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認為李強將成為下一任國務院總理。(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民營經濟對財政、就業和經濟發展都作出了很多貢獻,但近年接連被官方打壓。3月6日,官方和官媒表示「污名化」言論干擾民營經濟是意識形態較量,同時為下一任總理李強造勢。
港臺時間3月6日上午,浙江省委宣傳部發布題為《別讓「污名化」言論干擾民營經濟》的文章。
文章稱,為啥一些「污名化」言論總拿民營經濟說事兒?這些年,網路上不時冒出一些激進言論,背後都有較量、鬥爭的影子。總結起來主要是五個把式:貼標籤、翻舊賬、放大鏡、帶節奏、唱老調。
文章稱,很多時候,拿民營經濟「說事」,其實是在為意識形態較量「做局」。在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節點,更要放開「看不見的手」,用好「看得見的手」。
除此之外,上海官媒澎湃新聞日前發表題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不容抹黑》社論稱,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離不開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力,不要人為地製造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的對立。不能對於民營企業搞整體上的污名化,「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在制度和法律上,要落實對國企民企的平等對待。
浙江官方和上海官媒的文章,似乎在為國務院下一任總理李強造勢,因為他曾經在這兩個省市主政。
外界認為,新任總理李強將帶著四位新的副總理(丁薛祥、劉國中、何立峰、張國清)首次亮相。李強將給外界呈現怎樣的個人風格與施政形象,又將如何應對中國經濟、外交、本屆政府施政目標、臺灣和香港等問題,在「兩會」閉幕之後的總理記者會上會揭曉答案。
李強始終被輿論貼上「習近平大管家」的標籤,此標籤源於其在擔任浙江省委秘書長期間,時任浙江省委書記正是習近平。2002年至2007年,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長達五年時間裏,李強一直是他的下屬。
從李強的言論或可以看出其施政風格,例如,早前談及政府與市場關係時,李強特別提到了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他說,不光要充分發揮市場這隻「無形之手」的決定性作用,還要讓政府這隻「有形之手」更加有效。
從官方和官媒的文章內容來看,暗合李強的言論。
最近半年以來,中國官方及媒體不斷吹捧民營經濟。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原因是在經濟方面,北京當局主要目標是恢復中國放緩的經濟重現增長、改善民生和穩定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並想辦法支撐數十個地方政府的財政與債務危機。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去年12月18日頭版報導,披露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細節。關於會議提出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稱,「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幹過來的。」
經濟界與官方公認的是,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財政收入;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就業,民營企業佔全部企業的90%以上。
但是,中國近些年的「國進民退」現象愈發突出,即政府加強對各領域的控制和干預,國企利用政策和信貸資源擠佔民企生存空間,讓民營企業陷入困境。過去兩年來,阿里巴巴集團、騰訊、京東和滴滴出行等民營企業先後受到北京當局各種打壓,罰款動輒達到上百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