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嗎?(圖)


中國似乎離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越來越遠了。
中國似乎離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越來越遠了。(圖片來源:chungking/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月26日訊】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是經濟界近年來一直談論的話題,也是中國一直強調「制度自信」的一個證據。但是最近以來,中國似乎離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越來越遠了。

未富先老的國家

2023年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說,中國2022年的人口為14億1200萬,減少了大約85萬人。這是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飢荒」以來,中國第一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人口逐漸老齡化,適齡勞動力人口在2014 年已經達到頂峰。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6月30日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顯示,在2021-2025年期間,中國將有4000多萬人退休,這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將在這個期間減少3500萬人。

美國《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2022年8月22日的一篇評論說:「2021年,中國出生率降至歷史最低點。中國的中位年齡比美國大半歲左右,到 2042 年將大將近 7 歲……。根據聯合國的一項預測,中國人口將在本世紀後期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到 2060 年將減少2億多人。隨著這種衰退的展開,真正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美國艾德菲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政治學教授王維正說:「中國也有可能是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裡面第一個還沒有變富裕就變老的國家,因為它的人口平均壽命增加了。」

美國聖湯馬斯大學國際研究和現代語言主任葉耀元教授指出,目前中國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所謂14億人口。但是由於計畫生育的「一胎化」政策,加上「00後」大多數人結婚晚,生孩子的意願也比較低,因此中國的勞動力會在近期的未來慢慢減少。這對中國的財政稅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擔。

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可能性還有多少?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經濟增長突飛猛進,國內生產總值(GDP)從2000年約等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上升到2021年的77%。國際經濟界的主要經濟學家近年來都同意,中國經濟會在2030年左右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然而王維正教授指出:「這種分析多半都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就是說他們看到那個時候中國的快速經濟成長會永無止境地直線成長。」

而現實是,除了人口問題之外,最近幾年中國和美國及其西方國家的政治和經貿關係日趨緊張,新冠肺炎疫情也對經濟和貿易造成重大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葉耀元教授說,中國過去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很多外匯,但未來這些工廠可能都會移到美國境內、歐洲境內。例如蘋果的手機、平板電腦已經移到越南。蘋果公司希望在美國用自動化工廠製造產品。

葉耀元教授說:「最大的一個問題就在於過去中國是中國市場,中國是世界工廠,基本上多數的產品都是從中國製造的。可是因為中國的勞動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有些基礎的一些工廠都慢慢南移到東南亞,越南、柬埔寨、或者是南移到中南美洲這些區域,也就是中國勞力成本的優勢其實慢慢地在消失。」

葉耀元教授說,這意味著在未來,現在需要通過中國進行組裝或製造的很多產品的基本零件可能在5年之後不需要中國了,中國的優勢都會消失。因此中國的經濟總量自然就會退縮。

美國金融機構高盛集團(The Goldman Sachs Group)的分析師仍然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24-2029年間平均有4%的增長,超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的1.9%增長,因此中國經濟將在2035年左右超過美國。

美國三一學院退休教授文貫中博士說:「這個時間肯定要推遲,不是說是可能,我覺得是一定會推遲。」

種種因素也使得一些人開始對中國能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產生懷疑,有人甚至認為這種可能性已經消失了。

葉耀元教授:「這裡面有太多的變數,因為我們等於現在是為未來40年中國的經濟做一個預測。從大多數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客觀的條件去做分析的話,其實中國要在未來可能這三、四十年間要有可以超越美國經濟成長率的可能性相對就比較低很多了。」

中國經濟強大 國際秩序堪憂

2022年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指出:「中國……是唯一既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又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來推動這一目標的競爭者。」

文貫中教授認為,如果純粹從經濟意義上說,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國人民也有這個意願,希望自己的收入能跟世界各國一樣。如果中國的體制是憲政民主體制,那麼世界也會歡迎中國的經濟體量增加。然而現實是,在中國的黨國體制下,經濟變強可能對世界秩序造成負面影響。

文貫中教授:「如果真的是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但是又是現行這種體制的話,那你是可以隨時翻臉的,就像普京一樣,一翻臉,就去打自己的小兄弟,你看你荒唐不荒唐。」

文貫中教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民眾不會同意和中國在經濟上全面合作,美國和西方不會願意幫助中共發展經濟。

文貫中教授:「中共現在對臺灣表現出強烈的武統意願,世界各國都有這個擔心。」

王維正教授認為,當一個國家的經濟體量強大之後,也有可能用在消極的方面,比如擴張軍力。

王維正教授說:「比如說過去他只能空口講整個南海都是他歷史上的一個水域,但他現在可能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去投資在最好的戰艦、最好的飛彈、最好的雷達上面,然後可以把南海變成他的內海。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者是他要到遠洋去建造遠洋基地,他要把一帶一路全部給連起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對人類來講的話就不是一個很好的貢獻。」

葉耀元教授也認為,中國經濟體量變大對美國來講是一個隱憂。因為這樣中國就可以利用自己經濟總量的龐大性吸引更多的國家跟中國維持較好的關係,而這些國家也會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力而維持和中國的關係。中國就會利用這種關係跟美國抗衡。葉耀元教授以韓國和中國的關係為例。

葉耀元教授:「即便美國跟中國的關係不好,韓國也不大願意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美國身上。它還是希望能跟中國維持一定程度的貿易關係。所以這就變成說,當中國的經濟體量越來越大的時候,對於這些周遭,就是可能在用中國市場或者在透過中國市場賺錢的這些國家,它就會在美中抗衡裡面他不大能很快地選擇自己到底要站在什麼樣的一個立場。這個對中方來講當然是一個大利多嘛,可是對於美方來講卻是一個憂啊。」

黨國體制有礙發展

還有一個造成美國和西方不再願意與中國在經濟上合作的重要因素是中國的體制。文貫中教授說,中國想通過黨國體制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因為已經沒有信心通過市場做到這一點,所以就要用排擠民營企業的方法人為地使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其目的是認為國營企業是黨自己的,自己比較信任,創造出來的資源黨可以100%支配。

文貫中教授說:「習近平上臺一開始就有擔心,認為市場導向的改革繼續下去,黨就會被邊緣化,那黨不是就完了嗎?這是他的主要考慮。就是說,他擔心沿著徹底的市場經濟發展下去,黨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呢?他發覺,四十年來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給了民營企業極大的空間,民營企業發展得很好,慢慢就給中國老百姓一個印象,就是不需要你黨的存在和瞎指揮嘛。什麼事情由市場經濟來搞,搞得比黨的瞎指揮要強多了嘛。那麼,黨,包括他自己,會越來越被邊緣化了。」

文貫中教授說,基於這種考慮,習近平覺得一定要把民營企業打壓下去,至少要把他們收到自己的管轄之內,操縱他們。其中一個措施就是每個企業都要派黨代表,由黨代表來領導這些企業。如此一來,民營企業的活力大受打擊。特別是哪些需要長期投資的民營企業,其生命力堪憂,因為不管是外資還是內資,沒有人願意在黨隨時可以瞎指揮的情況下長期投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