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今天是2023年1月23日,也就是即將過去了的大年初二。根據《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今天大年初二是狗日,明日大年初三,則是豬日,也正是民間所謂「睡到飽」的日子。另外,大年初三又被稱為:「小年朝」、「赤狗日」、「餓鬼日」。接下來就為各位做些簡略介紹,希望大家在瞭解大年初三之後,能更加歡歡喜喜過新年。
大年初三的稱謂
一、小年朝
大年初三有「小年朝」之稱,宋代又稱之為「天慶節」,這天代表了宋代官員開始了假期。不過,「小年朝」、「天慶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在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大中祥符元年,傳聞有天書降至人間,宋真宗得知消息後,隨後下達詔書,訂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讓官員得以休假五日。後來,此日又被稱為「小年朝」。
二、餓鬼日
舊時,民眾稱大年初三為「餓鬼日」,這天也忌拜訪親友。不過,「餓鬼日」這一說法及相關習俗已隨著時代進步而被淡化許多。
三、赤狗日
古時漢人還稱皇曆大年初三為「赤狗之日」,是因為在神話傳說中,女媧娘娘捏造出了狗,而赤狗在傳說中屬於「熛怒之神」,遇上祂將遭遇非常不吉利之事,加上赤狗的「赤」字有「赤貧」之意,導致百姓也不願意在初三這一天宴客,恐招致貧窮。
大年初三的習俗
一、老鼠娶親、老鼠分錢
民間傳說老鼠會在大年初三的晚上出來娶親,故稱為「老鼠娶親日」。不少百姓為了避免打擾老鼠,會特地提早熄燈睡覺。
針對「老鼠娶親」,民俗學者林茂賢表示,這故事雖然是普遍流傳在華人圈中,但老鼠娶親的日期在各地都出現不同說法,像北京老鼠是「十七十八耗子成家」,其它地區也出現了初十、十一娶親的說法,臺灣老鼠則是在大年初三,也就是明天要娶親。屆時臺灣民眾應該要放置食物來為老鼠賀喜。
二、燒門神紙
古時人們在初三之夜會把年節的松柏枝與節期時所掛的門神箋等焚化掉,表示一年已經過完,要開始營生了。俗語有一句:「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之說法。
三、小年朝之習俗
因初三又稱「小年朝」,因此逐漸演變出了不掃地、不生火、不汲水等跟歲朝相同的習俗。
四、強化姻親關係的活動
中國部分地區在初三這天特別重視姻親關係,其中包括「走初三」,也就是女婿向岳父拜年;或是娘家來接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宴飲的「三姑三」之俗。
另外,根據《中華全國風俗誌》所載,山東、河南都存在祭祖掃墓的習俗:「正月初三日祀祖先,掃祖墓。」
大年初三的禁忌
一、不可外出、不請客
在漢族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三這一天有不外出這一忌諱。
由於年初三是「赤狗日」(同上述),民間認為這一天不能辦桌請客,避免辦桌請客招致一年的窮困。
此外,赤狗日還跟「赤口日」的讀音相似,因此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另有一說是年初三很容易跟他人起爭執),盡量不在初三外出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不過,現今許多公司、企業約莫在大年初四就開工,因此盡管碰上「赤狗日」,仍有不少人把握初三這最後一天假期外出走走。
對此,民間亦有化解方法:若真要外出拜年,可以預先擺放一道化口舌符袋在身上,藉此化解口舌。
二、不可吃米飯
民間相傳正月初三是漢人民間的「穀子生日」,因此這一天只適合祝祭、祈求一年豐收,不適合吃米飯,否則就是傷穀。有些農民則認為,初三吃米飯,會得罪米神,將影響穀物未來的收成。
另有一傳說指:正月初三是「田生日」,因此又稱初三為「田本命」。像元代陸仁友《研北雜誌》有載:「世謂正月三日為田本命。」
雖然大年初一到初三都有禁忌,但相信只要我們存好心、做好事,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裡,成為更好的好人,自然能天天都是好日,不須過度擔憂民間種種禁忌。
臺灣民間流行「新年頭,舊年尾」之說,雖然在皇曆新年前後,禁忌繁多,但亦如學者林茂賢表示,無論是關於諧音或演繹的禁忌,用意都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擁有好的開始,探究原意實際上是很有人情味的。
參考資料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
林茂賢〈新春戒嚴期〉與〈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
小編給您的溫馨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