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各地疫情大爆發,每個醫院擠滿了新冠病人(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15日訊】3年來,病毒幾經變異,但科學家亦快速研發出疫苗、藥物,病毒成功「與人類共存」,但病毒的致命威脅大幅限縮──新冠的致死率由最初的武漢株致死率4%,一路降至Omicron的1%。
不過,正當包括臺灣的全球多數國家,開始與病毒共存之際,防疫政策一直與全球主要國家「逆行」的中國,在全球逐步開放時、堅持清零,引發人民「舉白紙」後,短短一個月內,竟由全球最嚴格轉而原地躺平,快速放寬防疫政策,並宣布2023年1月8日將解封邊境。
各國都是視國內疫苗覆蓋率、重症控制率及各種防疫人力與物資狀況,逐步開放;中國在「收」與「放」之間無接軌的快速轉換,確診病例增加的實際狀況、病毒株變異的演進,對全世界都是一團謎。中國的「開放」,反令其他國家開始緊張,繼美國、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多國宣布重啟邊境防疫政策,臺灣的防疫指揮中心也於下週日(元旦)起,針對中國返臺民眾進行入境PCR。
新冠疫情3年後,除了再一次的「中國病毒」變數外,臺灣要真正與「病毒共存」,還有哪些挑戰?
一個月內從清零到躺平、開國門,還更名為「新冠感染」
1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表《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宣布將於2023年1月8日起「邊境大解封」,未來入境中國只需要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入境全面檢測,也不必申請健康碼。中國可說是全球最後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之一,但卻不同於各國小心維護醫療量能、儲備快篩、抗病毒藥物,採「漸進式開放」減少死傷,而是在短短一個月內,從最嚴格的動態清零,到原地躺平,不再通報確診個案數,也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
台大臨床醫學教授、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對中國現況來說,上億人感染可能造成百萬人死亡,這是很可怕的數字。」根據《路透社》統整多方統計,中國在這一波疫情恐有超過200萬人死亡。
境內棄守、邊境又開放,中國大開病毒控管的大門,人民受害,全球驚駭。李建璋表示,中國疫情大爆發,會讓感染者立刻佔滿醫院量能,讓原本可以得到救治的其他疾病病患失去就醫的機會,超額死亡將會大量增加。
不僅如此,「中國的醫療體系與臺灣不同,診所非常少,所以民眾大小病都要擠到醫院,如今冬天除了COVID-19,還有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也正流行,容易造成交互感染,」李建璋說。
尤其,中國採用自己國內製造的減毒疫苗科興、國藥疫苗,疫苗以武漢病毒株來製造,對Omicron的效果未知,且多數接種時間已在一年多前,體內的抗體可能已大幅下降。
李建璋說,Omicron並非真的如感冒般無害,共存的條件有很多,以防疫做得好的新加坡為例,有充分的醫療量能、高疫苗覆蓋率、無虞的抗病毒藥物,Omicron的死亡率才能降為0.01%;但在南美洲,即便仍有接種mRNA疫苗,死亡率仍為0.4%,兩地就相差40倍。
中國威脅1:境內疫情不透明,各國邊境反向控管
中國疫情及病毒發展一直令人猶如霧裡看花,無法精準掌控判斷,這種情況下,中國又宣布大開國門,其他國家最擔心的是,再一次由中國「輸入」變異病毒,衝擊自己的境內疫情。因此多國第一時間皆以「反向控管」,針對中國入境民眾重啟邊境篩檢。
中國的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疫苗接種數據、疫苗保護力等相關資訊並不透明。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於確診統計只到2022年12月23日,且當日全國確診人數僅4,000多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中國不僅境內防疫政策放寬,也在12月27日宣布將在2023年1月8日起,入境中國僅需檢附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並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旅遊簽證。這代表中國民眾將可自由出入國境,不需受到隔離限制。當日下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中國感染的詳細情況難以掌握,日本國內不安情緒正在增加(注),因此緊急宣布,自12月30日起,自中國入境、或7天內有中國旅遊史者,將全面進行入境篩檢。
不止日本,美國也在29日宣布,自中國(含港澳)入境旅客將需提供48小時內PCR或抗原陰性報告;義大利也同樣重啟對中國入境者的邊境檢疫。而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印度,則在境內發現中國目前主流變種病毒株BF.7(Omicron亞型),即開始隨機檢測入境班機,也重新整備醫院量能。
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則在28日宣布,將於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針對目前中國(不含港澳)4個直航點、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來臺的旅客,將在入境機場或港埠進行唾液PCR檢測,若陽性則採現行隔離規定「5+n」,陽性檢體則送往疾病管制署昆陽實驗室定序,藉此邊境攔截確診者,也及早揪出變異病毒株。
長期聯繫福建沿海、金門、馬祖的「小三通」,2020年2月疫情開始後停航,直到今年12月22日行政院宣布,小三通將在2023年1月7日到2月6日第一階段復航,對象僅適用金馬民眾與中國配偶,以專案申請方式進行。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各國會如此積極祭出措施,是因為中國現在是感染旺盛的地方,突然開放代表有大量人口將在短時間內被感染,從中國入境各國的旅客感染比例高,又可能帶有新病毒,所以各國要依照自己的資源能力,進行適度的風險控管。
「如果一個國家相對疫情穩定,就應該加強防疫,避免造成新一波疫情;但如果現在疫情已在延燒中,相對影響就較小。」
黃立民說,撇除中國因素,臺灣現階段就在疫情上升期,中國是增加的風險變項。
中國威脅2:大量病例恐成為病毒變異的溫床
各國積極對中國入境者加強邊境防疫,最大的擔心在於:中國境內病毒大量感染,是否會催生病毒變異,產生更具威脅性的病毒株?目前中國境內主流的BF.7,現在資料看來,並非特別毒的病毒株,但是否會持續變異,仍是各國病毒學者和防疫人員高度關切的事。
Omicron BF.7特性是什麼?更毒嗎?
目前在中國作為主流病毒株的BF.7,是BA.5.2.17的縮寫,為BA.5的子系。在美國、英國、印度、法國、丹麥等國家都有出現。
根據國外報導,BF.7的R0值(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基本傳染數,即未做任何防護措施下,一個感染者可傳播病毒給幾個人)落在10∼18.6;而Omicron的平均R0值為5.08。
BF.7是一支高傳播力的病毒株,症狀包括髮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疲勞等,與其他Omicron病毒株沒有太大差異。少數人有胃腸道症狀,如嘔吐和腹瀉;但也有無症狀感染者,亦是中國疫情難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此外,BF.7和BA.5最大的差異,是在受體結合域RBD有R346T位點突變,能增強免疫逃脫。英國10月一度列為關注變異株,但觀察至12月認為其威脅性不大,因此取消列名。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認為,BF.7以及中國境內檢測出來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目前尚未看到殺傷力高、需要特別關注的變異株。
不過,《美聯社》引用感染症專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系教授斯圖亞特.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他指出「每一次感染,都為病毒提供變異的機會」,擔心除了變異出Omicron的子系外,也可能出現全新的變異株,最壞的情形是傳播力提高、致病力也增加。
專長病毒演化的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表示,因為中國實際感染人數、疫苗效果都未明,很難有機會進一步確認病毒變異機率。
「這麼大規模感染的話,確實有可能產生新的病毒株,但是可能性有多大?真的沒有人能估計得出來。」
王弘毅解釋,打疫苗可以讓體內產生抗體,若感染到病毒,體內的病毒量也會下降,人體就有較多的時間讓免疫系統清除病毒;但若沒有打疫苗,人體內病毒量太大,免疫反應來不及應對,病毒留在體內一代代複製,就可能造成突變。
不過,王弘毅認為,雖然中國採用的國藥、科興疫苗效果,產生的抗體效價可能不高,但仍比完全沒打疫苗來得好,「產生全新變異株的機會應較低。」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則認為,過去Alpha、Beta的演化,跟當時感染規模並沒有成正比,且Omicron已出現、作為強勢病毒株超過一年,病毒趨於穩定,「中國目前境內為Omicron為主要變異株,我預期短期之內、至少農曆過年前,都還會是Omicron為主。」
施信如與李建璋都提及,臺灣感染過Omicron如BA.2、BA.5的人還是可能再感染BF.7,但症狀通常會愈來愈輕微;而病毒為了適應人體,通常致病力會隨著演化愈變愈弱。
黃立民則有不同想法,他認為Omicron不會是最後一個變異病毒株,「演化愈來愈弱通常是數萬年的結果;況且,即便是Omicron的子系,也不代表病毒比較弱,也可能出現一個新子系造成較高的致病力。」必須要持續觀察中國的變異株發展。
臺灣的挑戰1:國內病毒定序效率低,恐令新病毒監測不夠即時
病毒在中國境內的演化狀況,無法從公開資訊得知,因此當中國旅客前往其他國家時,就需靠各國的病毒定序情形,來確認本土流行的病毒變化。指揮中心也表示,會將中國入境的確診者檢體,抽樣送往實驗室進行定序。
但王弘毅表示,臺灣歷經3年疫情,定序的效率並沒有增加。「從GISAID開放平臺看到臺灣上傳的病毒全長定序,只有兩千多例,英美大流行期間,是以每個月幾十萬條定序上傳,以臺灣的定序能量速度,不太確定是否能即時抓到新的變異株。」
施信如則不認為需要全數定序,她表示,臺灣的定序量能是足夠的,不見得一定要做到每一株都定序才有意義。「疫情應是全球性的,入境採取抽樣定序,也許可以因應中國目前疫情升溫,而增加定序的比例監測,但不需要針對性採取措施。」她認為,更重要的是定序結果要「公開透明」,臺灣要將定序的結果上傳,才能跟世界的監測系統接軌。
黃立民認為,定序的意義在於即時掌握中國病毒株的流行情況,應儘可能定序中國入境的感染者,搭配瞭解臨床症狀是否嚴重?有沒有免疫逃脫情形?「這是每一個國家都要監視的。」
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目前病毒定序的抽樣對象,入境者是針對機場有症狀且確診者、本土案例則是抽樣重複感染者。以本週一(12月26日)公布的數字,一週定序39例。未來中國入境的個案,仍會採抽樣方式進行。他也表示,因為定序結果多數重複,因此指揮中心決定將特殊、有意義的全基因定序病毒株,才上傳到GISAID平臺。
臺灣挑戰2:多種病毒齊發,如何與新冠做鑒別?
事實上,臺灣的COVID-19疫情也處於上升期,12月29日確診人數已超過2萬7千人,比過去一個月確診數多出約3、4成。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表示,臺灣這一波疫情預估將在農曆春節後,即2月達到高峰,粗估約在單日3萬多人左右。
同時間,還有冬季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多重病毒夾擊,今年冬天疫情將格外複雜。黃立民表示,冬天適合呼吸道病毒生長,因此各種病毒都會在此時齊發,COVID-19很可能在每年冬天都迎來一波高峰。而且困難的是,呼吸道病毒的鑒別困難,單從臨床症狀來看,醫師難以直接診治民眾感染了哪一種病毒。
要區別病毒,黃立民建議民眾在出現症狀時,先以快篩採檢,是較好的方式。而面對中國疫情對臺灣的影響,指揮中心應瞭解中國入境者有多少比例被感染、有沒有造成家庭群聚,就能藉此資料瞭解未來防疫要趨嚴或放寬。
李建璋表示,未來要透過精準管控、治療來面對COVID-19。
「經過了3年,如今臺灣已經有各種武器,可以更有信心面對疫情。」
針對外有中國疫情外溢的可能衝擊、內有尚在高峰的疫情,專家建議:
第一,民眾可接種次世代雙價疫苗(即原始武漢病毒株混合BA.1或BA.5變異株)自保。李建璋認為,以抗體保護力3到6個月來看,「現在接種次世代疫苗,是最有效益的!」他認為,以前接種疫苗只需考慮覆蓋率,但未來要考慮接種時間,在每一波疫情將起時接種,才能精準提高保護力。黃立民也認為,接種疫苗是目前的關鍵:
「這3年來的防疫方向沒有變,都是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如果打疫苗得輕症,那也不是壞事。但現在很多人補打疫苗情況較不踴躍,就可能讓感染症狀變嚴重。」
第二,政府應擴大抗病毒藥物使用範圍、提高庫存量。根據「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規定,抗病毒藥物Paxlovid目前的適用條件為年齡12歲以上、體重40公斤以上、發病5天內且無使用氧氣、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的輕中症確診病人。李建璋說,根據目前研究,Paxlovid在早期症狀出現吃,可以減少9成重症機會,也能減少長新冠,因此政府應該儲備更多藥物,並擴大適用對象,而此藥價格昂貴,也可採用部分給付來提供。
「防疫是不分國界的,不能置身事外,保護別的國家也是保護自己,」李建璋說,各國的防守都應該積極且互相幫忙,包括可以捐贈mRNA疫苗、藥物,才能讓疫情真正穩定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