醉金迷當中。

歷史給我們一個最大的教訓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企業倒閉是正常的,銀行是高風險的,金融危機經常發生,太陽如常升起。」

銀行本質上是不穩定的;認了吧。為甚麼人們有錢就買樓買股票?表面上是對抗通脹,但想深一層,銀行業穩定的假象,依賴於出問題時總會得到救助,而代價卻是由社會上每個人去承擔,也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

在一個持續有通貨膨脹的社會,誰可以得到銀行貸款,買入資產,就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們賺取的除了對沖了通貨膨脹,更重要是貸款讓他也享受到槓桿帶來的好處。這是個人理財的第一課:「槓桿放風險放大,但也將回報放大。」

相反,在通脹下的社會,最受剝削的就是那些只可以靠勞力賺取工資收入的人。

難道我是在勸大家要借錢嗎?不。我只是解釋為甚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富有;尤其是當他們投機失利時,可以將代價轉移到別人身上,這種不公平的剝削,就是剛才所提到的「道德風險」。現在大家明白為甚麼風險可以跟道德拉上關係吧?尤其是當政府以納稅人的錢,去救助管理不善的銀行,助長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也是2009年之後的所謂救市,會引起如此廣泛的不滿。

最近一波的金融危機,主流的講法指銀行在過去兩年,因為存款暴升,但收到的錢卻沒有門路借出,銀行唯有買入國庫券和抵押貸款證券,但2022年利率急升,導致銀行錄得虧蝕。另外,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由於主要客戶是初創企業和投資在這個範疇的基金,所以在這個科技企業寒冬,矽谷銀行更形雪上加霜。

然而,以上所講的這些因素,似乎並未能完全解釋另外兩間停業的銀行;一間是主動清盤的Silvergate Bank ,另一間是被勒令停業的Signature Bank。無獨有偶,這兩間銀行均在加密貨幣領域極為活躍。至於矽谷銀行,雖然暫時表面上與加密貨幣沒有直接關係,但很難講間接地會否因為個別主要客戶而承擔了加密貨幣相關的風險。

更諷刺是,加密貨幣的冒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2008金融危機,越來越多人對傳統銀行金融業感到不滿,亦失去信心。偏偏在2022年,卻出現近四十年來美元走勢最強的日子。美元走強,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是俄羅斯入侵鳥克蘭。傳統上,每當環球局勢出現不穩,美元和美元相關的低風險資產,都會率先被搶高。2022年被搶高的是美元,到最近就連美國國庫債券也被搶購,以致美元長債市場息率也有明確的跌幅。

究竟在目前的情況下,會否有更多的銀行出現問題?這一點不易預測,但可以肯定是由於中、長期的債息回落,令美元的孳息曲線倒掛的情況更嚴重。那怕沒有任何明顯的信心危機,聯儲局再加息的空間已經極低,而現在的情況亦似乎意味,加息周期要告一段落。至於往後發展具體會是怎樣,就更難準確地預測。

雖然說這個金額系統,已腐敗不堪;但正如剛才所講,這個制度周而復始地醞釀泡沫然後爆破,爆破後又是另一個泡沫。這種資本主義的泡沫循環,最大問題不是世界末日,又或者資本主義的末日,而是社會上總有一群人,當冒險賺大錢時,就是自己的財富,但是出了亂子問題,就會被人責任要由大家共同負擔。

想要有更公平和可持續的經濟系統,首先是正視銀行業的本質,認識和接受與銀行業相關的風險,甚至放棄銀行是穩定的假設和幻覺。同時也要加強金融教育,提高民眾對風險的認知,讓人們能夠更理性地參與金融市場,並且不輕易被表面上的「高回報」吸引,而忽略風險。最後才是公平和透明的監管機制,但重點在於鼓勵推陳出新,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慷他人之慨,去包庇既得利益者。

利世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