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日前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圖片來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召開,習近平在會上稱,「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有學者認為,習近平長期實施的「國進民退」政策已導致民營企業家喪失信心,上述表態只為「救市」。
黨媒披露習近平講話細節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5、16日召開,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中共黨媒《人民日報》18日頭版披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細節,文章表示,習近平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練好內功、站穩腳跟」,關鍵是提振信心,同時力挺民企。
針對「國進民退」、「整治資本家」等外界擔憂的問題,習近平指出:「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
曾在福建、浙江工作的習近平還說:「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幹過來的。」
文章還提到,習近平到中央工作後,2018年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曾專門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習近平在中共經濟會議上提到的一個重點就是信心,這是重振經濟的基礎。不過,會上如何支持民營企業的具體政策仍不明朗。
企業家喪失信心 政策暖風能吹多久?
過去兩年,習近平當局頻頻強調「加強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下,多間科網、房地、教培等民營經濟面臨寒冬,危機至今仍未解除。再加上此前中共嚴苛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給中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華爾街日報》12月19日發表題為「中國親商暖風吹動,能否長久有待觀察」的專欄文章。該文表示,面對舉步維艱的經濟,習近平正在放鬆集中控制、政治純潔性和國家安全這些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的政策。
文章說,據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上週公布的消息,中共領導層決心改變與商界不斷惡化的關係,無論是在國外和國內。這種基調的變化,尤其是關於審計的消息,顯然對阿里巴巴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非常利好。
與此同時,文章也表示質疑,認為中共當局方向的轉變如此突然,範圍如此廣泛,而且顯然又是在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壓力下發生的,這就提出了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
文章說,「這一切是否代表領導層的思想真正徹底改變,抑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種戰術調整?如果是後者,那麼一旦經濟和公共衛生狀況穩定下來,就很容易出現逆轉。」
文章提醒道,外界曾認為中共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可能是改革派,他曾誓言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中共官方媒體經常唱多股市,導致習近平在2015年中期的股市泡沫破裂時非常尷尬。
「這就是說,習近平以前就曾經改變過航向,投資者評估最新這股突如其來的暖流時,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在美國的中國企業家王瑞琴12月19日對自由亞洲表示,每當它(當局)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業問題、經濟問題、民生問題、自己的財政收入問題,就是它沒錢了,就會站出來說我們要發展民營企業,然後出臺一些政策。它這只是一個表態,相關配套的政策以後可能會出爐,但這種政策出的太多了,對於民營企業來講已經不相信了。
不久前,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發表講話,闡述自己的雄心壯志時,對改革開放幾乎連口頭上的承諾都未做。他在將近兩小時的講話中只三次提到市場改革,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國家安全和反腐敗問題上。
當時《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正在習近平領導下走回頭路,回到由國家控制的經濟制度下,要求企業按照中共製定的目標行事;而有利於商業發展的自由市場改革已被擱置。
習近平此舉是被迫「救市」
針對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迫提出,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大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自由亞洲電臺19日引述美國華盛頓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的評論表示,習近平此舉是被迫「救市」。
李恆青表示,「因為他(習近平)面臨著執政危機,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狀態了,再加上現在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已經幾乎耗盡了中國的財政收入,所以逼迫中央政府想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
李恆青分析說,習近平長期推行的「國進民退」大方針把民營經濟逼到了絕境,政府公信力匱乏,民營企業家們對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經喪失了信心。
「前一段時間中國最流行的詞是‘潤’(run),都潤到國外去了,能逃的想盡一切辦法潤,還沒逃的都在準備潤,怎麼提振民營經濟?大家已經不相信他了,習近平已經進入‘塔西佗陷阱’。」
李恆青說:「中國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樣,民營企業被他們任意宰割,正是因為中國沒有法治。一旦民營企業真的上了當,等他們變成待宰的肥羊時、長到膘肥馬壯的時候,肯定會被送到屠宰場殺的。」